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长7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龙  李明 《辽宁化工》2011,40(7):753-755
鄂尔多斯盆地XX油田长7储层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相控制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为了揭示长7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区内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和平面上砂体连续性进行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XX油田长7层段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以强非均质性为主。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川口油田川46井区的储层和油藏特征,为勘探开发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川46井区的沉积相和储层的研究分析,对川46井区油藏的地质和储层特征有了清晰的了解。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6油层是一套三角洲沉积平原沉积,储层为块状砂岩夹粉砂质泥岩或为砂泥岩互层沉积。长6油层物性差,粘土含量较高,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油层为弱亲水-亲水,长6油层的非均质性强。油藏类型属典型的弹性-溶解气驱动岩性油藏。长6^1为本区最好储层,是主要油层之一。川口油田川46井区为浅层、低产、特低丰度的中型油田。  相似文献   

3.
延长组长6油层是鄂尔多斯盆地瓦窑堡油田中山川区重要的储集层之一,划分为长61、长62、长63三个砂岩组。本文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及储层控制因素等方面对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评价其储层储集性能。结果表明,长6油层属于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沉积环境,其储层砂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分流河道沉积。影响储层的主要因素是压实、胶结、溶蚀作用。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根据岩性和物性分析结果,可将长6油层划分为4类,得出长6储层主要为中孔-小孔型、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其储层主要表现为较差储层。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研究层段各级旋回沉积物以上升旋回沉积为主,下降半旋回发育相对较差,表现出明显的旋回不对称性。工区处于三角洲前缘部位,主要的储集体为分流河道砂和席状砂,以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储层主要发育于II、III旋回,砂岩厚度大、连续性好,为滚动勘探的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5.
大安地区扶余油层作为主力的产油层系,多年以来一直都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通过岩心观察、钻井和测井、录井资料、普通薄片和前人研究等,在对研究区红75-9-1等五口取心井观察研究基础上,明确了沉积微相类型,建立了研究区测井相模式,绘制了各时间单元沉积微相图,分析扶余油层砂体展布特征和垂向演化规律。研究认为:大安油田扶余油层是受西北物源控制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区早期是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沉积,晚期是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可以识别出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天然堤、溢岸砂等沉积微相,砂体总体呈北西—南东相展布,垂向上研究区总体是水进湖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经历了两个次一级的"水退—水进"。分流河道砂体在研究区广泛发育,连片性好,砂体厚度大,物性较好,是主要的储层。  相似文献   

6.
环江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其主力产油层长8储层主要为浅灰色粉-细砂岩、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砂质泥岩夹暗色泥岩。综合该油田长8油层55口井的岩心照片、常规物性资料及测井曲线特征对该油田98口井进行了单井沉积相划分,分析发现环江油田长8储层砂体为湖相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  相似文献   

7.
综合钻测井、地震、古生物及地层倾角资料,在滩海西部古近系识别出区域性不整合面、地层侵蚀/超覆面及沉积旋回转换面3种类型9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层序内部结构与充填演化具横向分带性与纵向继承性,西部斜坡带层序发育齐全,层序结构清晰,沉积物以粗碎屑占主体,为一套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海南洼陷带缺失SQ1层序,但层序厚度大,体系域发育齐全,以湖相细粒沉积为主;东部陡坡带早期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中晚期过渡为扇三角洲沉积。结合研究区钻井油气显示资料,探讨了构造演化与基准面旋回对有利储层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不同构造演化时期有利储层发育于不同的层序内部单元。  相似文献   

8.
对直罗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8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其沉积特征、旋回特征、物源分析及储层特征综合评价得出,该区直罗油田长8期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为最有利的沉积微相。依据沉积旋回特征和它的标志层,将长8层细分为长81和长82两个小层,且研究区物源来自于北东方向。储层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长8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溶孔次之。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储层类型主要为广泛发育的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浅水三角洲主要沉积特征: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的沉积微相,河口坝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向湖盆中心延伸较远,规模较大;沉积砂体以细砂岩为主,广泛发育各种浅水沉积构造、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化石;砂体与顶底湖相泥岩突变接触;由于物源充足,沉积较快,砂体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测井相上,伽玛曲线成箱形,自然电位低幅值;河道二元结构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正韵律特征;地震相上多表现为下凹、双向上超、顶平底凹的形态。河道弯曲度小,在平面上频繁分叉合并,呈网结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确定造成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双河油田长6油层低渗的原因。方法:本文在长6油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孔喉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6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其储层具有矿物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孔喉以中、小孔-微喉型为主,属低孔低渗透储层。结论:沉积相带及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文南油田X块沙二下油藏是在浅水湖泊背景下形成的三角洲沉积,由于储层物性差异大,沉积相变化复杂,长期的注水开发后,开发上两极分化严重,以河道砂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以河道侧翼的前缘砂、远砂相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相对较低、低含水低能。通过相控剩余油研究,确定了河道侧翼沉积相变差部位是剩余油的富集区,为相变复杂油藏后期有效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下寺湾油田泉63井区三叠系长2储层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储集砂体为分流河道和天然堤,油层含水较高,油水关系复杂。根据该地区长2油层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对该区数300多口井的录井、测井、试油和岩心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结合岩心分析化验资料,解释制作出相关图件,对研究区低渗储层的特征及四性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剖析。通过研究,明确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解决储层参数解释和油水层划分的问题,为泉63井区长2油藏进一步开发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李媛  李辉  李沼  武宇军 《辽宁化工》2012,41(10):1021-1023
双河油田黄草湾区长6油层组沉积期内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储集岩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的砂体为主.化验资料表明,该地区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原生粒间孔;储层物性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结合地区沉积特征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较好,河口砂坝次之.  相似文献   

14.
新安边地区长10油层组是长10期形成的一套属于湖泊—三角洲相沉积体系主要是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涧湾等沉积微相类型。并且笔者做了大量的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物性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新安边长10油层组储层物性,这对于指引有利区的方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邵振鹏  薛俊林  刘金 《辽宁化工》2012,41(12):1275-1278
基于对沉积序列中岩性及组合、沉积构造与结构、古生物特征、粒度分析、自然电位划分相等一系沉积相标志的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西峰油田董志区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共识别出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水下天然堤及分流间湾4种微相.长81期的主要沉积微相是水下分流河道,预测长81储层物性好于长82的.  相似文献   

16.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轮南油田二井区三叠系砂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并总结了不同结构类型的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层序的沉积序列,以及较短周期旋回在较长周期旋回中的叠加样式、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式,为轮南油田2井区沙组进一步的小层砂体划分、等时追踪对比、砂体几何形态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尕丘凹陷取心井和测井曲线研究表明,该区主要为细粒沉积夹少量的粗碎屑,沉积岩颜色反映了由氧化到弱还原的沉积环境,发育有类型丰富的沉积构造,沉积层序主要以正旋回为主,因而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结合砂体分布特征,编制了该区的沉积相分布图,表明其主体主要是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沉积,构成了主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18.
马海构造钻探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构造第三系储层条件较好,构成本区的储层主要是沉积储层。沉积储层主要有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分流河道砂体、席状砂体、河口坝砂体等,以及滨浅湖中的浅滩砂。其中辫状河分流道砂体粗度相对较粗,虽然分选不是很好,但其规模较大,物性相对较好,是本区最具潜力的储层。  相似文献   

19.
黑帝庙地区位于西南沉积体系三角洲前缘相带,本区邻近物源,砂地比较高,属于三角洲内前缘带。根据三角洲前缘相带控油理论,高砂地比区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控制,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本区岩性油藏的勘探,本次通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该区进行了沉积演化规律研究,认为青一段沉积末期受区域上湖泛期的控制,泥质成份相对发育,因此青一段Ⅰ砂组储层物性变化快,河道砂体内部储层连通性差,具备形成岩性油藏的条件。通过地震技术应用对本区发育的河道砂体开展刻画研究,并成功指导井位部署3口,对本区的岩性勘探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是大庆油田近年来后备储量的主要来源。以往以组段为单元的沉积相研究已经不能满足油田的实际需要,随着近年来盆地勘探程度的提高,探井密度的加大和高分辨地震资料的普及,迫切需要开展纵向细化,横向放大,编制大比例尺沉积相图。本文就是针对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在三个三级层序、八个体系域及八个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通过岩石学特征、地球物理学特征等建立沉积微相类型,系统地研究沉积相。研究区主要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发育以南北物源为主呈环带状展布的浅湖、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亚相。浅水湖泊主要包括开阔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及分流间湾;三角洲平原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及泛滥平原。河道砂岩单层厚度大、物性好,是有利储层,可形成岩性圈闭。认清砂体沉积微相类型,有利于准确预测河道砂体的分布,对于有效寻找岩性油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