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扎伊尔北部地区采金70年,金属的总产量约为350吨,其中半数采自近代砂矿。所有的矿床均与火山—沉积岩系有关,并与构成扎伊尔北部花岗岩—绿岩地区的花岗岩类体伴生。实际的成矿构造是剪切构造,或产生石英脉或无英板状矿床。因此,经济价值不高的矿化带的原生层控(或岩石类型控制)特征不太明显。太古代的岩浆活动和前寒武纪的构造活动控制了金的富集。该文有以下几个内容:  相似文献   

2.
钙碱性煌斑岩与中温热液金矿床(太古代到第三纪)之间的共生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在中温热液金矿床中,煌斑岩不仅与矿化带共空间,而且与矿化同时间。我们提出的假说认为煌斑岩是从深地幔富Au源岩中搬运Au的载体,因为深地幔遭受广泛的地壳作用,生成长英质岩浆或将其金释放到中温变质热液系统。这种模式不仅可缓解现有中温热液矿床的岩浆模式和变质模式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可解决金矿床和长英质(斑岩-花岗岩类)侵入体之间的不确定关系,因为煌斑岩可能相当二者的母体。金矿床和煌斑岩的共生,意味着在碰撞后的造山带、岛弧、斜俯冲或地堑环境中,特深处的岩浆作用反复伴有金矿化作用。这对于矿化的太古代绿岩带的晚期演化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对于金矿床的成因也具有普遍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到淡色花岗岩和富黑云母、含蓝青石的英云闪长岩到二长花岗岩是两种不同的过铝质花岗岩类。它们可根据矿物、岩石组合及其在分异过程中过铝度的变化来加以区分。除极少数含白云母花岗岩类是由准铝质岩浆强烈分异或局部混染形成的外,大多数过铝质花岗岩类是由地壳岩石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含白云母的花岗岩或富黑云母、含蓝青石的花岗岩类的形成,不只取决于源区的性质,还受部分熔融的物理条件控制,其次受增厚地壳的深熔作用制约。富黑云母、含蓝青石的花岗岩类形成于注入或底侵地壳岩石的位置;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因地壳剪切或逆冲而增厚的地壳中。分异程度和过铝度间的相互关系表明,在各种过铝质花岗岩类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残余物的非混合作用和分离结晶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然沸石在工业、农业以及环保等不同领域内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美国、日本、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其它许多国家都发现了大型沸石矿床。苏联也查明了许多产于火山沉积岩中的沸石矿产。沸石与长石、二氧化硅和粘土矿物都是地壳上广泛分布的造岩矿物。但是,沸石在其种类和成因上均优于其它矿物类型。从岩  相似文献   

5.
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东南部的Kokanee地区的Ag-Pb-Zn-Au脉状和交代矿床赋存于Slocan湖区深断裂上盘的中侏罗Nelcon岩基及其外围的寒武纪到三叠纪的变质沉积岩中.变质证据表明成矿作用晚于Nelson岩基和Ainsworth地区中侏罗纪的片理化作用,而早于(或同时)Slocan深断裂下盘的Valballa变质核杂岩的始新世揭顶活动时期.煌班岩墙和辉长岩墙与成矿作用明显地是同期的,通过对其中黑云母和角闪石的K-Ar同位素年龄研究,确定了40到52Ma时的始新世中期一次短暂的碱性岩浆活动.而更老一次早白垩纪另一次碱性岩浆活动(141~129Ma)的存在是可能的,但尚未完全证实.通过对矿脉和热液蚀变带中白云母进行的K-Ar法和分阶段加热的~(40)Ar/~(39)Ar法同位素年龄研究,可确定成矿热液沉淀形成脉状矿床和形成交代矿床的时间为58~59Ma,矿体与煌斑岩墙之间相互穿插关系表明,该矿区热液系统的活动持续了15Ma以上.始新世地壳拉张运动导致了高温热流体及作为成矿热液流动通道的构造体系的形成.Nelson岩基与成矿作用在时间上相差100Ma,两者之间仅有空间上的联系,没有成因上的联系,空间上的伴生不代表成因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酸性岩浆岩的潜在含矿性及形成条件的标志。酸性岩浆岩与大量的内生矿床有关(首先是锡、钨、钼、稀有金属及稀土,有时还有金、铜、多金属、铁及某些其它金属)。在分析形成条件时,特别注意了总结现有的(首先是原始资料)有关成矿介质的显微包裹体(熔体、流体)资料,并将这些资料与天然的和实验的岩石学资料进行了对比。不同地球化学类型的酸性岩浆岩的含矿性标志是不同的。这些类型是:锂氟类型(包括翁岗岩及其成分类似的火山相含黄玉的流纹岩)、标准类型和碱性花岗岩类型。地球化学类型系指一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造岩元素和稀有元素分布  相似文献   

7.
许多作者提出的网脉状铜钼矿床分带图式都很相似,对于研究得较好的水平分带图式尤为明显,这证明此类矿床具有统一形成机制。在周围呈同心状地发育各种类型分带(蚀变分带、矿石分带、地球化学分带等)的斑岩岩株可作为一个典型例证。自岩株的中心至边部,各带替换最完全的形式有如下序列:长石化(通常在斑岩岩株内)—绢云母化(内、外接触带)—变安山岩化—粘土化—黄铁矿晕。无矿的石英核(单石英体或巨大的石英脉)与内带并存,而石英核外是角砾状或脉状矿石。大量的细脉浸染矿化都落在绢云母化带内,稍远一些为多金属矿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I型花岗岩产生后保留的残留物的可能矿物含量和地球化学评价了A型花岗岩形成的残留源区模式,虽然这个模式可以解释A型花岗岩的一些特征,但是有用的资料说明残留源岩不可能产生合适主要元素特征的部分熔融体.一些A型花岗岩起源的另一个可选择的模式是英云闪长质和花岗闪长质成分的地壳火成岩部分熔融.这些源岩部分熔融的模拟结果表明,满足A型花岗岩水含量的部分熔融体可能由15%到40%熔融作用产生.这个模式可以预测A型花岗岩的其它特征.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最重要的地质特征之一便是著称干世的中生代钙-碱性岩浆的深成作用.由于该半岛与西太平洋活动边缘毗邻,已往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一种安第斯型的边缘环境.这种解释仅能反映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因库拉和/或伊纳扎吉大洋板块俯冲而形成的花岗岩的总体特征.相反,早中生代的深成岩体表现出"地壳"来源特征,这与侏罗纪该半岛内的一次碰撞作用有关.事实上,中生代朝鲜半岛根本没有发生碰撞构造运动,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的增生/碰撞带位于日本群岛.此外,深成作用发生时间也比已往提到的时间要早,近几年来的放射性年代资料表明,深成作用大约发生在200~150Ma前,这样,日本西南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Akiyoshi碰撞造山作用有可能存在—个晚期期次.该区花岗岩的岩石特征和同位素特征与碰撞(喜马拉雅型)岩浆作用形成的花岗岩的岩石特征和同位素特征不同;其地球化学特征与火山弧花岗岩的相类似,比如两  相似文献   

10.
前言玻利维亚西南部安第斯山高地的许多贵金属和多金属锡矿床都与火山岩穹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这些岩穹都具有典型的火山喷发特征.如火山玻璃、喷发角砾岩和层状凝灰岩环等.这些火山岩广泛出露在玻利维亚西部Cordillera Occidental地区的Carangas, Todos Santos贵金属成矿区及世界著名的Cordillera Oriental地区的Pulacayo银矿床和Potosi的Cerro Rico锡-银矿床(图1,略).笔者认为玻利维亚西南部其它许多贵金属和多金属锡矿床也是产在火山岩穹中的,因此根据玻利维亚西南地区已有的贵金属矿床产于火山岩穹中的研究资料建立成矿模式目的在于指导勘探和资源评价.本文是对1988年9月在玻利维亚由国  相似文献   

11.
泰国中部的锡矿化产于泰-缅交界处山脉中的花岗岩(西部组)中.曼谷东部的花岗岩侵入体和柬埔寨边境附近的花岗岩(东部组)则没有锡矿产出.结晶分离作用是基本的成岩作用,并控制着两组花岗岩的演化.西部组的含锡碱性长石淡色花岗岩表现出分异的最终程度,而在东部组找不到这样相应的岩性特征.这些淡色花岗岩是岩浆结晶分离作用(具原生锡富集特征)、并受到流体改造作用所联合作用的产物.流体作用导致了锡的次生.地球化学贫化,又受到裂隙系统内锡的再分配(即矿化作用)而平衡.这种淡色花岗岩的锡贫化方式对于已知成矿系统提供了锡的远景标志.  相似文献   

12.
Lemland侵入体是产于芬兰西南地区的四个造山期后花岗岩类侵入体之一,侵入体主要由斑状花岗岩和基一中性岩组成,它们显示出双峰式岩浆作用的性质,引起网脉化,形成混合岩. 近来对Lemland侵入体南边部分的研究揭示,基一中性岩形成一环状构造,在环状构造中,岩石可暂分为三个组合:(1)斑状花岗岩中的细粒镁铁质枕状体;(2)混杂基体中含镁铁质包体的混合岩;(3)中粒镁铁质岩。本文认为这种具不同单元的环状构造是从搅动的带状岩浆房中侵位形成的,而不同的岩石组合是由于岩浆的物化性质不同造成的. 岩浆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基性岩浆侵入到上覆的酸性岩浆中,并在其中形成基性枕状体开始,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基性岩浆留在后面的地方,基性的和酸性的岩浆迅速地混染和混合,形成的混合岩浆侵入到镁铁质枕内,这种镁铁质枕在靠较冷的酸性岩浆一侧形成一隔离边。环状构造中部的中粒镁铁质岩被认为与细粒镁铁质岩为同一种岩石,其较粗的粒度取决于较长的结晶时间.这种岩石被混合岩浆回复脉入和角砾化,形成巨形角砾。在这之后,酸性岩浆继续活动,在镁铁质岩石和混合岩中形成切割的岩墙.  相似文献   

13.
业已证明,直接测定许多热液矿化类型的年龄是困难的,因而限制了人们对促使地壳流体流动和主要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的了解.同一条脉体中热液矿物萤石在稀土元素丰度和Sm/Nd比值方面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变化.我们对英格兰西南部以花岗岩为主岩的典型锡矿床中的萤石进行了Sm-Nd法年龄测定,证明了Sm-Nd测年法是精确的矿化计时计.萤石中轻稀土元素含量有着相当大的变化,而且认为富轻稀土元素矿物相的同时沉淀可能是引起Sm/Nd比值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Novoveská Huta附近的二叠系岩层中,铀、钼和铜矿化呈层状和脉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有品质铀矿、铀-钛氧化物、硅铀矿、辉钼矿、黄铜矿、砷黝铜矿和黄铁矿。在层状矿体的矿石中硫和碳的同位素出现了较大的变动(δ~(34)S从-32.7‰到+2.7‰,δ~(13)C从-27.1‰到-0.5‰)。这些数据说明了大气降水、火山成因流体和复杂来源的流体的混合。含铜矿化的石英-碳酸盐脉中δ~(34)S(从-18.8‰到-4.6‰)和δ~(13)C(从-6.3‰到-2.5‰)的较窄变化区间,说明含矿流体的深源性。二叠系火山岩是一种重要的矿源岩,火山岩中铀、钼、铜和钇的含量比沉积岩中高出2到8倍。根据U-Pb同位素测定年代,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富集是在240±30Ma以前,通过还原作用和吸附作用而形成。由于阿尔卑斯期构造运动,这些低品位的矿石(U<0.1_(w_B)%)被活化迁移。而较高品位的铀-钼矿石(U>0.1_(w_B)%)形成于130±20Ma以前,测定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温度为110~120℃。据Pb模式年龄确定铜矿化的年轻矿脉形成于115±10Ma,其形成温度为96~190℃。  相似文献   

15.
聚敛边缘岛弧的成矿型式与弧壳的厚度及其岩石演化有关,其本身受岛弧岩石平均硅氧含量和弧壳平均厚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影响。一般来说,较厚地壳区的锡、汞、锑和氟含量极高。虽然矿床的组成主要受深部地壳和地幔特征的控制,但许多矿床的实际形状和类型,却受控于上地壳特征,特别是碳酸盐和硅酸盐围岩的相对丰度。浅成热液贵金属矿床通常与陆地、硅质火山作用有关,一般形成于岛弧演化的较晚期。如果岛弧火山作用过早中止,那么这类矿床就不存在,或者如果增厚的或热的洋壳的俯冲作用造成岛弧上部剧烈隆起及随后发生侵蚀,那么这类矿床就会被剥蚀而消失。同样,交代石灰岩的筒状-层状铅-锌-银矿床往往只赋存于有大面积厚的石灰岩单元的地体中,它们通常形成于浅水陆架环境。对聚敛边缘有些重要类型的矿床仍是知之甚少。原始海洋火山弧中的酸性硫酸盐矿床伴随形成于岛弧演化早期阶段的双峰火山岩套出现。虽然碱性斑岩铜矿的形成似乎更远离海沟,形成于斜俯冲期或岛弧回返期,但是它与钙-碱性斑岩铜矿密切相关(通常在同一火山岛弧中)。块状氧化铁矿床和相关的贱、贵金属矿化与岛弧演化后期形成的硅质岩浆有很大关系。除构造和岩石特征外,成矿型式还可反映出全球挤压机理,最主要的是全球海水缺氧性和板块重组。全球海水缺氧形成了缺氧底部水补给下伏含水层的深水环境,它有利于沉积喷气矿化,并能引起地下成矿作用。板块重组在上地壳造成拉伸环境和因早期俯冲板块而变化的洋壳有利于部分熔融的条件下,可引起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者都确信:铜-镍矿床中的含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幔,并且确信:它们是由基性-超基性岩浆带进地壳的.因此,探讨铜-镍矿床的成因,必须分析含矿基性-超基性岩浆的演化模式,并且对这类岩浆的成因、注入条件和结晶作用进行研究.下面所叙述的成因结构是根据笔者所编制的《含矿岩浆建造特征、分类及含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表》中所汇集的资料做出的,该表反映了含矿区的地质构造、成分、矿体建造  相似文献   

17.
科卡尼山脉的Ag-Pb-Zn脉型和交代型矿床形成于始新世地壳伸展期和瓦尔哈拉变质核杂岩揭顶期,位干穿壳的斯洛坎湖断层的上盘.矿脉矿物的δ~(34)S_(硫化物)、δ~(18)O_(石英)、δ~(18)O_(蔓铁矿)和方铅矿的Pb同位素比值显示了区域分带性,揭示了大规模古水热系统的流体流动轨迹.硫来源于周围围岩,而碳则来自深源,可能是上地幔,Pb则是来自于上地壳与下地壳及亏损的上地幔的Pb的混合物.区域性同位素的这种分带现象是受深部断裂带控制的,如斯洛坎湖断层.该断层将下地壳和地慢Pb以及地幔的CO_2运移到地壳上部,在那里与演化程度高的大气水混合并从围岩中淋滤出,硫从上地壳淋滤出Pb.这是第一个说明成矿作用与变质核杂岩揭顶具成因联系的Ag-Pb-Zn矿脉区.  相似文献   

18.
新的独居石U-Pb同位素数据表明,阿伯丁的"S"型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470±1Ma、该花岗岩体是在格拉姆期(加里东早期)造山运动晚期、于围岩达拉德组(Dalradian)角闪岩相变质高峰之后侵位的.从相关的脉状杂岩的野外关系来看,上述同位索年龄值也确定了达拉德超群(Daradian Supergroup)的局部D3变形发育的年代.以前发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这一花岗岩体主要起源于变质沉积物的熔融,而这些变质沉积物的最小地壳停留时间大约为1.2-1.8Ga.具有类似同位素特征的岩石形成了花岗岩体的混合岩化的围岩外壳,因此我们推测,岩体侵位深度(17~20km)之下不远的岩石具有广泛的同期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格陵兰西南部早太古代杂岩由含火山岩、沉积岩、辉长岩和超镁铁质岩石包体的花岗岩质阿米佐克片麻岩及多期英云闪长岩质-奥长岩质-花岗闪长岩质(简称TTG)岩套构成.据U-Pb锆石定年,该杂岩中产状和成分相近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年龄.其中阿米佐克片麻岩有3 870Ma、3 820~3 180Ma、3 760Ma、3 730Ma和3 700Ma;TTG为3 625Ma;花岗岩有3 660~3 650Ma和3 625Ma的年龄值;片麻岩中的包体属几个年龄范围相似的上壳岩石序列.这些结果表明,该杂岩体是随着TTG岩套的幕式加入和把不同年龄的岩石焊合在一起而发育的.一个可能的板块构造发展概要是:约3 700Ma以前,俯冲的镁铁质(洋)壳发生熔融,形成了由含镁铁质包体为主的TTG岩套组成的微陆块.在3 650Ma,微陆块之间的碰撞作用引起地壳增厚、高度变质和淡色花岗岩的侵位.到了3 625Ma,沿大于3 625Ma的大陆块边缘发生的俯冲作用,导致由TTG和花岗岩组成的新地壳增长,而大量花岗岩则侵位于大于3 625Ma的大陆块.  相似文献   

20.
主要造山作用结束后,造山和非造山序列在时空上密切相关,构成岩浆序列,如钙碱性的岩基→抬升和揭顶作用,高钾钙碱火山活动(可有可无)→碱性深成火山杂岩体.从造山地球动力状态向非造山地球动力状态转化过程的持续时间在100Ma内.碱性花岗岩组合可分为两种类型:1.富Ba和Sr的造山期后红色花岗岩,以含富Mg、Mn的镁铁质矿物、碱性长石次溶线结晶作用及高Sr同位素比值为特征,表明其矿物绝大部分来自地壳,反映岩浆中心侵位发生在晚期造山岩浆作用幕后几百万年内.2.贫Ba和Sr的非造山浅绿色至浅灰色超熔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