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6,(15)
传统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但在现代家具结构设计中,榫卯结构却因继承、技术、材枓、成本等问题遇到了发展上的阻碍,需要设计者攻克各类难题,并对榫卯结构的性能与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对榫卯结构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了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性能,并对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设计理念的进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5,(7)
榫卯结构的发起体现了中国人在造物期间的大智慧,在其叹为观止的技术后面,饱含着非常丰富的结构之美,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对榫卯结构进行深入了解,我们能够获得很多建筑设计启发。  相似文献   

3.
朱文静  李泽成 《城市住宅》2021,28(6):168-169
榫卯,是比汉字还早的民族记忆,榫卯的发展历史是匠人们高超技艺永垂不朽的历史.当下,高科技走进人们的生活,很多传统手工艺逐渐消失殆尽,榫卯这项工艺传承至今并呈现多样的新面貌,充分体现了这一工艺高深的智慧.概述榫卯结构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分析榫卯结构的加工技术,进一步了解其结构特点,并举例分析其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功能用途,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苏南传统建筑木结构和构造有何特色这一问题,本研究以捕捉外在特征、分析潜藏结构要求、剖解内在榫卯技术的研究思路,将苏南传统建筑根据结构分为三类,分别讨论了平房中的柱梁交接节点、厅堂中的轩作及草架结构和殿堂亭阁中的飞翘翼角以及节点背后的榫卯搭接技术,最终展现了历史上巧用技术解决建筑结构问题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苏南传统建筑木结构和构造有何特色这一问题,本研究以捕捉外在特征、分析潜藏结构要求、剖解内在榫卯技术的研究思路,将苏南传统建筑根据结构分为三类,分别讨论了平房中的柱梁交接节点、厅堂中的轩作及草架结构和殿堂亭阁中的飞翘翼角以及节点背后的榫卯搭接技术,最终展现了历史上巧用技术解决建筑结构问题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4)
榫卯结构资源库并非是陈设结构的封闭空间,它应该能够承载历史,收集前人的智慧结晶;它又像是一个博物馆,完整保存着国民记忆,让国人薪火相传;同时它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学会理性思考,在拆卸把玩中领会传统工艺的精髓,启发设计灵感,增强职业修养。  相似文献   

7.
榫卯结构的出现是中国人在造物过程中的体现的大智慧,在它令人惊叹的技术背后,蕴藏着更丰富的结构与和谐之美,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正是现代设计思想的演绎,通过对榫卯结构的更进一步认识,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引人思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拥有至少7000多年发展历史的榫卯是我国传统木构建筑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的关键构件,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凝聚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解读建筑文化的符号。因此,文章从语义阅读的角度,通过分析传统木构建筑中榫卯构件的联结作用、方式、形态等,探析其建构中的思想、智慧及蕴含的深远传统文化语义,以期“见微知著”,更透彻地了解传统木构建筑的文化表征和建构特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现状,重点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的节点类型和整体抗震性进行研究探讨,参照我国木结构连接类型,进一步提出榫卯节点连接的混凝土构件,探讨其在我国市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环保性能及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榫卯结构在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举折、檐口处理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良好的力学效果和简洁朴素的风格特征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发展和“双碳”目标下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榫卯结构的实用性、文化性、装饰性和科学性特征受到更多重视。本文从生活环境、建筑空间和景观小品三方面总结榫卯结构的创新应用发展趋势,为今后榫卯结构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志刚  陈瑶 《山西建筑》2010,36(1):66-67
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例,初步探讨了我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创新问题,以及对如何继承、建造出有中国特色建筑方法的理解和对将来中国建筑的看法与展望,从而促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浅议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宁  刘轲 《山西建筑》2009,35(11):71-72
分析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规范及砖混结构设计规范,对多层砖混结构如何提高抗震设防地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质量进行了总结与探讨,从而提高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周李春 《山西建筑》2009,35(26):40-41
从中国传统民居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装饰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传统民居反映出的人们的居住理想,指出中国传统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形象地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古建筑榫卯节点刚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古建筑榫卯节点刚度取值,对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加固具有重要意义.以木结构建筑为例,从基本承重构件梁柱的微元开始,导出木梁木柱的挠曲线方程,用弹簧作为榫卯节点约束,以边界条件输入,导出榫卯节点刚度值;以钟楼为工程实例,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对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木结构古建筑的榫卯节点刚度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5.
田华 《山西建筑》2009,35(22):77-78
结合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引入了宽扁梁的概念,介绍了宽扁梁抗震设计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构造要求,指出宽扁梁的延性和变形能力较好,只要设计、构造措施得当,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燕坤 《中国建材科技》2019,28(3):141-142
目前,传统建筑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载体,在对木结构建筑修缮的过程中,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推广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都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不仅可以保护和提高传统建筑的价值,还可以保障传统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本文先对古建筑木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又对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在传统木结构建筑修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传统民居结构与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海洋  王新俐 《山西建筑》2009,35(19):53-55
针对我国传统民居常见的结构与材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着重从我国城镇民居的圆楼瓦面、外墙装饰、影壁和照壁、游廊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以使人们认识中国传统民居,在住宅建设方面真正体现出中式风格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董芸 《山西建筑》2009,35(31):65-66
以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为出发点,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的重要性,从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构造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就如何提高结构抗震性能作了探讨,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郭宗斌 《山西建筑》2009,35(34):62-63
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并就一些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上述探讨,可为工程设计人员就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积累经验,从而完善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