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Z91D镁合金在硅酸盐体系下微弧氧化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弧氧化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工艺。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清洁无污染、膜层均匀致密,材料适应性宽等特点,得到的微弧氧化膜既具备普通阳极氧化膜的性能,又兼有陶瓷喷涂层的优点,突破了传统的阳极氧化技术,是镁合金阳极氧化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工艺参数特别是电解液的组成和浓度对微弧氧化膜结构和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从考察耐腐蚀性、膜层厚度和致密性出发,确定了AZ91D镁合金在硅酸盐体系下微弧氧化电解液的优选配方,并研究了在此配方条件下生成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和相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建的模拟酸雨喷淋装置以及光学显微镜、三维数字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探讨了AZ91D镁合金在模拟酸雨环境中的腐蚀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合金中α相受到严重的腐蚀,而β相由于铝含量较高,腐蚀较轻;腐蚀区域可以划分为弱腐蚀区和强腐蚀区;镁合金表面在腐蚀初期形成腐蚀坑,主要由镁合金基体的溶解所产生,随着腐蚀的进行,针状产物覆盖在表面上,蚀孔内部形成闭塞区域,产生了闭塞电池自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硅酸盐体系中,研究了试验次数对微弧氧化起弧电压和终止电压以及膜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电解液老化的原因。研究表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起弧电压、终止电压、膜层厚度、粗糙度、膜层的微观结构及其宏观质量的变化各不相同;电解液的老化与沉淀的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对镁合金化学氧化和微弧氧化后表面膜层的耐蚀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镁合金经过化学氧化和微弧氧化后,耐蚀性能均有提高,但是微弧氧化后镁合金表面形貌要优于化学氧化,从微观结构解释了不同膜层腐蚀形式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Al—Ti—B中间合金对AZ91D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Al—Ti—B中间合金对AZ91D镁合金的细化效应。结果表明,Al—Ti—B中间舍金对AZ91D合金有良好的细化效果。当加入中间合金达到0.3%(质量分数),在750℃的浇注温度下保温30min后浇注时,AZ91D合金平均晶粒尺寸由422μm变为78μm,综合细化效果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6.
AZ91D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硫酸镍作为镍源在AZ91D镁合金表面直接化学镀镍工艺,并用SEM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用Leica显微硬度计测试了镀层的显微硬度,用Chi660电化学测量系统和盐雾箱研究了镀层的耐蚀性能,Table检测其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所得镀层致密,光亮,结合力好,可有效地保护镁合金.  相似文献   

7.
镁合金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中会遇到大量的微动损伤问题。通过大量微动试验 ,建立了AZ91D和AM60B镁合金的微动图 ,通过分析对比了两种镁合金微动区域特性的差异 ,并对镁合金的微动损伤防护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镁合金材料由于特殊的物理性能,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很难保证要求的精度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介绍了超声振动钻削镁合金材料的加工机理,通过改变切削速度、进给量、振幅等加工参数,对比分析了超声振动钻削与传统钻削加工工件的孔直线度、孔扩量、毛刺高度、粗糙度、切屑等试验结果,得出超声振动钻削具有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对研究镁合金的深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稀土对AZ91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利用静态失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研究了AZ91合金和AZ91 RE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规律;利用金相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分析了腐蚀试样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对腐蚀脱落产物进行了XRD鉴别。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显著提高了AZ91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其作用机理主要在于稀土元素的以下三个作用:改变了合金腐蚀层结构;强化了阴极相控制;影响合金腐蚀的电化学过程。三方面的综合作用,使AZ91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在试验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AZ31镁合金在不同温度场中的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对挤压中变形载荷、应变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挤压条件下的挤压力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小于10%,模拟结果与实际值比较接近;即使坯料和模具不加热,坯料挤出时的温度都达到了340℃以上;在坯料为常温、模具为300℃时的情况下,挤压力开始时较大,接近于常温变形时的挤压力,但随后挤压力下降;随摩擦因数增大挤压力有明显增加。坯料为常温时,随模具温度增加,挤压力开始变化不大,但当超过100℃后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