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前言目前全国调味品工业企业执行的SB70—74—78标准“酱油、食醋、酱类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以下简称“标准”),是在1975年7月商业部于青岛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调味品产销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的.在起草这个“标准”的时候,我国还有不少地区在生产化学酱油和固态无盐发酵的速酿酱油。为了加强酱油产品的质量管理(当然“标准”中还包括食醋、酱类产品的质量标准).推广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来生产普通酱油,逐步淘汰固态无盐发酵的速酿酱油及化学酱油的生产.以初步解决酱油产销工作中“最”与“质”的矛盾.通过五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个“标准”对促进我国的酱油、食醋、酱类产品的生产发展,提高我国酱油、食醋、酱类产品的质量,对加强调味品行业的企业管理.加强全国性的技术情报交流及先进的经济技术指标的交流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行业的基础太差,又缺乏“标准化”的工作经验,因而在制定我国第一个部颁的酱油、食醋、酱类产品质量标准时,也必然会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工艺、设备改革的不断创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酱油、食醋、酱类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标准”中的许多项目和指标已经显得愈来愈不适用了. 任何“标准”,包括酱油、食醋、酱类产品质  相似文献   

2.
酱油、食醋是人们生活的必需调味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联系到每个消费者利益,也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作用和声誉。 酱油生产一般以豆饼,豆粕,夫皮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食醋以淀粉质为主要原料,经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配制而成。产品均有感观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等标准。  相似文献   

3.
颜勇  李在富 《中国调味品》2005,(11):47-52,46
以上标准的实施,推动了行业规范化管理,但取消等级的划分及液态发酵食醋与配制食醋的理化指标基本相似,相应的又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和鉴别参数,反而引起市场一片混乱,不管是什么醋,只要生产者认为需要,就可以随便贴上个“陈醋”或“老陈醋”的标签,而成为可以任意滥用的食醋名称,  相似文献   

4.
在各生产厂家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酱油、食醋混浊沉淀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各生产厂家都在探索解决办法。笔者最近应用膜分离技术对酱油、食醋进行了微滤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样品成品酱油、食醋,由淄博市周村酿造厂提供。1·2试验装置由美国星达公司提供简易2.3英寸台式微滤装置,膜的型号PVDF01—CB-2319251·3试验分析方法1.3.1常规理化指标:采用ZBX66014-87和ZBX66016一87中的检验方法1.3.2卫生指标:采用GB2717-81和GB2719-81中规定的检验方法2试验内容2.l用蒸馏水测膜的水通…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灭菌器在酿造调味品行业中是一个十分主要的设备,它直接关系到酱油的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现在许多企业的卫生指标很难达到商业部在1978年颁布的《GB70—78酱油质量标准》。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第一,在酿造酱油过程中原料处理、制曲、发酵工艺操作错误;第二,无论是在列管灭菌的管  相似文献   

6.
《中国调味品》2002,(6):46-46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GB1 81 86— 2 0 0 0《酿造酱油》和GB1 81 87— 2 0 0 0《酿造食醋》做了修改。将GB1 81 86— 2 0 0 0《酿造酱油》第 8章中的———“8标准8 1 标签的标注内容应符合GB771 8的规定。产品名称应标明‘酿造酱油’ ,还应标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质量等级、用于‘佐餐和 /或烹调’。8 2 执行标准的标注方法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标为‘GB1 81 86— 2 0 0 0高盐稀态’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标为‘GB1 81 86— 2 0 0 0低盐固态’。”修改为 :“8标签标签的标注内容应符合GB771 8的规定。产品名称应标明‘…  相似文献   

7.
酱油生产技术(十二)酱油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我国酱油质量标准的沿革GB 1 81 86— 2 0 0 0酿造酱油国家标准和SB 1 0 336— 2 0 0 0配制酱油行业标准 ,均是条文强制标准 ,这两项标准于 2 0 0 0年 9月 1日发布 ,2 0 0 1年 9月 1 0日全面实施。在 1 975年以前 ,我国的酱油产品没有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 ,在 50~ 6 0年代 ,各地的酱油生产企业及其主营部门制定了一部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来进行酱油产品质量的管理。1 975年 7月原国家商业部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调味品工作会议” ,会上提出了全国第一部统一的“酱油、食醋、酱类产品质量标准”即 :SB 70~ 74— 78标准 ,这…  相似文献   

8.
酱油、食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直接或间接地被人们食用。因此,产品的卫生质量与消费者的健康有较密切的关系。为了贯彻食品卫生法,提高我市酱油、食醋的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我们于一九八五年二月份至十二月份对营口市副食品厂生产的酱油、食醋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全年进行了监督检查,监测工作,共采样品21份,其中酱油11份,食醋10份,分别作细菌检验和理化检验。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将酱油成曲应用在食醋酿造中,对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前后的主要指标进行检测,研究酱油成曲对于食醋酿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酱油成曲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国内贸易局消息,配制酱油、配制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三项条文强制行业标准已于2000年12月20日起开始实施。生产厂商必须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郝煜秘书长介绍说,酿造酱油和酿造食醋已于2000年9月1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条文强制国家标准,标准中规定只有按传统发酵工艺由粮食或其副产品经发酵制成的酱油和食醋才可冠以酿造酱油和酿造食醋的名称,国家标准将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酿造酱油、酿造食醋两个国家标准和配制酱油、配制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三个行业标准的发布,是我国首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我国目前应执行的酱油食醋质量标准、已废除的标准、标准二等级划分与产品生产工艺,产品价格和企业标准的关系及今后酱油、食醋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普及,完善和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酱油感官鉴定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一九八○年起,商业部已经组织三次酱油优质产品的评比活动。由于参加评比的产品是自下而上推荐的,所以许多省、市、自治区也开展了相应的活动。几年以来,有相当一批产品被评为省级、部级优质产品,有的还被评为国家级优质产品,荣获国家的银质奖章。这些活动对提高我国酱油质量,恢复传统风味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酱油评比有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感官  相似文献   

13.
正GB 271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和CGB2719-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分别是对GB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和GB 2719-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修订。与原标准相比,两项新版标准仅适用于传统酿造工艺生产的酱油和食醋,不再适用于采用配制工艺生产的酱油和食醋。此外,考虑食品安全国家  相似文献   

14.
商业部1987年发布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专业标准(ZBX66012-87)及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专业标准(ZBX66013-87)。标准发布后不少厂家颇有异议,综合起来主要有下列六点: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制定酿造酱油食醋和配制酱油食醋统一完善的标准的必要性。阐述了酱油类通过氨基酸态氮与全氮的比值比较法和食醋类通过总酸、不挥发酸等成分百分比比较法确定酿造、配制酱油、食醋的依据及具体制定方法,对新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低盐固态发酵法酱油生产技术是我国目前酱油生产的主流工艺技术 ,现阶段全国酱油总产量的 90 %是由这种速酿技术生产的。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是在固态无盐发酵工艺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发展起来的 ,低盐固态发酵工艺目前有低盐固态发酵移池浸出法和低盐固态发酵原池浸出法二种类型。为了改善、提高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质量 ,又演化产生了“低盐固态浇淋发酵浸出法” ,这种改进的工艺 ,不仅仅在原料的配比上增加了淀粉质原料的比例 ,而且也为乳酸菌、酵母菌参与后发酵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酱油生产的速酿工艺———低盐固态发酵工艺 ,基本上是这三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低盐稀态法酿造酱油,发酵周期适中,其产品味气、理化指标均优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接近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相似文献   

18.
酱油生产技术(二) 酱油的分类及主要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鲁肇元 《中国调味品》2002,(2):45-46,42
1 酱油的分类1 1 按标准划分根据GB1 81 86— 2 0 0 0“酿造酱油”标准及SB1 0 336— 2 0 0 0“配制酱油”标准的规定 ,我国酱油产品 ,按生产工艺的不同 ,划分为“酿造酱油”及“配制酱油”两大类。1 1 1 酿造酱油标准规定 :酿造酱油 ,系指以大豆和 /或脱脂大豆小麦和 /或麸皮为原料 ,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料。“酿造酱油”再依据工艺条件的区别 ,细分为 :1 1 1 1 高盐发酵 (传统工艺 )包括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高盐固态发酵酱油 ;高盐固、稀发酵酱油。1 1 1 2 低盐发酵 (速酿工艺 )低盐固态发…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4月27日在“探讨与研究”栏内登载的《浓色酱油为何多年不见了》一文的某些观点是不够恰当的,鉴于这种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认为有必要加以讨论。一九七五年,商业部在青岛召开的全国调味品会议上通过:在全国取消化学酱油生产,及在酱油、食醋中禁止添加焦糖酱色。这个决议是正确的。在开会之前,商业部组织专人,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当时,全国各地生产的酱色(焦糖色)产量很大,而生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盐稀态法酿造酱油,发酵周期适中,其产品味气、理化指标均优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接近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