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经济评价宋文华当前太阳能热利用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太阳能,是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主要手段,这不仅可以降低太阳能利用系统的成本,而且也能促进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利用系统,应尽量做到能量上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
5.
王艳红 《能源技术(上海)》2010,(1)
简要介绍了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技术特点,阐述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有机结合,分析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建筑一体化有机结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希腊位于欧洲南部,日照充足。据驻当地使馆的同志介绍,我们去的那几天气温基本就算是全年最冷的了,但只穿一件毛衣也就足够了。这样的气温条件对太阳热利用是很有好处的。通过拜会希腊太阳能工业协会主席Iordanis博士及参观样品陈列,我对希腊的太阳热水器工业有了一个轮廓性的认识。图1希腊典型的平板太阳热水器1产量大,普及率高。希腊的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20万m2,其中出口欧洲其它国家约10万m2,国内销售10万m2。希腊雅典建筑上随处可见太阳热水器。2产品以承压型平板热水器为主。希腊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均为平板太阳热水… 相似文献
7.
8.
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光明的未来。国家政策的支持加速了太阳能的推广和普及,将进一步加大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人员数量,推动更多的用户和应用技术人员的参与,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推动应用范围的扩展。但是确实也有同志担忧发 相似文献
9.
国内太阳能热利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启岳 《能源技术(上海)》2001,22(4):162-164,166
介绍了国内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器,太阳房,太阳能干燥,太阳能制冷等技术的发展,同时介绍了相关研究单位的示范项目与实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人口众多,12.5亿人口,其中75%生活在农村。近20年采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亦随之递增。煤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的资源,燃煤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开发太阳能利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之一。1 太阳能热利用在我国农村能源建设中的贡献 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未,其重点置于简单、价廉的低温热利用的适用技术,如太阳能温室、太阳灶、被动太阳房、太阳热水器和太阳干燥器。这类技术在农村得到推广应用,为缓…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原油输送为背景,分析了太阳能应用的可行性及其相应的设计方案,并根据辽河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太阳能系统的热力计算,完成了太阳能加热系统以及相应的管输系统的初步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空气集热建筑模块冬季热性能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建筑集成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建筑模块为研究对象,利用与实际住宅等大的实验平台,针对不同的集热板形式和空气流动方式对集热建筑模块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讨论了开孔平板型、开孔孔径大小以及设置空气间层分隔板等对改善集热建筑模块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开孔平板型较实心平板型的热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孔径优化后(孔径为5mm、孔间距为15mm)的热效率可提高30%以上;另外,设置空气间层分隔板相对于小孔径(d=5mm)而言,采用大孔径(d=10mm)时出风口升温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种新型的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双效集热器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双效集热器系统,该系统有两种工作模式:被动采暖工作模式和集热水工作模式。由系统工作在被动采暖工作模式下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系统房间内空气存在温度分层现象,测试期间上下位置最大温差为4.2℃,平均温差约为2.7℃;系统在被动采暖工作模式下工作时对房间温度的提高作用明显,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实验期间系统房间平均温度达到24.7℃,相对环境温度升高平均达到19.9℃。通过系统以自然循环方式工作在集热水工作模式下的实验测试结果,可以得到实验期间在集热水工作模式下系统的热效率为52.8%,集热器单位面积太阳得热为4.16MJ/m~2。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全玻璃真空管空气集热器是一种热损较小的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该文对该类集热器热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集热器的时间常数,热延迟常数,角系数修正因子及瞬时热效率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用热延迟常数比时间常数能更好地反映真空管集热器的性性能,真空管集热器的角系修正因子在垂直入射时最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