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煤粉锅炉相比,没有那种复杂的制粉系统,节省了大量投资。与普通流化床锅炉相比,循环流化床通过分离回送机构,将没燃尽的细物料送回沸腾床循环燃烧,使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大大低于普通流化床锅炉。其锅炉效率可与同类煤粉炉相比。同时流化床锅炉因其分离器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外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内循环流化床锅炉;  相似文献   

2.
旋风分离器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大量的高温固体物料从烟气中分离出来送回燃烧室,以维持燃烧室的快速流化状态,保证物料多次循环,反复燃烧和反应,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燃烧效率。因此,旋风分离器的分离器效率以及防磨更为重要,它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锅炉的性能优劣。探讨了历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趋势以及旋风分离器的发展动向,阐述了影响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几个主要性能因素:烟速、颗粒尺寸大小、颗粒浓度以及分离器筒体内的轴向速度等。在提高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同时又对旋风分离器的防磨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循环流化床物料平衡是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核心和基础,它影响到循环流化床燃烧效率和脱硫效率,并决定燃烧室内的热负荷分布。循环流化床“一进二出”的物料平衡系统是循环流化床的核心概念,也是理解循环流化床物料平衡的关键。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循环床物料平衡的某些问题,如循环流化床定态设计、床料质量和物料平衡模型等。循环流化床运行需要高的“床料质量”和较大物料循环量,要求流化床锅炉分离器分离效率曲线存在一个清晰的100%分离粒径截止点。循环流化床内物料平衡除了受分离器效率影响外,还受到给煤成灰及磨耗特性、床内颗粒分层、排渣方式及效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型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系统有内置的流化床-沸腾段-分离室-回料阀为一体的高温水冷旋涡内分离器等组成。此结构具有强化燃烧和传热,煤种适应性强(甚至工业废渣),可减小氧化物(SOx、NOx)对环境的污染,回料系统简单有效等主要特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是通过分离及回送机构,将没燃尽的细物料送回沸腾床循环燃烧,使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大大低于普通流化床锅炉,  相似文献   

5.
王政  杨浩 《江苏锅炉》2005,(1):27-32
二级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我国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八十年代末期研制开发的第一代循环流化床锅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物料循环系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由原来的二级物料循环燃烧发展为一级物料燃烧(即高温绝热物料分离循环燃烧和高温汽、水冷物料分离循环燃烧两种形式),此项技术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部分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边界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的物料浓度影响传热和燃烧,在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对燃烧室物料浓度分布的测量结果发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的下降流边界层中在接近壁面处存在气体边界层,气体边界层的厚度与距离布风板高度有关,据此给出了下降流边界层厚度和气体边界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循环流化床燃烧室双环模型。  相似文献   

7.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的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申莉  刘德昌  张世红  郭强 《动力工程》2002,22(6):2054-2058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低污染、煤种适应性广等优点,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但目前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飞灰含碳量高,锅炉燃烧效率达不到设计值。在对实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煤的热值及煤的粒径、燃烧室特点、循环系统运行状况对锅炉燃烧效率的影响。提出了维持锅炉稳定燃烧,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燃烧效率的一些措施,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及运行中一些主要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桢干 《工业锅炉》1993,(4):2-4,10
1.前言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鲁奇(Lurgi)公司成功地将循环流化床技术应用于锅炉燃烧室以来,循环流化床锅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其它燃烧方式的锅炉相比,它具有燃烧效率高(燃烧效率一般在95%以上);负荷适应能力强(在25%~30%的负荷下也能稳定燃烧);煤种适应性好;节省换热面积;特别是能够实现炉内脱硫和采用两段分  相似文献   

9.
二次风分布对CFB锅炉炉内气固混合及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通常是将总风量分为一次风和二次风来控制燃烧过程的进行,而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又进一步将二次风沿炉膛高度方向分为若干层并分布在燃烧室四面墙上来加强对燃烧过程的控制.首先介绍了横向二次风射流对促进循环流化床锅炉气固混合及煤燃烧的作用.在一台燃烧低挥发分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的实验,分析炉内流场对该锅炉不同供风模式下二次风在炉内分布情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二次风在炉内不同的分配方式对煤的燃尽和炉内温度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二次风优化可以加强炉内气固混合,促进气体和燃料的扩散,提高燃烧低挥发份煤的CFB锅炉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10.
石油焦在燃烧过程中有不同于煤的燃烧特性.与煤差异很大。本文通过对某台燃烧石油焦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与运行的分析,探讨燃烧石油焦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中石油焦及石灰石的粒径分布对流化速度、过量空气系数、风艟比、床温、循环倍率、分离量效率、对流受热面烟气流速等主要热力参数的影响.为烧石油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前言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循环流化床锅炉已经进入商业市场,并表现出很强的活力,至今已有数百台中小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最大容量220t/h)。但是,已经投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锅炉出力不足;燃烧效率低;磨损严重;床温偏高;分离效率低;回料器堵灰,自动化水平低等。其中就有辅助设备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辅助设备的几个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1送、引风机的选择1.1送风机循环流化床锅炉要求的送民压力比煤粉炉和层燃炉高得多,其风…  相似文献   

12.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的仿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维斗  李政 《动力工程》1996,16(1):22-25,32
清华大学所建的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通用整体精细数学模数学模模型为此类锅炉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一个用的工具。使用此模型,仿真了分离器效率对220t/h清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密相相床的颗粒组分构成是决定主燃烧室内温度水平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提高分离器效率可以改善密相床的颗粒组分构成,进而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性能;并指出国产循流化床锅炉完善的根本在于提高分离器效率。图6表2参4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简易的调节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的方法,在旋风分离器中加折流板来改变分离器的效率,通过改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性能,来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高温物料的循环量进行调节,进而改变锅炉的燃烧工况和炉膛吸热,使锅炉热烟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使受热面的吸热量也发生变化,从而达到调整锅炉蒸汽参数的目的,使锅炉能在最佳的效率下运行,提高了锅炉对燃料的适应能力.用最小的变动来改善锅炉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括了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减小低环境污染、提高燃烧效率的理想方法,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14MW循环流化床高温热水锅炉的设计要点,循环倍率和燃烧效率的关系和分离的技术的关系等等,来提高锅炉热效率.  相似文献   

16.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和原理,从提高分离器分离效率、采用带内循环的燃烧方式,以及采用的防磨措施等方面,介绍了长沙锅炉厂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煤气-蒸汽联产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八五”攻关新开发的循环流化床煤气-蒸汽联产炉工艺、试验结果及设计特点。它生产蒸汽及中热值煤气。煤气可供工业生产用也可民用。 联产炉工艺是在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有一个流化床燃烧室和一个热解室。燃烧室和热解室之间有热物料循环,并组成有机整体。煤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先经热解室热解气化、产生煤气,剩余的半焦进入燃烧室燃烬。由于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因而其燃烧效率可>98%。煤气化所需热量由循环热物料提供、热解过程不需氧气和空气,因而,有较高煤气热值和转换效率、热效率。 介绍一台10t/h蒸汽产量的工业用煤气-蒸汽联产炉工艺及其预测结果;还介绍一台35t/h蒸汽产量的联产炉设计方案及其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1 循环倍率和飞灰份额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 锅炉选型时,用户应根据燃用煤种,确定循环倍率。循环倍率R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循环灰量与给煤量之比。它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时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的大小与燃烧效率、适用煤种、受热面吸热量分配及锅炉的整体布置有关。实验数字表明:循环倍率大小与煤的低位发热量成正比,也就是说燃用低位发热值高的优质煤时,为了防止炉膛温度过高结渣.需要增加进入燃烧室的灰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燃用福建无烟煤的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将循环双流化床燃烧技术应用于DGJ35/3.82-Ⅱ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改造。改造后,锅炉运行情况明显改观,锅炉效率提升16.7%,取得了良好的节能环保提效效果,对小型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提升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确定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离器分离效率、燃烧效率和颗粒夹带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确定循环倍率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以确保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时不至与设计工况偏差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