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近年在中央坳陷边缘斜坡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三叠系百口泉组连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但盆地中部凹陷区针对该领域的钻探仅2口井获低产而多口井目的层未见油气显示,因此亟需深化该地区的油气成藏认识,明确其主控因素。通过对中部凹陷区成藏条件的分析,结合已钻井成藏分析,明确凹陷区失利井未获油气发现的直接原因为局部“通源断裂”不发育和储层物性差。基于此,建立了凹陷区二叠系—三叠系油气藏“通源断裂”、“优质砂体”二元控藏的下生上储成藏模式。根据“通源断裂”与砂体的配置关系,明确地层超覆背景下的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低位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岩性油气藏是下步风险勘探的首选领域,有利区面积约3 600 km2;中—下二叠统烃源岩层系内的非常规油气和源外多层系常规油气综合勘探是未来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
玛湖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继三叠系百口泉组之后又发现了一个大型连续型砂砾岩油气藏群。针对该区域成藏特征与成藏模式认识不清的问题。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与沉积环境,从烃源供给、储盖组合、运移通道及保存条件等4个方面对MH1井区上乌尔禾组油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MH1井区上乌尔禾组砂砾岩油藏连续成藏具有4个有利条件:①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量大、双峰式生油特征,为MH1井区上乌尔禾组油藏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烃源条件;②上乌尔禾组退积型扇体下砂上泥式沉积模式在纵向上形成规模有效的储盖组合;③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砂体的三元复合体系共同形成了良好的立体输导网络;④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致密带、湖相与扇间泥岩以及断裂相互配置,形成复合式多面遮挡,为扇三角洲前缘大面积成藏提供了匹配良好的保存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MH1井区扇控大面积成藏模式,并在MH1井区开展了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获得了规模储量。该研究对下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玛湖1井在百口泉组获高产工业油气流,但在玛湖1井上倾方向钻探的玛湖2井却失利,说明该区油气成藏机理复杂,如何解释两口井的油气显示差异成为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难题。为搞清玛湖1、玛湖2井之间的油藏关系,利用GeoEast系统多种特色体属性,对研究区开展了小断裂识别、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检测,明确了两口井之间的砂体叠置关系及油藏类型,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录井工程》2021,32(3)
随着黄骅坳陷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在盆地内正向构造带寻找构造油气藏的难度日益加大,斜坡区岩性油气藏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基于黄骅坳陷斜坡区实际勘探实践,在斜坡区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的基础上,结合斜坡区油源条件、砂体发育机制、砂体与断层耦合关系等,明确了斜坡区油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斜坡不同部位油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不同:斜坡高部位源-砂耦合控藏,优势砂体高产;斜坡中部位断砂耦合控藏,优势储层高产;斜坡低部位优势组构控藏,地质工程甜点高产。进而提出了斜坡区常、非连续成藏和差异富集高产模式,即油气藏在富油凹陷整个斜坡区连续分布,高斜坡主要发育常规油藏,中斜坡为过渡带,常规油藏、致密油藏及页岩油藏都有分布,低斜坡主要为页岩油藏。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沙湾组成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是有利的复式油气聚集区, 近年来在其新近系沙湾组沙二段发现了一批高产岩性油藏, 实现了浅层勘探的重大突破。在研究剖析沙二段油气分布与典型油藏特征的基础上, 重点对沙二段油气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及总结, 提出“湖扩滩坝砂、油气输导体系、侧向封堵条件、古构造脊”是控制油气成藏的4大要 素和“远源、晚期聚集、多因素控藏”的油气成藏模式。指出, 与古湖岸线平行分布的滩坝砂体是今后钻探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邮凹陷联邵地区戴南组已钻的40多口井开展砂体和油藏解剖,分别建立了两个地区的砂体地质模式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发现:联盟庄、邵伯地区戴二段分别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沿河道延伸方向呈指状展布,砂体连通性较好,油气成藏与富集主要受构造控制,成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油藏;戴一段沉积时期,联盟庄地区主要发育滩坝砂体及受地震影响的沉积砂体,砂体沿汉留断层的走向呈“片”状展布,油气成藏与富集主要受砂体控制,成藏类型主要为断层-岩性油藏;邵伯地区已钻井揭示砂体类型主要为近岸水下冲积扇扇根砾岩、含砾砂岩和扇端薄层粉砂岩,推测在扇根与扇端之间发育有较好的扇中砂体,可形成扇根砾岩遮挡,扇中砂体为储层的扇控型油藏或断层-岩性油藏。根据研究区建立的砂体和成藏模式,结合储层地震预测结果,在联盟庄和邵伯地区分别钻探了 LX38和 SH20井,均获得成功,取得了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7.
贝尔凹陷西部斜坡带南屯组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贝尔凹陷断块油藏形成条件研究表明:该油藏成藏条件优越,其断层的封堵性、构造背景、砂体类型等是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并具有受连通砂体输导层、不整合面输导层和断层输导层控制的3种油气成藏模式。文中系统分析南屯组油气成藏条件,总结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建立了完善的油气成藏模式,从而指导南屯组地层的勘探。  相似文献   

8.
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的满深1井在奥陶系一间房组获得重大突破。通过对满深1井成藏条件、油藏特征及富集规律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断控岩溶区高产井油气成藏模式和富集规律。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发育潜山岩溶、层间岩溶、礁滩岩溶和断控岩溶4种不同的岩溶类型,满深1井钻遇断控岩溶;满深1井是迄今为止断控岩溶油气藏埋藏最深、单井产量最高的发现井,在埋深7535m的奥陶系一间房组测试折日产油624m~3,折日产气37.13×10~4m~3;建立了断控岩溶油气藏3种富集模式,即线性走滑上倾高部位、张扭侧向高部位、压扭局部高部位。满深1井的成功钻探,是以断裂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断控岩溶油气藏勘探思路的成功实践,实现了塔北隆起与塔中凸起之间的鞍部油气勘探的突破,对整个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腰英台油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气区。结合勘探实践对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表明,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烃源、储层和输导三个方面。油气成藏主要围绕乾安次凹生烃中心,烃源岩控制油藏的聚集与分布;断裂一方面作为输导体系,另一方面控制着不同类型油藏的平面分布;沉积微相控制砂体的平面分布以及砂体的储集物性。最终指出了近源带、断裂带、砂体发育带三者叠置区是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冀中坳陷复杂断块油藏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中坳陷复杂断块油藏形成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成藏条件优越,其构造背景、断层的封堵性、成油组合、砂体类型等是控制成藏的主要因素,并具有背斜型、斜坡型、断阶型等成藏模式,每一种成藏模式的控藏要素、富集程度及油藏分布差异较大,是复杂断块油气勘探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工区前侏罗系古地貌特征与延安组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通过印模法恢复镇泾地区前侏罗系古地貌,结合工区内已发现的延安组古地貌披盖油气藏的石油地质特征,研究延安组底部河道砂体分布与古地貌之间匹配关系、古地貌与油气分布之间的规律,分析延安组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表明:由于工区古地貌格局造成的高差不同导致剥蚀面之上的沉积厚度产生差异,形成差异压实构造;延安组油层明显受砂体厚度和构造的控制,构造高部位的厚砂体足延安组油气成藏的关键.结合工区延安组成藏特征对该区进行油气分布有利区域预测,得到工区S2井区北北东及工区的东北角方向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松辽盆地朝长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不清的难题,利用烃源岩评价、油源对比、疏导体系、油水关系、油藏类型以及油藏控制因素分析等技术方法,对葡萄花油层油气来源、成藏特征、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葡萄花油层原油主要来自西部的三肇凹陷和东部朝阳沟阶地局部地区青一段,还有一部分来自下伏扶杨油层;区内断裂可以分为油源断裂、疏导断裂和封闭断裂,其中疏导断裂在研究区中广泛分布;西北砂体主要为内前缘河道砂,东南部主要为外前缘席状砂,西北部砂体的储集性和物性好于东南部。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油源断裂和砂体共同控制,成藏模式主要有“近源成藏”模式和“上倾成藏”模式两种。对朝长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的研究,对下一步葡萄花油层确定勘探目标和储量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落实玛湖凹陷斜坡区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为油气勘探工作奠定基础,在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百口泉组储层物性、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史、油源供应以及隔夹层发育特征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归纳总结了研究区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储层物性差、构造平缓、油源不足、构造反转以及隔夹层发育等5个因素,前3个因素为主控因素,构造反转及隔夹层发育进一步加剧了百口泉组油藏含油饱和度的下降;油源不足为客观油藏地质背景,构造和储层是玛湖凹陷YB4井区油气聚集的两大主控因素,有利沉积相带和继承性发育的局部高点同时满足的区域,其油气充注程度相对较高,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的有利方向。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勘探开发的深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歧北斜坡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北斜坡沙河街组发育多种沉积体系,砂体类型多样,油气资源丰富。从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特征及成藏过程等方面研究了歧北斜坡油气成藏条件,明确了坡折控砂机制。认为歧北斜坡具有油气大规模聚集成藏的条件,并建立了坡折带的油气成藏模式,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指出了岩性油气藏为研究区今后有利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沧东凹陷正向构造带油气藏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成藏区带规模发现遇到瓶颈,勘探思路必须由构造油气藏勘探向斜坡连续性油气藏勘探转变。通过对沧东凹陷南皮斜坡精细构造解释、沉积微相划分、烃源岩特征及区域控砂控藏机制的分析,获得南皮斜坡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的认识。研究表明,南皮斜坡为宽缓继承性斜坡,构造呈现高、中、低斜坡三分性特点,古近系孔店组二段(孔二段Ek_2)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孔店组一段(孔一段Ek_1)底部发育浅水三角洲、上部发育冲积扇沉积,有利砂体大面积发育,孔二段发育好—很好烃源岩,生烃强度大。以构造、砂体、烃源岩及已知油藏匹配,形成自源成藏、它源成藏两大成藏组合系统,并构建孔二段有效生油岩范围内,中斜坡孔二段主砂体区常规油藏聚集,低斜坡远端细粒沉积岩类与油页岩叠合形成致密油,含油气系统范围内常规油与致密油叠加连片,形成"连续性成藏"油气成藏模式;孔一段受孔二段有效烃源岩控制下,形成"底部砂组近源大面积充注、上部继承性断裂网状沟通"的复合聚油模式。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油田主要勘探开发层位延安组平面展布特征变化较大,影响了对其油藏成藏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区延安组基本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延安组油藏成藏规律。延安组油藏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6、长7段炭质泥岩或油页岩;生烃期晚于圈闭形成期,有利于油气聚集;油气在早白垩世末期通过断层、裂缝与延长组顶部不整合输导进入延安组成藏。构造是控制延安组油藏成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砂体分布与保存条件;北东向砂体与东西向斜坡配置形成构造-岩性油藏,局部砂体向上超覆尖灭形成地层超覆油藏;研究区北、东部保存条件好,其内部的低幅度背斜、鼻状构造处于最有利成藏位置。  相似文献   

17.
付广  吴伟 《岩性油气藏》2015,27(1):14-20
在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空间配置关系分析,对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主要存在4种油气成藏模式:1源内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次凹南一段地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南一段烃源岩内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2源外侧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斜坡带上南屯组地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发育连接斜坡带上的断层圈闭与次凹南一段烃源岩的砂体输导体系;3源外侧基岩裂缝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与次凹南一段油源区侧接的古潜山基岩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发育与次凹油源区侧接的基岩潜山;4源上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次凹南一段油源区之上的大磨拐河组和部分南二段地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次凹南一段油源区长期发育与大磨拐河组及部分南二段地层连接的断裂。  相似文献   

18.
在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叠合分析方法,对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油气主要分布于中央背斜带北部和南西斜坡区。中央背斜带北部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为:①断裂侧向输导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②北部背斜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南西斜坡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为:①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侧向输导并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②反向断裂规模控制着油气富集程度。油气成藏有2种模式:①断裂侧向输导背斜构造高部位油气聚集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中央背斜带北部;②砂体侧向输导反向断裂遮挡油气聚集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南西斜坡区。  相似文献   

19.
从玛湖大油区上二叠统成藏特点和油气分布规律入手,明确了3种类型油气藏有序分布规律,建立地层背景下广覆式退积型扇三角洲源上大面积成藏模式。首次统一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东西部地层系统,通过石油地质条件类比研究,发现了面积超过2.5×10~4km~2的中央坳陷上二叠统中组合石油重大接替领域。在古地貌控沉控砂交互分析基础上,认为上二叠统受沟槽体系控制,在地层超覆背景下发育八大扇三角洲沉积,为此确定四大勘探领域和十大有利区带成藏条件优越,具备整体勘探条件。沙湾凹陷西斜坡是油气长期汇聚成藏的有利指向区,其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相带有利储层,物性较好,岩性圈闭群数量多、面积广,资源量大且勘探程度低,具有多层系立体成藏的特点,是风险勘探的重大领域。为此2018年优选沙湾凹陷西斜坡地层背景下岩性油藏群作为突破口,部署沙探1井,获重大发现,展现出与玛湖凹陷类似的多层系立体勘探潜力,有望与玛湖大油区连片,形成又一个勘探大场面。  相似文献   

20.
南皮斜坡位于大港油田第二大富油气凹陷沧东凹陷南部,孔二段为其主墨含油关系。近年在该区孔二段以岩性油气藏勘探为目的的突破井kn6井获得成功,证实该斜坡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勘探潜力。为深化该区孔二段油气蓼勘探,进一步开展该区孔二段基本成箴条件研究,以断陷湖盆斜坡区岩性油气鳆成藏理论为指导,形成针对改造型湖盆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一体化勘探模式,该模式包括舍油气构造、沉积模式、烃源岩评价、油气成藏、岩性罔闭识别、目标评价、井位部署7个方面,并对这7个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模式下部:署实施的kn7井、kn17井均获得成功,南皮斜坡孔C-段岩性地层油气藏成为一个新的勘探领域,认为南皮继承性斜坡具有凸起顺向供砂、侵蚀沟槽输砂、单一坡折控砂、斜坡低位富砂的特点并建立了不同岩性储集层识别标准,形成油页岩发育区脆性储集层综合描述技术,通过开展砂嫩分布、烃源岩与储集性能三元定量综合评价技术及油藏综合描述技术指导目标评价,有效地预测岩性圈闭的有利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