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自身的优劣势,引出基于双轴取向拉伸工艺的技术改进方法。通过对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PVC-O)现状分析,提出PVC-O管量产化的改进工艺成型方法,并完成了PVC-O管的制备。对成品管与未改进的PVC-U管进行了三组对比关联试验,通过环刚度、环柔度试验,观察两种PVC制品的裂纹微观结构,得到两种管材的制品指标和特性,三组试验均证实了PVC-O管优于传统PVC-U管材,且改进工艺提升了PVC管材产品的质量,这为PVC-O管生产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Molecor公司(马德里)提供的数据,过去8年PVC-O管道市场大幅增长,其中对大直径管道的需求也在不断上涨。PVC-O管道为传统PVC管道的升级产品,是通过将采用挤出方法生产的PVC-U管材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使管材中的PVC长链分子在双轴向规整排列,从而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冲击强度、耐疲劳的  相似文献   

3.
将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段进行加热,使其发生2种不同程度的解取向:完全解取向、轴向解取向。通过对PVC-O成品管段、完全解取向管段、轴向解取向管段、坯管进行低温抗冲试验,另对PVC-O成品管段和轴向解取向管段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试验,分析解取向前后管材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完全解取向管材的低温抗冲性能和轴向拉伸性能会降低;轴向解取向管材的低温抗冲性能和轴向抗拉性能降低,径向拉伸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技术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PVC-O进行综述,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部分参考.相较于传统的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通过物理自增强双轴取向技术制备的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具有更加良好的机械性能,生产所需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内外管材原料、技术和市场的需要,简述了PVC管材现有状况及发展方向.双轴取向拉伸管材作为一种新型先进技术,在提高管材性能的同时节约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竞争地位.文中研究分析了PVC-O管材生产技术、优越性能及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黄东  徐涛 《聚氯乙烯》2021,49(5):22-25
简述了PVC-O管材的生产方法.结合PVC-O管材一步加工法的生产特点,开发了PVC-O管材双轴取向工艺的PLC控制系统.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外管材原材料、技术和市场的需要,简述了PVC管材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认为双轴取向拉伸管材作为一种新型先进技术,在提高管材性能的同时可节约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竞争优势。详细研究分析了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材生产技术、优越性能及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介绍了双轴取向硬聚氯乙烯(PVC-O)管材的成型原理、相关加工技术以及产品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PVC-O专用配方及加工工艺.通过双辊筒开炼机对PVC-O配方进行初试并确定增韧剂的用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主要助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程度,复合润滑剂的用量过多会导致材料的性能显著下降,PVC(SG-3)树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VC-O材料的冲击强度,但是使PVC-O配方最为关心的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从而给出了主要助剂的最佳用量.布拉本德流变测试表明:PVC( SG-3)树脂的加入使材料的平衡转矩呈上升趋势,增加挤出机的能耗并造成加工困难.  相似文献   

10.
从混配料技术要求、允许内压及抗外压能力、设备要求、性能指标要求及接口形式5个方面分别介绍并对比了硬聚氯乙烯(PVC-U)给水管、高性能硬聚氯乙烯(PVC-UH)给水管、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给水管及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给水管4种硬质聚氯乙烯管材,并重点总结了PVC?UH管道的选取优势和应用案例,最后针对PVC?UH管道的施工给出了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PVC管道系统已经有近70年的发展历史,因PVC管具有高模量、高强度,且价格较低,所以一直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塑料管道系统。但是有一段时期,PVC管道系统性能水平提高不大,在一些国家和应用领域的增长率减慢了。我国的PVC管道系统虽然已经形成年产量超过100万t的巨大规模,但是一直停留在传统PVC-U的范围内,很多企业不了解国际上PVC管道技术创新的动向和进展,因为技术进步慢束缚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国际上在不断探索提高PVC管道系统性能水平和拓宽PVC管道系统应用领域,近十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要的方向是:(1)通过改性提高韧性,开发各种抗冲击、抗开裂性能好,同时保持高强度的改性PVC管道系统,通常称为PVC-M或PVC-A或PVC-HI。(2)通过管材加工过程中的双向拉伸,使分子取向达到大幅度提高强度的同时提高其韧度。通常称为PVC-O或BO-PVC。(3)扩大应用领域,如:通过提高改性使PVC管材可以弯曲,可以折叠,甚至可以对接熔焊;应用于非开挖修复旧管道的衬入管。近年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为我国发展PVC管道系统提供了一个空前历史机遇。在很多应用领域,与PVC管道系统竞争市场的聚烯烃管道系统受到了石油价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了国内外管材原料、技术和市场的需要,简述了 PVC 管材现有状况及发展方向。双轴取向拉伸管材作为一种新型先进技术,在提高管材性能的同时节约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竞争地位。文中研究分析了 PVC-0管材生产技术、优越性能及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布管法生产PVC-O管材的理论计算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种新型PVC-O管材生产方法,从理论上计算扩胀过程管壁内的应力分布,并研究扩胀PVC管坯的最佳工艺参数.讨论两种不同扩胀比下管材与未扩胀管坯的强度变化.按照弹性理论计算,扩胀时管壁内的应力近似为线性分布,其中环向应力近似为均匀分布.扩胀后的PVC-O管材强度和弹性模量都有明显提高,但断裂伸长率降低;且变化的幅度随着扩胀比的提高而增大.通过对PVC管坯扩胀参数的优化,可以获得外观优良,强度提高明显的PVC-O管材.  相似文献   

14.
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法挤出加工方式,采用纯净配方,在配方和轴向拉伸比不变的情况下,将拉伸温度设置为80、85、88、90 ℃,径向拉伸比设为1.8(坯料管外径63 mm、壁厚5.2 mm)和1.9(坯料管外径为60 mm、壁厚6.0 mm)制备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材。通过对不同工艺生产的管材进行静液压试验、落锤冲击试验、拉伸试验、环刚度试验来表征管材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适合此配方和轴向拉伸比的PVC⁃O管挤出成型的最佳拉伸温度为85 ℃,最佳径向拉伸比为1.9。  相似文献   

15.
PVC-U双轴取向管材生产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VC-U双轴取向管材的生产技术概况和拉伸机理,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对实现工业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聚氯乙烯》2005,(11):48
在PVC-U型材、管材等制品中使用经特殊处理的轻质碳酸钙,使PVC大分子在轻质碳酸钙粉体多重作用下,在挤出加工成型冷却过程中,通过合理而全新的堆砌,实现空洞化和网络化,从而使复合材料性能得以从根本上提升。这项科技成果已由上海哲华化工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孟光博士发明,并开始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王强 《聚氯乙烯》2012,(2):27-29
比较了ACR接枝VC共聚树脂与CPE对PVC干混料加工性能、给水用PVC-U管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CPE相比,ACR接枝VC共聚树脂可降低PVC干混料的平衡转矩,缩短塑化时间,节约能源消耗;②对于Φ32、Φ110给水用PVC-U管材,添加ACR接枝VC共聚树脂生产的PVC-U管材性能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且综合性能全部优于添加CPE生产的PVC-U管材。  相似文献   

18.
聚氯乙烯(PVC)管材是当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塑料管材,依增塑剂含量的多少可分为硬质PVC(PVC-U)管材和软质PVC (PVC-P)管材。主要讨论了几种PVC管材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以及PVC管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QS-1050P型PVC(聚氯乙烯)树脂是采用美国Oxyvmyls公司聚合技术生产的产品。介绍了该树脂的基本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塑化性能、挤出产量以及在PVC-U给水管材上的加工应用情况,目的在于让国内的PVC管材生产厂家更好地了解该产品的性能特点.生产出质量更优的PVC给水管材。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硬质聚氯乙烯(PVC-U)管材存在的问题、PVC增韧改性原理。阐述了高抗冲PVC管材抗冲性能的检测项目和测试方法,对高抗冲PVC管材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