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兴伟  宋新星  孙翀  张萍 《橡胶工业》2018,65(4):370-378
本工作主要通过毛细管流变仪,并结合多种表征测试手段,考察了丁苯橡胶分子结构以及炭黑用量对胶料挤出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SBR1712纯胶及填充胶表观剪切黏度均大于SSBR2564A;ESBR1712与SSBR2564A两种纯胶的挤出稳定性相近,但炭黑填充SSBR2564A混炼胶的挤出稳定性更为优异,挤出物外观质量较好;与SSBR2564A相比,ESBR1712分子链柔顺性更好,炭黑在该体系中的分散性更好,结合胶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2.
炭黑用量对溶聚丁苯橡胶挤出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速型双筒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炭黑用量对牌号为T 2003和2305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流变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填充炭黑后,T 2003和2305混炼胶的挤出物外观比生胶有明显改善,这是因为炭黑不仅能稳定口模入口区的流场,且能减弱熔体/口模壁的界面相互作用.剪切速率达到临界值时,2305混炼胶胶料与管壁的界面状态发生突变;在高剪切速率下,2305混炼胶在炭黑用量为30份和50份时出现类似“第2光滑挤出现象”.随炭黑用量的增加,2种混炼胶的挤出胀大比均减小,而网络结构含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3.
4.
张昊  董彬  孙显茹  吴其晔 《橡胶工业》2013,60(3):140-146
研究两种不同结构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T2003和SSBR-2305)生胶及混炼胶的挤出畸变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两种生胶挤出时均发生整体挤出畸变,其中SSBR-2305的畸变更严重,这与该胶料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链结构为端基锡偶联有关,而畸变根源来自于口模入口区强烈的拉伸流动失稳。填充炭黑可显著改善SSBR熔体的挤出流变性能,抑止整体畸变。炭黑的加入不仅降低了胶料的熵弹性,同时有稳定入口区流场的作用。SSBR-2305混炼胶在高剪切速率下出现类似第二光滑挤出现象。  相似文献   

5.
时金凤  李建  孙翀  丁兴伟  张萍 《橡胶工业》2018,65(7):731-736
本工作研究了白炭黑含量及偶联剂种类对填充丁苯橡胶挤出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三种偶联剂的接枝效率。结果表明:在低剪切速率下,白炭黑填充体系的非牛顿指数n与其填充量关系不大;在高剪切速率下,胶料的非牛顿指数随填充量增加而增大。当填充量为40phr时,偶联剂Si747胶料粘度大,Payne效应大,挤出物外观粗糙,有较好的挤出温度稳定性;偶联剂Si69与Si75对白炭黑的改性效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武文杰  孙翀  张萍 《橡胶工业》2018,65(7):808-813
以炭黑填充SSBR/BR为研究对象,采用毛细管流变仪,RPA,哈普挤出机等研究停放时间对SSBR/BR并用胶挤出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橡胶含量、松弛时间及门尼黏度均随停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三者的变化规律相近;混炼胶的payne效应及储能模量均随停放时间的延长增大,表明炭黑聚集体在停放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团聚;混炼胶的挤出黏度随着停放时间的延长略有增加;入口压力降随着停放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大且变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停放48小时,混炼胶的挤出物棱处均出现较为明显的锯齿形瑕疵,停放24小时,样品的挤出胀大比最小。综上所示,对该体系而言其最佳的停放时间为24小时。  相似文献   

7.
采用流动双折射和动态流变实验方法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分子结构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熔体在突变收缩口模中流动时的等差线图显示,两种LDPE的流动特性明显不同.由动态流变实验可知,LDPE 1810D在低频剪切时复数黏度比LDPE 2426K大,拟合得到的离散松弛时间谱范围较窄,表明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差别较...  相似文献   

8.
纳米碳酸钙/炭黑并用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N330炭黑并用比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CO3/N330并用比的改变,材料的强度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CaCOa/N330并用比为20/30(质量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了20MPa以上,同时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较低的硬度;两种处理剂相比,树脂酸处理的碳酸钙具有较好的性能;表面处理的纳米炭酸钙与炭黑并用,可以降低炭黑填充橡胶的动态滞后,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的加工性能比纳米炭黑好,可以通过并用纳米碳酸钙来改善炭黑胶料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改性方法制备出一种绿色炭黑,并将绿色N330和绿色N220分别添加到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中,研究了各自硫化橡胶的生热、动态力学及疲劳性能,证明绿色炭黑具有低生热、低滚动阻力和高回弹性等优异性能,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可实现高效低温炼。  相似文献   

10.
11.
对比研究热解炭黑和改性热解炭黑的结构和性能及其在丁苯橡胶(SBR)中的应用。热解炭黑经浓硝酸和浓氢氟酸依次处理后得到改性热解炭黑,与热解炭黑相比,改性热解炭黑的DBP吸油值、挥发分含量增大,BET比表面积减小,二次结构粒径分布变宽、变大,表面羟基消失,羧基等极性基团增加不明显。与热解炭黑补强SBR相比,改性热解炭黑补强SBR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增大,加工性能下降,焦烧时间延长,硫化速率减小;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增大20%~30%,拉伸强度增大10%,耐磨性能提高,压缩生热减小。  相似文献   

12.
叶欣  姚鹏军  奚梅梅  张立群 《橡胶工业》2013,60(10):581-587
研究华光炭黑用量对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与炭黑N330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炭黑N330相比,华光炭黑具有中空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结构性;相同用量华光炭黑填充SBR胶料的门尼粘度和拉伸强度较大,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较好。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大,两种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均提高。当华光炭黑用量为15份时,华光炭黑/SBR复合材料已成为导电材料。  相似文献   

13.
混炼条件对HAF填充型粉末SBR混炼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安强  王炼石  周奕雨 《橡胶工业》2002,49(10):581-584
采用Brabender转矩流变仪研究高耐磨炭黑 (HAF)填充型粉末SBR [P(SBR/HAF) ]和块状SBR (SBR/HAF)在较宽的混炼条件范围内 (转速 40~ 80r·min- 1 ,循环油温 5 0~ 10 0℃ )于密炼机中混炼的流变特性 ,讨论了混炼条件对胶料混炼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试验的转子转速和循环油温范围内 ,P(SBR/HAF)比SBR/HAF表现出较高的表观剪切粘度 ,其对混炼时间的依赖性为SBR/HAF的 5 0 %~ 70 % ,但两者对转子转速和循环油温的敏感性相近  相似文献   

14.
炭黑对丁苯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丁苯橡胶基础配方为依据,研究了炭黑种类及用量、老化时间对溶聚丁苯橡胶T2000R和乳聚丁苯橡胶1502阿克隆磨耗和DIN磨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用鲑对硫化胶阿克隆磨耗有较大影响。而对DIN磨耗影响较小;炭黑粒径越小。硫化胶耐磨性能越好。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硫化胶阿克隆耐磨性能先提高后下降。而DIN耐磨性能则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采用ARES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对线形聚丙烯(LPP)、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LPP/LCBPP共混体系分别与纳米黏土的复合发泡体系的动态剪切和稳态剪切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复合体系制备过程中螺杆转速、相容剂含量对复合体系熔体弹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复合体系的剪切黏度、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将纳米黏土引入PP发泡体系中可有效改进PP树脂的可发性。复合体系制备过程中,螺杆转速并未对LPP、LCBPP与纳米黏土复合体系的熔体弹性产生影响;随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用量的增加,LPP、LCBPP/纳米黏土复合体系的熔体弹性有小幅降低,但幅度并不显著;LCBPP/纳米黏土复合体系的剪切黏度具有较高的温度敏感性,随温度升高,表观剪切黏度下降显著。在低剪切速率区,LCBPP/纳米黏土复合体系的表观剪切黏度低于LPP、(LCBPP/LPP)/纳米黏土复合体系,但在高剪切区,三者的剪切黏度趋于接近。  相似文献   

16.
以高分子主链分别含3个和10个亚甲基结构的脂肪族–芳香族聚酰胺酰亚胺(PAI)为模型聚合物,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高分子链结构对PAI溶液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10个亚甲基结构的PAI在较宽的剪切速率范围内表观黏度变化不大,但含3个亚甲基结构的PAI溶液在一定的剪切速率区间发生了剪切增稠现象,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剪切增稠现象逐渐减弱,同时剪切增稠所对应的剪切速率向高剪切速率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7.
黄舟  于晓波  谢鹏  李智敏  吴友平 《橡胶工业》2014,61(11):650-655
分别以1,2,3和4份碳纳米管等量替代炭黑填充制备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并对其宽应变内(30%~100%)的耐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用量的增大,在相同应变下,SBR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缩短,裂纹增长速率增大;复合材料的疲劳裂纹增长速率对撕裂能的敏感度降低,当撕裂能较大时,碳纳米管用量对裂纹增长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