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传统民居不仅轮廓外形质朴大方、乡土历史气息厚重浓郁,而且其建筑理念和风格、建筑手法和技巧在当代仍然具有传承、借鉴的价值。汲取传统民居建筑在适应环境、选择材料、节能抗震、外型装饰等方面的理念和技艺精粹,并创造性地应用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房建设中,对于规避各地新建设的农村住房中普遍存在的外形单一、设计呆板、形式沉闷、环境欠佳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袁媛 《建筑与文化》2016,(9):234-235
在地域文化中,最能够体现当地文化的载物便是传统的民居建筑,并且,传统的民居建筑的发展方向会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地域性和民族性不断被人们所重视的今天,建筑物通常会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在建筑物创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去从传统民居建筑中挖掘浓厚的文化传承基因,去更好地体现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去追求建筑物和大自然的相互结合和融合。本文将会结合具体的实例和笔者的经验,从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基因为切八点,介绍怎样去深刻地挖掘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精华,进而灵活巧妙地将其运用到新的民居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3.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而地域文化又决定着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走向。特别是在当前大力提倡突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建筑创作之时,如何从传统民居建筑中发掘其深层的文化传承基因,继续传延地方民居的风貌特色,努力追求建筑与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与协调,是研究者和设计者面对的现实。文章结合实例,从分析、发掘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及其传承基因入手,将如何从传统民居建筑中汲取精华,灵活地借鉴移植运用到新民居设计中,力求创造出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4.
苏州传统民居是苏州传统文化的载体,保护和利用传统民居对传承姑苏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传统民居建筑特色总结和提炼,应用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对城市古老和现代建筑风格的统一,对姑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建筑拥有极具特色的传统建造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些在建筑布局、空间塑造、建筑色彩方面都有所体现。贝聿铭大师的作品——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是一个重要案例。新馆的院落布局、入口空间以及建筑色彩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手法,苏州博物馆新馆将现代建筑以及其所承载的现代社会功能融入历史建筑遗产和传统苏州民居之中,这种既古而新的建筑形式饱含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分析其对中国及苏州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作为现代建筑代表作的创新之处,从中提炼出苏州建筑的审美观,并提出一些其设计建造中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7.
苏州拥有着悠久而璀璨的历史,古城区内的传统建筑更是其2500多年文化积淀的鲜活载体。丰富的人文典故让人流连,优美的造型和朴素的色彩则忠实地体现了苏州人优雅而质朴的处世态度。文章通过对苏州古城内的传统建筑进行多角度的观察,简要地分析了苏州人的建筑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苏州园林中的庭园建筑往往根据绘画和文学中所描绘的情境进行造景,风格上以清秀、玲珑、古朴、典雅而闻名。布局手法上着重在咫尺空间的特点上做文章,将建筑沿墙界错落布置,组织院落,通过堆山缀池,形成以山水取胜的氛围和意境。苏州园林中庭园布局的每一组景单元,不论是点式的还是组合式的结构,其本身均有作为景点被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建筑趋于对地域性的考虑,使建筑具有地域特色,传统建筑由于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现代建筑已经忽略了对地域性的考虑,现代建筑追求方便,快捷,工业化生产,造成现代建筑总是千城一面,失去了对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与台湾两地的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及其学术交流活动,指出不同文化类型及其对应的文庙、寺院、妈祖庙、关帝庙、民居、宗祠、会馆等建筑模式,提出闽台在历史上都是移民社会,共同在一个面向海洋的环境里,不断地融合、撞击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指出中国古代工匠长期经验积累和探索形成相当完备的营造体系并非偶然,木材的物理特性以及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都促使木构建筑不断发展,甚至在砖石建筑上也大量出现仿木特征,这都体现了木构建筑在中国传统营造中的重要地位。文章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简要分析了传统木构建筑的构造特点,阐述了构造中体现的功能性特征和审美情趣,并分析了其当代传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域环境与苏州传统建筑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象学认识方法为出发点,分析苏州地域环境与古代生存在此地人们之间的联系。探讨这种具体的自然环境结构如何影响当地人的心理,进而投射到人们对传统生存空间的认识,最终通过创建的人居环境和建筑的形态显现,形成整体的传统建筑精神。  相似文献   

14.
“边塞”是古代黄河流域农耕文明 与北方游牧文明互动的历史产物,历代大规 模的边塞营建和屯田活动将中原文明推广至 边塞地区,并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民 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逐渐形成边塞文化。 边塞建筑作为边塞文化的物质载体,亦具有 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文章以研究边塞建筑 形态及空间的文化特征、艺术特征为切入点, 提炼出边塞建筑现象中蕴含的多种空间意象 及其形式规律,结合当今的地域建筑创作及 设计方法,讨论边塞建筑形式与空间中可能 存在的现代传承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南部留存着一大批具有湘南风格的传统建筑,它融合了湘南地域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湘南传统建筑的现状调查,剖析了湘南传统建筑被轻视的原因,概述了一系列具体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希望能为湘南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技术"一词在《辞海》中有这样的解释:"(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如电工技术、焊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解析西方建筑风格的演变过程以及探究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建筑的历史发展,总结出以融合的手法传承传统建筑的设计创作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并在杭州御道路一号项目中进行了实践尝试。在实践过程中,将精挑细选的中国传统符号纹样予以适当简化,按照实际比例装饰到满足现代材料与施工工艺的英伦风情的现代建筑形体上,以期设计出一种现代与传统融合的建筑。希望通过思考与实践探寻出传承传统建筑的一些设计方法,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建筑作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形式也出现了"国际式",地域文化几乎被淹没。苏州是一个以水闻名于世的城市,水是苏州的灵魂。文章从水与苏州建筑相生相融的视角对苏州建筑地域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苏州建筑地域化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建筑》2016,(20)
正建筑是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形态,其中凝聚了人类的文化和精神创造,这就产生了建筑文化。古建筑具有丰厚的文化特征,在建筑物的砖、石、瓦、木等物质材料背后隐藏的艺术哲学、设计思想和环境观念就是这一文化特性的表现。建筑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形态,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张掖,古称甘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210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工艺特征,在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在推  相似文献   

20.
建筑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传统建筑是一个很广阔的定义,不是一个简单的层面上的问题,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空间体系,传统建筑讲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风貌,将建筑融合于自然,这就是传统建筑最大的特色,体现了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共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各自特征,但沉淀在建筑深层次内的文化内涵是不变的,而当今年代建筑正由现代建筑走向生态化、智能化和建筑文化多元化的新现代建筑。我们应关注新现代建筑的中国效应,同时更应该注重传统建筑文化在新现代建筑融合与传承,积极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世界竞争力的中国式新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