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随着电气智能时代的到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推动社会电力建设以及电力调配的快速发展。由于电气工程所牵涉的领域相对广泛,对此,文章基于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与特点,论述了其在电气工程中具体应用,并最后提出了该技术在电气工程中未来的应用方向,促进自动化技术智能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VSMPO-AVISMA公司与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西门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西门子公司将为VSMPO-AVISMA公司生产设备自动化提供解决方案。目前,西门子公司已经开始为VSMPO-AVISMA公司挤  相似文献   

3.
杨光晨 《模具制造》2023,(9):232-234
本文对建筑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供配电节能控制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建筑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探讨了建筑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在供配电节能控制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在供配电节能控制方面的解决方案,包括能耗分析、节能控制策略、节能控制器设计等。  相似文献   

4.
王俊 《模具制造》2023,(9):202-20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还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希望为相关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人工智能的优势,指出了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潜力。采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自动化生产线、电气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改善设备维护。  相似文献   

6.
《机床电器》2009,36(6):49-49
1923年,德国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成立。从连接技术起步,历经防雷技术、电子接口技术、自动化系统技术80多年来洗礼,已经成为其涉足的每一个市场的领导厂商。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正是因此,我国的电力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电气自动化的不断普及,其自身的价值以及优势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电气工程当中被广泛应用,使得电气企业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进而极大的提升了电气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进一步强化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应用,对于电气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展现出卓越的优势。通过精准生产确保产品一致质量,故障防范与紧急处理保障生产稳定,而绿色智能制造则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应用方向上,智能制造、柔性自动化与敏捷制造以及绿色智能制造成为引领未来的趋势。在实际应用措施中,制程优化与灵活化生产、人机协同创新以及数字孪生与实时优化为提升效率与创新注入新动力。这些观点共同勾勒出机械自动化技术为机械制造业带来的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与智能技术的应用,借助自动化和集成化的电气系统保障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与高效,提升了信息处理能力,为电力系统的运营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通过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的应用措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铸造行业存在着大量高强度、重复性、工作环境恶劣的工序,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相机技术飞速发展,原来不容易实现自动化的应用场景已经有了实现可能。分析了基于工业机器人在悬链上下件中随动技术的应用,通过工业机器人与智能相机的配合,利用附加的编码器,实现在悬链不停止状态下的承运上下件。随动技术的使用为铸造企业提供了可靠性高、兼容多种产品及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把人力从高强度、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能够有效减少职业危害,同时全面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由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研究所完成的广州机械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自动化油液检测与智能质量控制系统”荣获2016年度液压液力气动密封行业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本项研究成果是两项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基金“自动化油液检测与智能质量控制系统(一期)”及“自动化油液检测与智能质量控制系统(二期)”的共同结晶。成果包括4个部分,即数据采集自动化、故障诊断智能化、客户服务网络化和客户分析精量化,形成了一个完成的信息处理与利用的闭环。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11月9日至13日上海工业博览会期间,在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上海代表处举办的2010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研讨会上,ABB中国研究院、堡盟电子有限公司、易福门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倍加福贸易有限公司、库卡上海有限公司、伊斯拉视像设备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德国IPR机器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日益进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能沟通提高各领域的工作效率,还提升了产品质量。自上个世纪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引入我国就受到了重视,成为我国重点建设学科,并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国家安全、社会民生提供了技术保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本文阐述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模具工业》2023,(8):8-9
<正>7月20日至21日,第19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智能制造引领下的新型自动化”为主题,积极响应智能制造主攻方向,聚焦加强新型自动化供给,围绕开放互联、边缘智能、软件定义、柔性复用、安全可靠等自动化发展趋势开展研讨交流。会议主旨报告环节,张来斌院士以“油气生产系统智能安全运维技术”为题,重点围绕油气生产“安、稳、长、优”的运营目标,阐述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构建油气生产安全运维的物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智能再制造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再制造作为再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方向,在先进再制造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随着自动化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文中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以我国再制造发展过程的自动化产业升级为原点,从再制造产业体系及行业关键技术体系相结合的角度,系统阐述发展智能再制造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梳理了智能再制造的实现方式、技术体系以及发展目标,总结了智能再制造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提出了目前智能再制造发展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智能再制造体系的建立及未来总体技术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神经网络在电弧炉炼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亦国  杨军 《铸造技术》2003,24(4):274-275
智能电弧炉是应用神经网络模型与数字模型、专家系统、模糊技术等结合起来控制冶金过程。提出神经网络在电弧炉炼钢生产中,有待开发基于多智能体,分布式人工智能,生产过程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监测一体化的智能综合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7.
锻件是装备制造行业的基础件,智能锻造是锻造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节能与绿色环保几个方面论述了智能锻造的优势及意义;从设计层面、制造层面阐述了智能制造的内涵;从智能设计技术、智能装备技术以及智能车间技术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目前智能锻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现状;从企业水平、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以及锻造设备与模具几方面论述了我国锻造行业智能化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现阶段智能锻造技术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针对目前的现状,从前沿技术的研发、人才培养以及行业相关标准等方面给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几年,欧美国家最早针对流程工业提出了"智能工厂"的概念。流程工业智能工厂由商业智能、运营智能、操作智能3个层次组成,由于自身的自动化水平较高,因此实施智能工厂相对比较容易。与流程工业相比,离散制造业首先在底层制造环节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如车、铣、刨、磨、铸、锻、铆、焊对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要求很高,投资很大。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家电、汽车、机械、模具、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产品大  相似文献   

19.
油气水集输管网管理技术是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大量管线探测与腐蚀检测评价数据为基础,融油田地面系统结构管理、参数监测与控制、管网动态模拟、数据可视化等内容于一体,在计算机网络、电子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控制下生存活动的一个复杂生命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实现对埋地集输管网的动态管理,为埋地管网的日常管理、维护、维修与更换提供科学依据,解决了集输管网传统管理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工博会上的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吸引众多生产企业采购人士。一批具有高品质精密制造水平的国内数控机床企业,与众多一流水平的国外同行,以精益品质定义中国智能制造。自动化装备让生产制造效率与品质齐飞大量自动化生产设备亮相此次工博会,显示着国家正由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其中,上海新力机器厂展出的激光上下料整理机器人,让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过程变成了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极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浪费等。这只是众多智能数控机床的一个缩影。数控装备技术的突破提升,是生产技术和效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