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岚  张建民  王宁  郭诚  刘英宪 《特种油气藏》2012,19(4):56-60,153
SZ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为进一步描述储层分布规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等方法,对SZ油田东营组下段的层序地层及基准面旋回界面、洪泛面的成因类型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中短期旋回层序地层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短期层序为单元的等时地层对比,同时划分单井沉积微相并描述小层单元内沉积微相特征。应用层序地层学和相控储层建模技术,建立能精细表征储层非均质特征的地质预测模型,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对油田压力、含水率进行历史拟合,拟合结果与油田实际生产数据吻合较好,表明利用层序地层学及相控地质建模技术可为油田中后期综合调整及挖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开发后期,储层沉积微相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微相砂体间储层物性的差异,决定了储量动用程度的差别。双河油田非均质严重,目前综合含水高达93%,采出程度35%以上,储量动用很不均衡。在对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动态测试、水淹层测井解释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砂体内部储量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征,对不同微相砂体提出了挖潜对策。  相似文献   

3.
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剩余油分布研究是制定挖潜措施提高最终采收率的基础工作。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河坝砂体内部基准面旋回背景下的构型特征及演化规律,并建立了三种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表明,基准面升降控制沉积砂体的发育规模及空间叠置。在基准面上升早期及下降晚期,研究区储集砂体以河坝全叠置型为主,砂体规模较大,储层连通性及注水驱替效果较好,剩余油分布较少;随着基准面上升,储集砂体过渡为河道-河坝局部叠置型及河道型,砂体规模变小,储层连通性及注水驱替效果变差,剩余油分布较富集。该研究成果对同类型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和油田注水方案编制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井和多井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分析,结合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和储层质量研究成果,建立百口泉油田百21井区百口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阐明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内部的沉积特征差异,进而探讨造成储层质量差异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百口泉组发育多级次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整体为长期基准面旋回,内部可细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及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分别对应3个砂组和9个小层。长期基准面旋回控制研究区百口泉组冲积扇整体呈退积样式展布,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百口泉组内部的砂体分布。由B3砂组扇根亚相块状砂砾岩逐渐演化为B2砂组块状砂砾岩与厚层细砾岩间互沉积,最终演变为B1砂组孤立状辫流水道微相。研究区百口泉组以岩屑砂砾岩为主,成分及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塑性矿物含量较高,压实作用是导致其储层质量变差的主要控制因素,中、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中部水动力较强且趋于稳定,多以辫流水道微相发育为主,杂基含量较低,抗压实能力强,为较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5.
通过风化店油田枣北地区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观点,对枣Ⅱ-Ⅲ油组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共识别出25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研究表明,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特征、砂体展布、砂体厚度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与基准面旋回内的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CB油田经过近三十年的开发,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为了进一步认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根据岩心、钻井以及测井等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研究区进行了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识别与对比。研究认为,基准面上升早期和下降晚期,沉积特征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主,砂体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基准面上升晚期和下降早期,沉积特征主要以河道沙坝和分流间湾为主,砂体厚度小,储层物性差;基准面上升中期和下降中期,沉积特征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道沙坝为主,砂体厚度以及储层物性中等。受基准面旋回的控制,研究区的剩余油富集模式主要存在于物性突变区、井网未控制区、井间滞留带及断层附近。  相似文献   

7.
针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台兴油田阜三段油藏储层非均质严重,高含水开发期水驱动用程度低的特点,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其储层沉积微相及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阜三段(Ef^3)为一套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3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分析了研究区主要含油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讨论了不同沉积微相剩余油分布特点及挖潜对策,为该油田调整方案制定及动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ӡ��N����ɰ��Ԥ���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尼N气田下第三系LTAF地层是河流—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分支流河道微相是区内最主要的储集相带。文章采用测井—地震结合进行高分辨率等时对比、岩心观察,建立了沉积层序和微相构成及利用地震反演进行高分辨率井间储层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描述方法,对分支河道砂体的分布有了重要认识。研究表明,区内主要目的层可以划分为2个超中期旋回、4个中期旋回、8个短期旋回等多级次基准面旋回,分流河道及其伴生微相在成因上制约了储层的空间分布。高分辨率的密度反演结果定量地预测了分流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主要呈长条状或宽带状,在不同基准面时期展布规律不同,总体显示出沉积的复杂性。三角洲平原上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量比值(A/S)是控制分流河道砂体叠加、迁移的关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开发地震与油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河道砂体的定量预测,是表征河道砂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成果已运用到海外油气田的生产实际中,对油气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机建模在滴水泉区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油田滴水泉滴12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砂砾岩储层非均质建模中,针对储层描述的不确定性因素,利用井内外信息的随机性特点,综合运用测井数据、岩心描述数据、地震数据等多方面信息,以减少储层描述的不确定性。利用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方法,进行单井单砂体细分对比,确定储层格架和沉积微相展布特点,建立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用Petrel软件对该区块的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从而使得油藏的非均质性描述和认识更为直观、合理,为油田增产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地层基准面旋回变化形成的沉积物体积分配和相分异 ,不仅决定了沉积地层格架 ,而且也决定了沉积体的非均质性特征 ,进而影响了开发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效果 ,最终决定了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通过对双河油田核桃园组Ⅳ油组 1 4小层形成过程中基准面旋回的变化与沉积响应分析 ,认为若把砂体纳入基准面旋回的过程———响应体系中去考虑 ,研究砂体在基准面旋回的位置、砂体形成的基准面旋回类型 ,可直接指导砂体非均质预测和剩余油分布确定。图 3参 7  相似文献   

11.
印尼C油田储层层序地层分析与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油田位于印尼Java海西北部Sunda盆地。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对C油田储层(T组碎屑岩)进行了精细研究。C油田储层可以划分为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1—S4)、3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S1和S2旋回主要为辫状河沉积;S3旋回早期以曲流河沉积为主;S3旋回晚期—S4旋回以三角洲沉积为主。S1—S4沉积时期,沉积环境从陆相河流环境逐渐过渡到海陆过渡相三角洲环境,为一水体推进过程。  相似文献   

12.
渤海X油田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难点在于明确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在油田储层沉积发育过程的指导下,应用工区地震资料、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研究区东营组东二下段短期、中期旋回进行了划分。东营组东二下段可划分为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对小层复合砂体、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的发育规模及展布形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调整井实钻情况和密闭取心井资料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为调整井的挖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渤海P油田1区馆陶组L60油组为多期叠置的辫状河砂体。此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将研究层段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低可容纳空间下的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和高可容纳空间下的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对研究层段河道砂体期次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并依据A/S值的变化,将研究区的河道砂体划分为叠切型、叠加型和单一型三种堆叠样式。在此基础上,对超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各期次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细致刻画,探讨了不同期次超短期基准面旋回下的隔夹层分布和发育规律。砂体水淹特征证实,超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泥质隔夹层分布局限,渗流遮挡作用较弱,剩余油多连片分布在动用程度较低的砂体上部;随着超短期基准面逐渐上升,局部的泥质隔夹层逐步变厚,至超短期基准面上升晚期时,发育更为广泛,可进行横向对比,并有较强的渗流遮挡作用,剩余油分段式分布在砂体内。  相似文献   

14.
河流相砂体横向相变快,连续性和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严重影响了河流相储层的开发效果。依据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 14 井区盒 8 段河流相砂体展布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 14 井区盒 8 段属于早期辫状河沉积向晚期曲流河沉积逐渐转化的沉积背景,其主要沉积微相包括河道滞留沉积、心滩、边滩、决口扇、天然堤、河漫砂及泛滥泥。 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的共同作用,该区河流相砂体演化呈阶段性变化,大致经历了辫状河繁盛发育期、辫-曲共存转化发育期及曲流河繁盛发育期 3 个阶段,其中辫状河繁盛发育期的心滩砂体与辫-曲共存转化发育期的心滩及边滩砂体是主力含气储层。 研究区优质储集砂体的发育受沉积微相展布与基准面旋回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井楼油田北区物源来源存在争议,导致对砂体分布的认识不清,限制了油田高效开发。通过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研究,认为井楼油田北区物源来自北东方向的古城三角洲。细分了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区主要属于三角洲前缘末梢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河道间以及湖泥五个微相。结合砂体以及沉积微相分布规律,总结了研究区沉积相模式。并在沉积相模式指导下,对储层微相及砂体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砂体在空间上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东北部统5井区马家沟组马五段上部地层为对象,研究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沉积微相和储层在垂向上分布的控制作用。马五1—4亚段构成了一个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其又可划分为5个中期基准面沉积旋回及多于26个短期基准面沉积旋回。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基准面旋回对统5井区乃至靖边气田的马五1—4亚段沉积微相和储层的控制作用是概略性的;中、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着陆表海台地碳酸盐潮坪沉积微相在垂向上的细微变化,因而也控制着古风化壳型孔洞白云岩储层在垂向上的分布。该项研究成果可推广至其它地区相似的地层和储层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Q型聚类的方法对辽西凹陷Z油田5口井的重矿物含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岩心、录井、测井、测试等资料对目标区的层序地层格架、沉积微相类型以及沉积演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东西两支物源,其中东侧物源来自中央凸起,而西侧物源来自燕山隆起;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将东二下亚段四个油组划分为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砂体主要位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期和下降半旋回中–晚期;主要的沉积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间湾;研究区处于两个沉积体系的边部,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早期以东侧物源为主,中–晚期逐渐过渡为以西侧物源为主,两个沉积体系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Z油田后期的调整井挖潜提供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18.
桥口油田河道砂微相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桥口油田沉积微相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本文对河道砂微相储集层沉积特征包括岩性特征、粒度分布、砂体展布、储层物性和储层非均质性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认为河道砂微相储集层在油田开发早期是主力油层,在目前油田处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对象仍然是此类层,并提出剩余油分布的类型,以便为油田后期制定调整挖潜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整体处于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沉积相研究及其分布规律长期制约着油田生产开发。在系统的岩心观察与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密井网资料,并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水动力环境和沉积相类型进行了探讨,确定研究区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总结了沉积相模式特征,识别出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心滩、溢岸、水道间、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类型;采用基准面旋回对比方法,在研究区克上组识别出3个向上变浅和2个向上变深的非对称中期基准面旋回,并结合等高程、前积、相变细分对比等多种方法综合划分小层;以沉积发育模式为指导,平剖结合,再现了研究区克上组沉积相形态特征及展布规律;在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研究区扇三角洲相储层砂体主要发育多层式、叠加式、多边式、对接式、孤立式5种砂体叠置模式,分析了可容纳空间变化对单砂体叠置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注水开发中后期的陆相油田,储层随机建模与数值模拟等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方法是剖析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许多早期开发的区块井网密集,但无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随机建模工作时缺少连续的地震信息约束,所有建模资料都来源于测井解释。为使在这种条件下的储层随机建模更准确,须通过取心井岩心描述、岩心测试分析资料的研究,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方法,进行单井单砂体细分对比,确定储层格架和沉积微相展布特点,在层约束条件下建立储层确定性模型,进而根据测井解释孔、渗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选择适当的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一簇储层属性模型,选出最优,并为数值模拟提供准确合理的三维储层属性数据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