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并网双馈发电机电网电压定向励磁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3,他引:36
在分析并网双馈发电机传统矢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励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仅需要定子侧电流、电网电压和转子位置角信号,避免了矢量控制系统中对定、转子量测量精度、实时性和一致性的严格要求,使控制系统得到了简化。利用该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对双馈发电机有功、无功和转速稳态调节特性及机端三相对地突然短路的过渡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实现双馈发电机有功、无功和转速的解耦控制及短路故障切除后其有功、无功和转速都能回到原来的设定值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6.
分析了传统的纵差保护存在死区的问题;介绍了利用发电机内部短路时负序电流的分布特点构成的一种新型保护;最后介绍了发电机内部短路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冯尔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9):98-103
该文应用电磁场的解析分析法分析了在汽轮发电机处于两相对中点短路稳态下由定子负序电流iaN和零序电流ia0分别在实心转子中所感应的电流iRN和iR0以及气隙磁场。通过电流分析发现,如果I^aN,则I^R0就有可能大于I^RN。通过磁场分析发现,定转子基波回路间的耦合系数k1与定转子三次谐波回路间的耦合系数k3非常接近。正因为如此,I^R0与I^RN的大小主要就由I^a0与I^aN的大小而定。这一结果与文[1]运用网络分析所获之结果完全吻合,无疑是对零序电流仅在转子产生微弱电流的传统观念的又一挑战。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介绍河北省南部电网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设备配置情况和运行现状,并结合电网稳定对励磁系统的要求,分析河北省南部电网励磁系统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高电压穿越(HVRT)问题中,电压骤升引起的暂态过电流不足以触发撬棒保护动作,致使HVRT下的定转子短路电流特性比低电压穿越(LVRT)更复杂。推导了计及电磁暂态过渡过程和转子侧换流器(RSC)调控共同作用影响下的定转子电流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考虑并网规范要求的DFIG无功电流支撑,控制RSC和网侧换流器(GSC)输出与骤升幅度相对应的分量,使DFIG工作于无功支持状态。仿真结果表明,定转子电流表达式准确描述了HVRT期间的故障电流,所得结果更具一般性,且对故障电气量的计算具有重要意义;改进无功电流配置实现了DFIG的HVRT。研究结果对掌握DFIG的动态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对某电厂1号主变压器反充电时引起2号发电机运行中跳闸事故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说明变压器充电时所产生励磁涌流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危害,并根据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患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异步化同步发电机转子励磁的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异步化同步发电机运行控制的关键是转子励磁的控制,该文论述了异步化同步发电机定子磁场定向控制的原理,讨论了定子磁场定位和转子位置的确定方法,转子励磁采用易在DSP中实现的模糊PID控制,并研制了DSP转子励磁控制装置,进行了异步化同步发电机转子励磁模糊PID控制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异步化同步发电机采用模糊PID控制策略是有效的,不但能够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而且具有良好的静态调节特性和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并网LCL滤波的PWM整流器输入阻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并网LCL滤波的PWM整流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电流环中通过引入滤波电容电流反馈控制来改变系统极点分布,抑制LCL滤波器自身的谐振和增加系统稳定性,以代替阻尼电阻的作用。将控制器参数和物理模型结合建立了LCL滤波整流器的闭环高频输入阻抗模型,详细地分析了整流模式、有源逆变模式下阻抗特性,并研究了两种模式下公共耦合端(PCC)电压前馈的影响,为LCL滤波整流器的并网控制提供理论指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LCL滤波整流器并网时可以有效减少注入电网中高次谐波含量,而引入滤波电容反馈控制策略是一种简单、可行抑制LCL谐振的方法,带PCC电压前馈有利于并网整流器小功率能量回馈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电网电压谐波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电网电压谐波对DFIG性能的影响,以抑制定子电流5次和7次谐波为目标,在转子电流内环采用比例—积分—谐振(PIR)调节器的基础上,引入定子谐波电流闭环控制策略,避免了常规谐波抑制策略转子电流指令计算对发电机参数的依赖。随着定子谐波电流环R调节器增益系数的增大,对定子电流中的谐波抑制越明显,但是抗扰动能力下降,通过引入谐波阻尼控制,在最大限度抑制定子电流谐波的基础上增强了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加快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并从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角度分析了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