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4)
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累积该国品牌资产的潜在能力。通过来自108个国家的外国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从消费者爱国心视角研究国家形象和感知价值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资产与产品的国家形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价值在国家形象和品牌资产的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的作用;消费者爱国心直接调节了国家形象与品牌资产之间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了国家形象与感知价值、感知价值与品牌资产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显示,消费者爱国心水平越高,国家形象和感知价值对品牌资产的影响越重要。研究结果对于中国产品走出去和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0)
国家领导人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媒介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会对国家形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领导人的媒介形象研究是政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理论开始,先定义国家形象和媒介形象,然后对中国领导人的媒介形象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尝试给出关于中国领导人媒介形象塑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8)
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公共外交是为塑造国家形象服务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公共外交的开展和国家形象的塑造日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本文从公共关系和国家形象的概念和关系入手,重点探讨中国政府该如何运用公共外交的手段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而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
国家形象塑造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目标,利用媒体构建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当今公共外交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对国家形象的塑造造成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东南亚邻邦,大体相同的文化背景更决定了传媒在国家形象塑造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6)
国家形象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政治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学者对国家形象的概念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对国家形象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国际关系学界的主要流派,对国家形象的诠释也有不同侧重。本文对国家形象内涵做了简要剖析,从国际政治视角对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以期对国家形象的概念和意义做以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1)
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研究我国国家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对沃尔沃购买意愿的影响、吉利的品牌形象对沃尔沃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后我国国家认知形象通过沃尔沃的品牌形象影响其购买意愿,而国家情感形象独立于沃尔沃的品牌形象对其购买意愿存在直接影响,同时吉利的品牌形象通过沃尔沃的品牌形象影响沃尔沃的购买意愿,该结论对跨国并购后企业应该采取何种品牌策略或营销策略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4):624-629
在来源国形象效应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两个2×2实验,以外国消费者为被试对象,探讨销售国形象和商店形象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销售国形象高和商店形象高两种情况下,来源国形象对产品评价影响较小;在销售国形象低和商店形象低两种情况下,来源国形象对产品评价影响较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7)
媒介为公众所构筑的信息环境与客观世界有所偏差,人们容易按照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对现实世界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会造成刻板成见。本文从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国家形象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提高媒介素养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大众媒介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家形象从来都是历届世博会的重要"展品"。该文从世博会历史中追溯国家形象与建筑形象的相互关系,重点针对上海世博会国家场馆中,表现出的"民族形式"与"非民族形式"的现象进行解读,并分析其产生原因。笔者认为,不论何种形式的国家场馆,在表明自身身份,宣扬自身理念,表现自身气质的角色扮演过程中,都很好的完成了表达国家形象的使命。这一现象也将在以后的世博会中延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8)
国家形象的传播是一国吸引国内外受众关注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媒介环境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国家形象传播所要面临的,实际上是成长在新媒体变革基础上的全球传播环境。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5)
国家形象在当今社会已经被提升到了影响综合国力的高度。而大众媒介则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每一位受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将国家形象与大众媒介相结合,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将二者作用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国家形象进行相对详细的概述后,又将其与大众媒介相结合,论述了怎样充分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国家形象的传播,并初步探讨了我国大众媒介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8)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体系内所呈现的形态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该国的认知反应,属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中国普通民众来说,媒体是认识他们日本的主要方式。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框架分析的方法,对《环球时报》2008年——2012年间涉及日本的报道进行了研究,考察其对日形象的呈现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2)
我国近几年大力进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本文立足国家形象塑造的出发点,通过对比研究广播电视和国家形象片领域的国际传播平台建设现状,对其国际传播软实力的提升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8)
徐州美术家作品大多描绘大好河山,传达"中国梦"理想,与国家形象的塑造不谋而合。朴厚强正、执着进取、自由探索的徐州美术精神,也是国家美术精神的体现。"彭城画派"对国家形象的审美呈现,主要体现了地方文化与艺术创作、传统文化与外来思想、自我构建与他者想象、美术精神与国家意识相结合的审美特性。这些表现为丰富和完善中国形象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9)
当前,中西方交流日渐频繁,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日益重要。中西方交流处于深度磨合状态,西方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存在"位差",媒体对我国的报道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西方媒体传达的中国形象并不能反映中国当前的现状。为让外界了解中国真实的一面,就需要增强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针对性,而加强涉华舆情研究、尝试以他者眼光看中国,成为增强对外传播针对性、有效塑造国家形象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1)
网络媒体的发展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给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我国政府应重视互联网作为跨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努力体会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在传播内容、报道方式及网站布局等方面对网络外宣媒体的现状做出改善,提高网络外宣媒体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对外塑造出更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7)
国际赛事是各个国家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平台。本文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3年南京亚青会媒体报道的分析,为今年南京青奥会报道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6)
本文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个案进行研究,从影像传播的角度,分析应如何使抽象的政治理念与鲜活的银幕形象结合,通过影像符号传播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塑造国家形象以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全球语境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8)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博伊尔利用各种视听符号,通过媒体成功进行了英国形象的传播。本文对开幕式中的传播符号进行分析,通过符号的类型、传播国家形象机制、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解读,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2)
消费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处于持续的变动和选择中,商业街作为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需要根据自身形象特性利用适当的传播媒介,进行包括功能、品牌、文化、声誉等要素的形象传播,将商业街形象传递到目标受众,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竞争力。本文从商业街形象的解构入手,综合商业街形象的特点和传播理论探讨消费社会中商业街形象传播的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