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机械传动》2017,(11):153-158
提出了以节点为单齿参考点测量摆线轮制造误差的新方法。建立了摆线针轮传动的理论模型和误差测量模型,规划了测量路径,开发了测量驱动软件,并运用针摆传动的啮合原理及复杂曲面测量理论等,得到了摆线轮制造误差。在国产齿轮测量中心上对摆线轮实际齿廓进行了齿廓、齿距误差测量,对比了不同测量参考点下的测量结果,验证了测量新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直线导轨测量平台的测量功能、特点和测量原理、机械系统和电气测控系统;直线导轨测量平台的操作流程、验收标准和验收报告。阐述了大理石测量平台的结构、精度以及测量平台的支撑和直线导轨测量平台电气系统各硬件参数和软件;论述了直线导轨测量平台的总体结构、测量平台电控系统原理图及验收报告;为直线导轨测量平台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荣峰  曹迪  林娜 《机电工程技术》2021,50(7):12-14,174
随着各类机械零件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测量技术已无法实现对现代复杂构造零件尺寸的精密测量.近年来出现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激光扫描测量等先进的测量技术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尺寸测量效率和精度.归纳了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机器视觉测量技术、蓝光扫描测量技术、激光三角法测量技术、工业CT尺寸测量技术的测量原理及研究进展,并对几种测量技术的优缺点和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董中新 《工具技术》2022,56(2):99-102
卡尺测量过程的测量施力会产生测量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精度.本文对卡尺各机构环节在测量力作用下的变形关系进行了分析,推导出测量力产生测量误差的理论计算式,并应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讨论了测量力、各测量参数和测量工件对测量误差的影响,以及对测量力的控制要求,同时给出了测量方式和卡尺结构尺寸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高工业视觉测量系统精度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工业视觉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分析了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及提高测量精度的途径,并给出了空间点位置测量实例。  相似文献   

6.
邓集松 《机械制造》2021,59(3):90-92
针对高精度支架零件尺寸测量效率低、误差较大的问题,制作了测量工装,编制了测量程序,利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测量,进而减小了测量误差,大幅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三维信息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测量技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先介绍了接触式测量中的三坐标测量机的相关技术,再介绍了非接触式测量中光学和非光学测量所包含的几种主流的三维测量方法的原理,重点讨论了非接触式测量中光学测量方面的几种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8.
动态测量中测量力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态测量中应使测量头与工件保持接触,因此,必须合理地确定测量力的大小.本文讨论了动态测量中影响测量力大小的因素,导出了动态测量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GPS不确定度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PUMA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及其关键环节;在对圆柱度的测量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圆度仪测量圆柱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及评定模型,利用PuMA管理程序,实现了圆度仪测量圆柱度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规范评定,证明了PUMA管理程序可用于几何特征量测量或者测量设备计量特征校准的测量程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球径在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实际测量中的基本公式及测量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实际测量系统中的各项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球径在线测量系统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面向不同测量对象且具有普适性的数控机床在机测量系统最佳测量区确定方法,选择球作为测量对象,分析了在机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误差来源,利用BAS-BP神经网络建立了单项几何误差白化模型,同时建立了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模型和球测量误差模型。研究了用于确定最佳测量区搜索寻优的差分优化布谷鸟(DE-CS)算法,进行了不同算法搜索性能对比,确定了算法最优性能参数。搭建了确定球最佳测量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应实验,对比了利用算法确定和实际测量得到的最佳测量位置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搜索计算确定的面向球最佳测量区位置与实验测量确定的最佳测量区位置一致,最佳测量区为:430.783mm≤X≤439.783mm,-145.133mm≤Y≤-136.133mm和-268mm≤Z≤-258mm,实测最大误差最小值为3.1μm,算法求解的误差也为整个测量空间的最小值0.710 7μm,且可用于面向点、面等其他测量对象的最佳测量区确定,具有普适性,可用于确定在机测量系统的最佳测量区。  相似文献   

12.
从激光式测量和影像式测量这两大类非接触测量出发,运用非接触测量机开展测量工作,得到了一个完整的非接触测量流程,并且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非接触测量规范,并通过相关的实验验证了该规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李蔚  宁生科 《工具技术》2006,40(1):66-69
基于CNC齿轮测量中心的测量方式,分析了蜗轮齿侧形貌的测量原理,确定了测量的运动控制策略和齿侧形貌的评定、表达方法,用VC++6·0编写了蜗轮齿侧形貌测量软件,给出了测量实例。  相似文献   

14.
概括分析了光栅纳米测量中双光栅测量系统、炫耀光栅测量系统、基于误差修正技术的光栅纳米测量系统、基于二次莫尔条纹原理的纳米光栅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介绍了纳米测量精度光栅传感器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装备装配过程中的大尺寸空间角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惯性基准的大尺寸空间角测量方法并且设计了相应的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利用自准直原理获取被测轴线方向,通过内部陀螺仪和编码器测量被测轴线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单位向量坐标,然后根据每个被测轴线在公共基准内的单位向量坐标值实现空间角的计算。建立了大尺寸空间角测量的数学模型,并对测量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搭建了测量系统的原理样机并利用原理样机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原理样机的实际测量误差为14",满足了测量精度的要求。该方法采用惯性空间作为公共测量基准,有效地解决了测量大尺寸空间角时测量基准难以建立和传递的难题,使得测量过程更加灵活、高效。  相似文献   

16.
根据静态称重原理及重量反应法,设计研制了机动车辆质量质心测量系统,实现大型机动车辆质量和质心测量。描述了该测量系统的结构组成,给出了机构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并进行了质量质心的测量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针对举升测量过程,提出自由度控制策略确保了试验系统的测量精准、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和计算了这台在数字控制系统和部分机械部件都经改进了的齿轮测量中心Mahr891E螺旋线偏差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应用光学测量系统测量了各部分运动系统精度,经理论计算螺旋线偏差测量系统测量不确定度,可知这台改进后的齿轮测量中心Mahr891E螺旋线偏差测量系统可以完成标准Cylindrical Gears-ISO System of Accuracy和GB/T10095,1-2001中所规定的超精密齿轮螺旋线偏差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应用也推动了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打破了传统测量技术的局限性,在新时代数字化地形测量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简单分析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以及相关系统的组成架构,针对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当中的应用策略以及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利用距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CCD摄像机和嵌入式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铁路接触网几何参数进行测量的激光测量系统.本文叙述了测量系统的组成和测量原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误差分析,并对铁路接触网主要测量参数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与以往的测量方式相比,此测量系统可进行方位向旋转,从而对铁路接触网的测量参数更全、速度更快,测量精度可达±5mm.  相似文献   

20.
针对空间点位测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光斑重叠式PSD空间点位测量系统。构建了测量系统的测量平台和运动控制平台,并将光电位敏传感器PSD作为测量系统测头上的靶标,形成了空间测量三角形,采用逐次逼近算法,使两个光斑在PSD上轮流交替跟踪,实现了测量系统的自动跟踪,并利用PSD对于光斑重心采集的原理,判断两光斑重合情况,进行了空间点位信息的采集测量。以某型航空发动机8级涡轮转子叶片为测量对象,用三坐标测量机和本测量系统分别对其进行了测量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量系统对距离测量系统1.5 m远处,对目标点的测量偏差为亚mm级,正向偏差维持在0.4 mm以内,负向偏差维持在-0.25 mm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