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春  华勇 《纺织学报》2004,25(6):114-116
通过对B型活性染料在Tencel织物上染色性能的测试 ,分析了各项工艺条件对染色的影响。确定了Tencel织物用B型活性染料进行染色的最佳工艺 ,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Tencel织物活性染料轧染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encel织物经浓碱处理后,采用焙烘法、二相汽蒸法和冷堆法三种活性染料轧染染色工艺,探讨了Na2CO3和Na2CO3/NaOH混合碱液固色条件和CMC对染色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浓碱处理的Tencel纤维能明显提高轧染的K/S值;在相同的轧染条件下,焙烧法得色最高,冷堆法次之,汽蒸法最低;CMC能提高轧染色的K/S值和减少轧染染色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染料的筛选、上染性能的测试以及各项因素对染色的影响研究,确定了适合于Tencel纤维织物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用Kayacelon React CN中性固色棉用活性染料和Lanasol毛用活性染料对Tencel/羊毛混纺物拼混染色,探讨了染色助剂、pH值和中性盐、温度等对染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染色方法是可行的,染色时需要添加Albegal B提高Lanasol染料在羊毛组分上的染色深度,添加中性盐提高Kayacelon React CN在Tencel纤维上的染色深度,可采用pH缓冲剂Kayaku Buffer P-7调节染色pH值为7。Kayacelon React CN和Lanasol染料在两种纤维上的染色深度和固着程度是逐步增加的,这对保证Tencel/羊毛混纺交织物的染色均匀性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Tencel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析了Tencel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了Tencel纤维织物用Sumifix Supra染料染色的适宜条件,认为染色温度在70℃以上、碱量为5—10g/L为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合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亚麻织物的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印染》2007,33(3):10-12
采用丽华实活性染料对亚麻织物进行冷轧堆染色,并对染色工艺进行探讨。在对染料固色率的影响因素(碱剂用量、堆置时间、堆置温度、促染剂用量、轧余率)进行单一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亚麻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的优化工艺,即染料用量5g/L、尿素60g/L、纯碱20g/L、烧碱10mL/L、NaCl40g/L、轧余率80%,堆置温度25℃,时间4.5h。  相似文献   

7.
珍珠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型活性染料对珍珠纤维进行染色.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讨论温度、Na2SO4用量、Na2CO3用量对珍珠纤维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2SO4用量为40 g/L,Na2CO3用量为20 g/L,活性红K-7B、活性蓝K-2RL染色温度60℃,活性黄K-4G染色温度为70℃,染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环氧氯丙烷与三乙胺对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进行改性,制备部分端基为季铵盐的超支化聚合物(HBP-QAC)改性剂,并对蚕丝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讨论HBP-QAC用量、Na2CO3用量、温度及时间对改性蚕丝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较佳的改性工艺:改性剂HBP-QAC用量5g/L,Na2CO3用量1g/L,温度50℃,时间40min,浴比1∶50。测试结果表明:改性蚕丝织物采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可获得与未改性蚕丝织物常规染色相当的K/S值和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生产实践说明B型活性染料用于Tencel纤维的染色,其染色效果良好,得色浓艳,牢度高,且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真丝/Tencel交织物的特性,重点研究了该类交织物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通过工艺条件的摸索,同色性的比较,并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染色牢度进行了测定,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温度、电解质、碱剂对Bes型活性染料在大麻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的影响,包括K/S值、固色率曲线和染色的干摩擦牢度。实验得出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活性染料2%,NaCl50g/L,Na2CO320g/L,温度70℃。  相似文献   

12.
苎麻织物酶前处理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明 《印染》2005,31(8):1-4
根据苎麻纤维的结构特点及果胶酶的作用机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苎麻织物果胶酶精练工艺:果胶酶12g/L,渗透剂JFC2g/L,pH值8,温度50℃,时间1.5h;精练后用活性染料染色,讨论了酶处理对苎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碱处理后再染色的苎麻织物的染色性能作比较。比较发现,酶处理织物得色比碱处理浅,固色百分率略低;两种前处理半制品染色后的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都较好,且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3.
李瑞  魏玉娟  李宝洲 《染整技术》2011,33(3):24-25,43
通过分析温度、电解质、碱剂对BES型活性染料在大麻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的影响,包括K/S值、固色率曲线和染色的干摩擦牢度.实验得出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活性染料2%,NaC1 50g/L,Na2CO3 20g/L,70℃.  相似文献   

14.
采用Megafix B型活性染料对酪素蛋白共混粘胶纤维进行染色,研究染料浓度、温度、碳酸钠用量、染色时间等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egafix B型活性染料上染酪素蛋白共混粘胶纤维的优化工艺为:染料2%(omf),元明粉40 g/L,染色温度60~65℃,碳酸钠2~4 g/L,染色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生产实践说明B型活性染料用于Tencel纤维的染色,其染色效果良好,得色浓艳,牢度高,且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6.
周晓东  朱平  王炳  董朝红  盛冰冰 《印染》2007,33(2):13-15
为提高甲壳素/棉混纺织物的染色同色性,采用阳离子醚化剂3-氯-2-羟丙基氯化铵进行改性预处理,研究了预处理工艺条件(醚化剂、NaOH用量,处理时间及温度)对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阳离子改性工艺条件:阳离子化试剂50g/L,氢氧化钠15g/L,处理时间40min,处理温度60℃。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甲壳素/棉混纺织物可实现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同色性得到提高,对抗菌性和皂洗牢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王洪海  张淑云 《印染》2012,38(10):17-19
采用B-CPB型活性染料进行深色棉织物的冷轧堆染色。通过测试B-CPB型活性染料的扩散性能,探讨烧碱和硅酸钠用量及堆置时间等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CPB型活性染料的扩散性较好,在染料质量浓度为30g/L时,优化的冷轧堆染色工艺为:NaOH 8g/L,Na2SiO350g/L,室温堆置时间8h;染色织物染色重现性、皂洗牢度及摩擦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无盐染色助剂HBP-ECH对蚕丝织物进行改性,研究了HBP-ECH质量浓度、Na2CO3质量浓度、温度和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及改性蚕丝织物无盐染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HBP-ECH改性蚕丝织物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可达到常规染色的K/S值,且染色后色牢度较好,色光变化小。HBP-ECH对蚕丝织物合适的改性工艺为:HBP-ECH质量浓度为8 g/L、Na2CO3质量浓度为1.5 g/L、改性温度为60℃,时间60 min,浴比1︰50。  相似文献   

19.
研究Tencel纤维用浓碱处理后对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差异。Tencel纤维经浓碱处理后,对双活性基活性材料的上染率增加,表观染色深度增加,而相对固着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郭利张兰香  刘俊英 《印染》2004,30(22):31-33
选用酸性染料染大豆纤维/毛/涤混纺织物,讨论了染色温度、升温速率、染色时间、各种染色助剂用量对染色的影响。给出了大车溢流染色工艺,即选用酸性染料染色,分阶段升温至95℃,助染剂M用量4~8g/L,尿素4~6g/L。该工艺染大豆纤维/毛/涤混纺织物成品率高达95.2%。该文还分析了染色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