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统计技术在出厂水泥强度控制中的应用,定量描述了出厂水泥28d抗压强度平均值、标准偏差与出厂水泥28d抗压强度合格率、出厂水泥富余强度合格率、出厂水泥超标号率之间的关系。定量描述了出厂水泥富余强度保证系数与出厂水泥富余强度合格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若干使用概率统计方法计算出厂水泥28d抗压强度合格率、出厂水泥富余强度合格率、出厂水泥超标号率的公式。使用这些公式,可以提高出厂水泥强度控制的预见能力。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来在山西晋城D.B和K.D两厂进行技术服务时发现,两厂在机立窑扩径后,熟料强度明显降低,D.B厂熟料3d、28d抗压强度约降低8-9MPa,K.D厂熟料3d、28d抗压强度约降低5-6MPa,两厂熟料的抗折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见表1)。  相似文献   

3.
张宏图 《水泥》2023,(8):65-68
本文基于TensorFlow+Keras深度学习框架建立了水泥3 d及28 d抗压强度全连接神经网络数据驱动模型,采用基于Nadam优化器对模型进行训练,与SGD随机梯度下降相比,鲁棒性更好,精度更高。测试数据3 d抗压强度预测相对误差小于7.47%,28 d抗压强度预测相对误差小于3.57%,可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4.
A公司2500t/d生产线采用无烟煤设计的管道式分解炉,单系列五级悬浮预热器。近一段时间公司熟料28d抗压强度偏低,基本在50MPa上下,较常规熟料28d抗压强度低5~6MPa左右。熟料强度低,势必影响混合材的掺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本文就熟料28d抗压强度偏低的原因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孟艳春  张珍  赵桂玲 《水泥》2006,(11):61-62
1样品对比验证概况 按照《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公司定期向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寄(送)样品,进行对比验证检验。在近几年的对比中我们发现,有的对比结果非常好,但个别水泥样品物理性能的对比结果不理想,尤其是28d抗压强度,有的样品比质检中心偏高3-4MPa。2005年部分对比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6.
以湿法磷酸副产磷石膏为原料在高温下煅烧制备Ⅱ型无水石膏,研究了煅烧温度对Ⅱ型无水石膏制品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石膏在700℃下煅烧得到的Ⅱ型无水石膏水化28 d的抗压强度最高,其初凝时间为4.6 h,终凝时间为5.3 h;水化3 d的抗压强度为18.5 MPa,水化28 d的抗压强度为51.8 MPa。为提高Ⅱ型无水石膏水化产品性能,研究了外加剂对Ⅱ型无水石膏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外加剂可使Ⅱ型无水石膏初凝、终凝时间不同程度的缩短,且对水化产品抗压强度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其中500℃煅烧制备的Ⅱ型无水石膏掺入外加剂后水化产品强度性能最好,其初凝时间为6.4 h,终凝时间为7.2 h,水化3 d的抗压强度为24.9 MPa,水化28 d的抗压强度高达53.1 MPa。  相似文献   

7.
QS公司2 500t/d生产线调试初期入窑生料成分波动大,系统热工不稳定,熟料质量亦不稳定,熟料28d抗压强度基本在45MPa左右。在生产逐步转入正常后,熟料28d抗压强度平均为48.28MPa,最高只达到51.20MPa。  相似文献   

8.
刘子仪  宋少民 《硅酸盐通报》2023,(12):4197-4207+4215
为克服大掺量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力学性能差的缺点,采用响应面法对混杂纤维复合胶凝材料体系进行优化,以钢纤维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和脱硫石膏掺量为变量因素,以胶砂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胶砂及混凝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4%、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为0.116%和脱硫石膏质量掺量为8%时,复合材料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达到最优,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预测值分别可达7.0和37.4 MPa;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预测值和试验值相对误差仅为2.86%和1.32%,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试验值的标准差分别为0.148 8和1.345 9,该响应面法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本研究印证了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优化效果,为复合材料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误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中 《水泥》2001,(10):43-44
为加强水泥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水泥产品质量监督网,同时,还建立了各级别的相互对比验证检验制度,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但有少数企业反映,28d抗压强度测量结果相差较大,甚至出现了产品等级划分差异。对此,本文就产生误差的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岩溶区地下孔洞充填体的透水性能差、耗材量大等问题,制备了一种岩溶区地下孔洞充填材料,设计一种用于治理岩溶塌陷的多孔充填体结构。为了研究岩溶区径流型孔洞环境下多孔充填体结构的服役性能,对试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不同添加剂配合比和不同养护龄期下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添加剂配合比的增大,充填体抗压强度呈降低趋势,且28d龄期抗压强度较7d龄期抗压强度降低更明显;充填体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当添加剂配合比为1.5%且养护龄期为28d时,充填体的抗压强度最优;多孔充填体结构能保证工程强度要求,还能节约工程材料,有效地解决地下水渗流问题,为治理岩溶区地下径流型孔洞的塌陷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对有能力承接混凝土用水中有害物质检测的实验室的监督管理,提高我国在该检测领域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了本次能力验证计划。该计划依据GB/T 27043—2012、GB/T 28043—2011、CNAS-GL02:2014、CNAS-GL03:2006等规定的程序,对本次能力验证活动进行了实施和评价。本次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检验采用F检验和Ss≤σ目标检验法,稳定性检验采用t检验,检测结果采用Z比分数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本次能力验证计划中各检测项目的满意率都在82%以上,表明国内在该检测领域的实验室的技术能力整体水平良好。  相似文献   

12.
锦屏地下实验室Ⅱ期提出了较Ⅰ期更高的低本底环境要求,其中低辐射本底水泥放射性倍数3.0以下;水泥28 d抗压强度≥45.0 MPa。在科学控制原材料放射性倍数的前提下,生产出28 d抗压强度为45.0~45.8 MPa、放射性倍数为2.54~2.77的低辐射本底水泥。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利用改性磷石膏制备磷石膏制品用于墙体充填材料中,本文研究了不同低气压和低气压养护时间对磷石膏密度、抗压强度、吸水率及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3 d和28 d磷石膏砂浆的密度都在0.7 kPa时相对最小,随着低气压养护时间延长磷石膏砂浆密度降低;在3 d和28 d,低气压养护下磷石膏砂浆抗压强度均高于气压为1 kPa时的抗压强度,在28 d,磷石膏砂浆的抗压强度在0.7 kPa时表现出最大的趋势;不同低气压和低气压养护时间下磷石膏砂浆的抗压强度均满足砂浆MU5.0的要求,但对吸水率和渗透性的影响均较小。因此,磷石膏制品不仅能作为房屋装饰材料,也能作为房屋墙体填充材料,且能有效减轻其荷载进而提高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钴检测水平,淄博检验检疫局作为能力验证提供者首次开展陶瓷萃取液钴溶出量检测能力验证活动。本次能力验证所有材料均通过稳定性和均匀性测试,并通过Z比分数对实验室结果进行评价。共有本次能力验证钴测试共有16家实验室按时报告了检测结果,所有测试项目的统计结果均为满意的实验室有14个,占87.5%,无不满意结果,但有一个或几个测试项目的统计结果为可疑的实验室有2个,占12.5%。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以聚合硫酸铝为主料,复配适量氟硅酸镁及磷酸等制备无碱液体速凝剂基液,使用基准水泥测试表明:在掺量为6%情况下,基液的初、终凝时间分别为583 s、2179 s,1d抗压强度为7.8 MPa,28 d抗压强度比为89%.然后,系统研究了三乙醇胺(TEA)、二乙醇单异丙醇胺(DEIPA)及三异丙醇胺(TIPA)掺入基液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使用基准水泥测试表明:TEA和DEIPA均能显著降低速凝剂的凝结时间,在基液中掺入0.8%的醇胺配成速凝剂,在速凝剂掺量为6%的情况下,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小于195 s和560 s,1d抗压强度大于9.0 MPa.TEA的促凝效果及1d增强效果稍好于DEIPA的,但3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强度比,DEIPA的明显高于基液和TEA的.掺入TIPA虽能显著提升速凝剂的28 d抗压强度比,但无协同促凝作用且会降低1d抗压强度,故不适合作为硫酸铝基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协同增效组分.最后,通过XRD和SEM分析,进一步验证了3种醇胺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晓东  尚建丽 《水泥》2001,(8):34-36
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研究分析了水泥净浆沉入度(h)与其雷氏夹试件沸煮后的抗压强度(R)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平均胶砂强度下标准^-R-h曲线图。结果表明,采用标准^-R-h曲线图推算水泥28d抗压强度的准确率达98.3%、为快速评定水泥28d强度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蒸养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响,采用蒸养后补充养护的方式提高混凝土28 d龄期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蒸养后再水中养护或室外湿织物覆盖12~48 h,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先增加后降低.蒸养后再标准养护时,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随标养时间增加而增加.蒸养后再薄膜覆盖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也随覆盖时间增加而增加.采用蒸养后补充养护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均优于蒸养后直接进入室外自然养护的混凝土.其中,薄膜覆盖是对蒸养混凝土较优的一种补充养护方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早龄期井壁混凝土进行硫酸盐腐蚀试验和荷载-硫酸盐腐蚀耦合试验,研究硫酸根离子对早龄期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Na_2SO_4溶液浓度为0~20%时,早龄期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随Na_2SO_4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清水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减小,且均大于清水养护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荷载-硫酸盐腐蚀耦合作用时,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随加载比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9.
试验着重研究了双组分复合助磨剂AG对水泥粉磨助磨效果及主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系列助磨剂使水泥的粉磨细度提高了38.45%,其中AG8使试样3d、28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20.72%、13.73%,用量为0.01%的AG100,使试样细度提高62.78%,使28d抗压强度提高12.06%,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能降耗、提高水泥水化性能及产品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位于平均海拔约两千米高海拔地区,自2011年投产至2014年,水泥熟料28 d抗压强度一直偏低,仅有53.0~54.0 MPa,成为生产高标号水泥的瓶颈。随着区域内对水泥高端产品的需求,2014年7月起,通过采取严控原煤中硫含量<1.0%、石灰石矿山多点搭配、原燃材料预均化、提高熟料饱和比、工艺设备改造、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和工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熟料强度提高到56.5 MPa以上。于2015年2月进行P·Ⅱ52.5水泥试生产,3月份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出厂水泥28 d抗压强度大于58 .0 MPa。通过持续改进,于2017年7月进行P.O52.5水泥试生产并投放市场,出厂水泥28 d抗压强度达到59.0 MPa以上,各项指标都优于国家标准,同年11月通过国家质检认证中心评为优等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