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型抑菌剂有望成为传统抑菌剂的替代品,制备稳定、高效、环保的新型纳米银抑菌产品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葡萄籽提取液为还原剂和稳定剂,聚乙烯醇(PVA)为载体,采用一步法“绿色”生物合成出一种纳米银/聚乙烯醇复合物(AgNPs/PVA)。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银离子被葡萄籽提取物成功还原成纳米银并附着在PVA的表面,纳米银颗粒均匀,呈现单分散状态,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14 nm左右。AgNPs/PVA对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灿烂弧菌及点状气单胞菌等6种典型的水产病原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以溶藻弧菌为指示菌,AgNPs/PV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1 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2 μg/mL。AgNPs/PVA的Zeta电位为?24.1 mV,表明纳米银颗粒间有很强的排斥力,为其稳定分散提供保障,后续实验证明制备的AgNPs/PVA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AgNPs/PVA复合材料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醇水溶性包装薄膜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郝喜海  彭笑 《包装工程》2016,37(5):7-10,14
目的研究聚乙烯醇(PVA)水溶性包装薄膜的生物降解性。方法通过培养、筛选、分离、纯化等工序,获得其中降解效率最高的菌株,并对PVA的降解效果进行研究。同时通过控制变量法和正交实验,研究PVA水溶性包装薄膜组分中各种助剂对其降解性的影响。结果青霉菌对PVA水溶性包装薄膜的降解性效果最为明显;PVA水溶性包装薄膜组分中各种助剂含量在一定质量浓度下对PVA的降解效果有促进作用。结论丙三醇的质量分数为1.7%,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2%,吐温的质量分数为1.4%时,青霉菌对PVA降解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用SOL GEL法在浮法玻璃表面制备了掺杂纳米银晶粒的二氧化硅薄膜。在室温下测定了其可见光透过率和光致发光谱。研究了样品的光致发光强度与纳米银的掺杂量、镀膜时的提拉速度和热处理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纳米银及纳米银无纺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10nm左右的纳米银溶液,并得到很高的反应产率。制备的纳米银溶液具备很好的抑菌性能,对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125ppm和1.6ppm。无纺布经过500ppm纳米银溶液后,浸渍对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约具有很好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南瓜蒸煮液和AgNO3为原料,烷基糖苷(APG)为表面活性剂,以微波加热绿色制备纳米银溶胶,研究其制备工艺、性能和抑菌效果。方法 以单因子对纳米银的制备进行优化。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能量色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合成纳米银的特征吸收峰、形貌以及稳定性等进行分析,并考察纳米银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抑菌性能。结果 纳米银制备适宜的优化工艺条件:在南瓜蒸煮液体积为40 mL情况下,AgNO3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2 g/L、pH值为13、微波加热时间为60 s。经优化后,所制备的纳米银的UV-vis光谱在406 nm处出现强的特征吸收峰,EDS色谱进一步证实了纳米银的存在。纳米银为球形,平均粒径为13.4 nm,粒径小,分散性和稳定性好。抗菌试验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银对E.coliS.aureus均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效果,对E.coli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5 mg/L和10 mg/L,对S.aureus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40 mg/L和320 mg/L。结论 该AgNPs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抗菌能力,在食品包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原花青素(OPC)作为自由基捕获剂,通过溶液浇铸法将OPC与聚乙烯醇(PVA)共混制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双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小角X射线散射仪(SAXS)等仪器研究共混物薄膜的热力学稳定性、紫外屏蔽性能、透光率以及结晶性能等。结果表明,1.0%~2.0%原花青素的加入可有效提高PVA的热稳定性,拓宽熔融加工窗口,且PVA/OPC薄膜能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透光率以及紫外屏蔽性能。小角X射线散射的结果进一步证明OPC的加入抑制PVA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基底上纳米银颗粒薄膜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且该薄膜具有成为高敏感性压阻应力/应变传感材料的潜力。本文采用银镜制备法在聚酰亚胺(PI)和聚乙烯(PE)上合成了纳米银颗粒薄膜,系统研究了该薄膜制备工艺、结构特性、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考察了材料“浸泡”时间及聚合物材料前处理等因素对材料表面吸附纳米颗粒含量的影响,研究了 “浸泡”时间对纳米银颗粒粒径大小、颗粒含量及分布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聚合物基体的颗粒特性对薄膜二维导电渗滤,压阻特性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浸泡”时间能够增加纳米银颗粒粒径大小,提高银颗粒的含量及分布均匀性;在相同的制备条件下,PI基底较PE基底对纳米银颗粒具有更加优异的吸附效果;在PI 和PE基底上的纳米银颗粒薄膜均表现出显著的压阻性能,且电阻对应变的敏感性随应变的增大及银颗粒含量的减少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9.
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制备纳米银粒子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液相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等,论述了纳米银在催化反应、抗菌领域及导电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纳米银粉制备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合成法对伊利石进行改性, 再通过微波辅助和紫外灯还原法制备了高载银量的纳米银/伊利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抑菌圈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抑菌性能。结果表明, 改性后伊利石具有较高的载银量, 最高可达27.66%, 而且还原的纳米银在伊利石表面分布均匀。抑菌圈试验结果显示, 这种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最大抑菌尺寸分别达到5.68 mm和6.84 mm。  相似文献   

11.
辛宜聪  于嘉伦  徐丹 《包装工程》2017,38(19):20-24
目的将纳米银(AgNPs)加入到壳聚糖(CS)中制备AgNPs复合膜,探究AgNPs的含量(质量分数为0.5%,1%,2%)对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柑橘皮提取液还原合成AgNPs粒子,与CS通过共混流延法制备复合膜,测定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微观形貌、溶胀率、溶解度、拉伸性能和抑菌效果等。结果采用柑橘皮提取液还原合成的AgNPs在CS基材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当AgNPs的质量分数为1%及以上时,复合膜的结晶度降低,溶胀率和溶解度显著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显著降低。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效果均随AgNPs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结论AgNPs在CS基材中分散良好,并大大增强了复合膜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聚乙烯醇(PVA)偏光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流延法制备出聚乙烯醇偏光膜,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分别对含碘及含碘、镍、钴的2种偏光膜的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偏光膜中加入镍、钴后,偏光膜的单片透光率增加,单片偏光系数及组合偏光率增加;垂直组合时,泄漏光的波峰值左移。  相似文献   

13.
白静  王会 《包装工程》2020,41(5):103-108
目的制备复合保鲜膜,对冷鲜肉进行包装,评价其保鲜效果。方法通过测定膜的力学性能,并对贮藏期间冷鲜肉品的pH值、质量损失率、质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菌落总数等保鲜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洋葱提取物/聚乙烯醇(PVA)膜对冷鲜肉品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洋葱提取物/PVA复合保鲜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当洋葱提取物添加量占PVA总量的0.056%时,抗拉强度为36.26MPa,断裂伸长率为59.72%。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未添加洋葱提取物纯PVA薄膜中的肉品表面出现粘度增大、颜色变淡等现象;添加洋葱提取物的保鲜薄膜对肉品腐败有一定抑制作用,当洋葱提取物占PVA总量的0.069%时,保鲜效果最佳。结论洋葱提取物/PVA膜显著地保存了冷鲜肉品中的营养成分,延长了冷鲜肉品的贮藏时间,且对感官品质没有影响,达到了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还原法在EVA复合发泡材料表面负载银纳米颗粒,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负载纳米银EVA复合发泡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等表征其形貌及结构,并分别采用热失重和抗菌实验对所制备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抗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EVA复合发泡材料表面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物质为单质银,其直径约为20nm;负载纳米银后EVA复合发泡材料在600℃时残炭率提高到3.22%;抗菌实验分析表明样品具有良好的抗菌持久性,在洗涤50次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分别可达到98%和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挤出流延和双向拉伸工艺制备了聚乙烯醇(PVA)/淀粉薄膜。探讨了水含量对PVA/淀粉共混物加工温度及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含量高于80份时,共混物具有较低的加工温度和良好的加工流动性。扫描电镜测试证实了PVA与淀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X射线衍射与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证明了采用流延膜急冷的工艺可以获得无定型状态的PVA/淀粉基膜。另外,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拉伸倍数及淀粉含量对制品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锐钛型纳米TiO2,以不同的掺杂比与聚乙烯醇混合,用钢带流延法制备PVA/TiO2复合薄膜。用FT—IR对所制得薄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透光性能以及透气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各项性能均较好,且紫外线透过率随着纳米TiO2添加量的增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玉米全粉与聚乙烯醇(PVA)制备共混膜,研究其性能结构,以期替代传统塑料包装袋,缓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方法在三乙醇胺和羧甲基纤维素的作用下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玉米全粉/PVA共混膜,考察PVA含量对共混膜力学性能、吸湿性能及水蒸气透过性能的影响。结果共混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均随PV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吸湿率和水蒸气透过率随PV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吸水后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显微观察表明,PVA含量的增加可提高共混系统的相容性,PVA在原料基体中质量分数为40%~60%时的共混膜拉伸强度可达10 MPa以上,吸湿率小于82%,水蒸气透过率约为12×10-5 g/(mm·d)。结论该共混膜有一定抗水蒸气和油渗透的功能,基本可满足普通包装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抗菌性等优异性能,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卤胺改性壳聚糖(CTS-GH)与聚乙烯醇(PVA)进行物理混合,制备不同比例的复合膜,以提高卤胺改性壳聚糖膜的实际应用价值.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考察了两者在溶液中的混合性质;采用扫描电镜(S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经过氯化处理后复合膜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除 CTS-GH/PVA=10/90外,均能得到混合性能良好的复合膜.经过氯化处理后,氯含量为0.86×1018个原子/cm2(CTS-GH/PVA=20/80)的复合膜可在5 min内杀死98.9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00%大肠杆菌,60 min 接触后可杀死100%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9.
采用快速混合的方法一步原位合成了不同形貌的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证明,通过改变苯胺与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比可使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由微球到纳米纤维的转变。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单质银的粒径随着苯胺与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浓度比的减小而增大,聚苯胺仍保持特有的非晶态。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银纳米粒子与聚苯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且银粒子改变了聚苯胺的分子结构。抗菌性实验证明,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对抗菌性能有显著影响,聚苯胺/银纳米纤维有最优异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20.
PVA热收缩包装薄膜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VA热收缩薄膜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生物降解性能,目前其生产方法主要有流涎法(湿法)和挤出吹塑法(干法),其热收缩工艺可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PVA薄膜通过增塑改性可以降低结晶度,从而增加热收缩性能。其中,增塑改性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增塑剂,拉伸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拉伸温度和拉伸倍数,骤冷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冷却温度及受冷均匀,收缩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收缩温度。PVA热收缩薄膜的市场应用空间较大,其研究方向主要为新型绿色可降解热收缩包装薄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