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凯  吴田  刘庭  肖宾 《高电压技术》2013,(3):568-576
为了确保±800kV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对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为此,采用光纤脉冲电流测量系统对进入±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进行了测量,进入直流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脉冲最大幅值为149.98A,脉冲宽度为几十μs,正极性和负极性脉冲都存在。根据进入交直流线路等电位的特点,采用电磁分析软件研究了进入等电位过程中作业人员与极导线间的电位分布,计算了作业人员与极导线和杆塔等接地构件间的电容,根据这些参数建立了交直流线路进入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的分析模型,对特高压交流(UHVAC)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进行了计算。计算与测量结果表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远小于特高压交流线路,可以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直升机带电作业是一种先进的电网检修技术,主要有悬吊法和平台法两种方式。通过开展特高压线路直升机带电作业电位转移试验,获取了电位转移电流大小和分布特性,其脉冲电流幅值可达1 400 A以上,获取了进入等电位过程中临界起弧距离,平均值为0.97 m,并采取了特高压专用型电位转移棒和屏蔽服等防护措施,为直升机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特高压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与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高、感应电场强、运行维护难度大,为确保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其特点研制了带电作业屏蔽服,按照相关标准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并模拟带电作业实际工况进行了屏蔽服内外场强测量、等电位时流经人体电流测量、进出等电位脉冲电流测量。结果表明登塔过程中和等电位作业时,屏蔽服内场强值为0.4~10kV/m,面罩内部场强值为8.4~137kV/m,等电位作业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值为32μA。证明研制的屏蔽服能够满足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要求,制订的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可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超/特高压交直流并行线路带电作业区域电压高、场强大,为保证并行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需要对 带电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研究。分析了带电作业的安全影响因素,依据线路实际尺寸建立了1∶1计算模型, 采用有限元法对同走廊四回并行线路进行了电场仿真,获得了带电作业典型位置点的电场强度,根据仿真结果 对带电作业人员电位转移放电能量进行了计算。同时建立了人体模型,计算分析了等电位作业工况下人体不同 部位的电场强度特点。计算结果表明:同电压等级独立走廊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同样适合于四回并行线路带 电作业。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同走廊多回并行线路带电作业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  相似文献   

5.
王磊  唐盼  杨芳  谢龙光 《南方电网技术》2021,15(3):92-98,112
35 kV线路的杆塔结构和电压等级处于配电和输电线路之间,使得带电作业人员难以选择合适的电场防护措施,为确保35 kV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采用有限元法仿真计算了35 kV单、双回线路杆塔、导线表面及地电位、等电位人员体表的电场分布情况,依据人体体表电场特性和允许暴露电场的限值,提出了相应的人员防护要求.计算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雷兴列  彭勇  肖宾  刘庭  刘凯  张准 《中国电力》2019,52(12):54-61
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结构与常规塔型存在较大差异,对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方式以及电场防护要求造成较大影响,通过试验和仿真计算分析了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对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距离分别为6.3 m、6.5 m,比常规塔型要求分别高0.3 m、0.4 m;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可采用沿复合横担进入等电位的方式;沿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进出等电位时,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头部、肩膀区域,且比常规塔型线路情况高,带电作业过程中应对该区域加强防护。其研究成果可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1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进行,进行了安全防护研究。根据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电压等级高、空间场强大的特点,研制了1000kV带电作业屏蔽服,并按照标准对屏蔽服的衣料和成品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线路实际,进行了登塔过程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电场强度和等电位时人体不同部位的电场强度及流经人体电流的测量,并进行了进入等电位拉弧试验和脉冲电流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屏蔽服满足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要求,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戴全套屏蔽服,进出等电位时应使用电位转移棒。  相似文献   

8.
随着特高压输电网建设速度加快,1 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逐步成为跨区电网主要能源通道,为提高其供电可靠性,减少临停次数,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至关重要。1 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高、电场强度大、杆塔高大,增加了带电检修的难度。通过分析1 000 kV河泉线进电场方式,校核带电作业安全距离,阐述了屏蔽服和电位转移棒的重要性,达到特高压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各类型杆塔结构、邻近作业安全措施、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进入等电位方式、强电场防护等各项技术分析,确定了邻近作业及等电位作业方式,提出了人体安全防护方法,在实践操作中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特高压带电作业的基本经验,对特高压其它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河网地区特高压线路杆塔往往处于湖泊、河流之中。开展带电消缺工作时,受地形、地貌限制,作业项目开展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极大制约了带电作业的正常开展。从人员活动、工器具防潮、进出等电位工艺研究等三个方面论证河网地区特高压带电作业可行性。从实际带电作业角度出发,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研制出水上作业平台搭建方法、绝缘工器具防潮桶,探索出一套适合河网地区特高压带电作业进出等电位的工艺流程,填补了带电作业在河网地区特高压输电线路方面的空白,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作业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确保线路稳定运行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钢管塔已大量投运到实际特高压线路工程中。为保证特高压钢管塔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仿真计算并对比分析了特高压钢管塔、角钢塔塔身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以1∶1钢管塔模型试验获得各种典型带电作业工况下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确定了各工况下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通过钢管塔和角钢的冲击放电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塔型结构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成果可在特高压钢管塔同塔双回线路带电作业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高海拔500kV紧凑型直线塔带电作业可行性及新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凑型塔型结构和导线布置紧凑,塔头间隙和相间距离较常规线路小,带电操作是否符合安全工作规程是一个问题。以500 kV博墨线为例,对带电作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海拔地区500 kV紧凑型直线塔开展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鉴于采用等电位电工从塔窗内进入强电场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建议了一个进入上相、下相导线的新方式。该方式安全可行、操作简单、所需工器具较少,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开展500 kV高海拔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如何安全可靠地进入强电场是关键,紧凑型线路塔窗小,组合间隙不够,加上考虑海拔因素,采用常规的带电作业方法通常无法满足相关规程要求的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探索出采用吊篮从塔窗左右内侧面进入强电场安全可靠,危险率最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云南电网高海拔(2 800 m及以下)紧凑型500 kV线路带电作业特点,在昆明特高压基地户外试验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结合操作过电压计算,对不同工作方式下具体作业位置的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与组合间隙进行了危险率计算。依据危险率变化趋势,综合确定了最小安全距离的新方法。该方法清晰地表现了危险率与间隙距离的关系,便于优化带电作业间隙的校核方式。计算结果表明,云南电网高海拔紧凑型500 kV线路直线塔边相和下相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电网开展运行维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高海拔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常用的8×LGJ-630/45导线,基于在西宁市平安县(2 200 m)搭建的特高压电晕笼,系统的研究了8×LGJ-630/45导线在干燥、中雨(6 mm/h)、大雨(12 mm/h)及湿导线的条件下的电晕损失,首次获得了实际高海拔点8×LGJ-630/45导线的电晕笼电晕数据。并以1 000 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工程典型塔型为例,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仿真计算电晕笼内导线和实际线路导线表面电场强度,采用电晕损失等效法,计算了在高海拔地区导线的电晕损失,获得了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电晕损失数据。为我国将来在高海拔地区建设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超高压输电线路,特别是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电场很强,故带电作业中的安全防护十分必要。分别讨论了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强电场、电流及静电感应对带电作业人员安全的影响;介绍了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屏蔽服和静电防护服的原理及功能;讨论了≤5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进入等电位人员体表场强规律,并针对安全影响因素对≤5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进行了研究;在750 kV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研究中,重点进行了750 kV带电作业用屏蔽服的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衣服的屏蔽效率、电阻及制作特点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1 000 kV输电线路电压更高、电场更强的特点,提出了1 0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昆明高海拔特高压户外试验场是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户外试验场装备有净空70 m×70 m的门形架一座和锚塔一组,可方便布置大尺寸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空气间隙和悬挂长真型导线等试品。户外试验场具有目前先进水平的2 250 kV工频试验变压器、7 200 kV冲击电压发生器和±1 600 kV直流电压发生器,以及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供交流1 000 kV、直流±800 kV输变电设备及系统进行绝缘试验研究。按照试验目的,户外特高压试验场的试验研究分为三类:校核验证性试验、工程前期研究性试验和科学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8.
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已迈入特高压时代,现有柔性直流换流阀(VSC阀)的均压屏蔽设计已无法满足特高压应用场合。为解决±800 kV VSC阀塔顶部均压管母表面电场强度过大的问题,文中首先利用PTC Creo与ANSYS联合建模技术完成复杂阀塔结构的三维建模与静电场有限元仿真,通过增加与顶部均压管母等电位连接的顶部屏蔽板,有效降低阀塔顶部均压管母及子模块的表面电场强度。然后,提取顶部屏蔽板增加前后的阀塔对地寄生电容参数,分析顶部屏蔽板对操作冲击下模块电压分布的影响。最后,研究阀塔不同均压部件间距对最大电场强度分布的影响,完成±800 kV VSC阀塔均压优化设计,并在阀塔样机上进行冲击电压试验。文中所提优化措施提升了VSC阀在特高压应用场景的安全运行能力,为VSC阀在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应用及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