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菠菜微孔膜气调保鲜包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李方  卢立新 《包装工程》2009,30(8):22-24,37
微孔膜气调包装技术是一种有效控制与调节包装内部气氛的方法.采用微孔膜气调保鲜技术包装菠菜,测量菠菜在贮藏过程中包装盒内的O2含量、外观、失重率、色差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探讨微孔膜气调包装保鲜技术对贮藏菠菜的保鲜效果,并以无微孔密封包装为对照.结果发现,微孔膜气调包装能更好的维持菠菜的形态与品质.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多数是加工和贮运过程产生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作为包装防护最主要的对象之一,农产品的品质管控一直是《包装工程》杂志关注的重点。2019年,在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项目的资助下,《包装工程》重点建设"农产品贮藏加工"栏目,报道主题包括:农产品贮藏保鲜与品质调控;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农产品的初加工(烘干、灭菌、分拣、压榨、发酵等不涉及成分改变的加工);农产品的功能成分、有害物质的检测与提取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负离子处理时长对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利用负离子发生器使之在密闭空间中产生负离子,用于菠菜贮藏前的预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间菠菜的菌落总数、呼吸速率、质量损失率、色差(ΔE)、丙二醛、总酚含量等品质指标,研究了4种处理时长(0、30、60和90 min)对菠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 负离子处理能抑制菠菜表面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微生物对机体造成的侵害,延缓其氧化衰老,同时降低了菠菜呼吸速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和叶绿素的分解,并维持较低的质量损失,随着负离子处理时长的增加,对菠菜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保护效果越明显,负离子预处理90 min对菠菜的贮藏品质维护效果最好。可直观体现在菠菜的外观的变化以及色泽的维持。结论 负离子合适的处理时长可以有效延长菠菜的货架期,为负离子预处理应用于果蔬保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葡萄物流运输、贮藏保鲜过程中使用的包装技术进行分类和系统介绍,分析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以促进葡萄贮运保鲜包装技术提升。方法 针对贮运保鲜中葡萄果实容易出现的问题,介绍缓冲包装、气调包装、活性包装以及智能包装等包装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不同包装技术的优势,并讨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结论 多种包装技术配合使用,提升运输包装缓冲减振效果,精确调控气调包装内部气氛,控制活性包装中药剂释放与分子迁移,提升智能指示标签的精确性,保证RFID智能包装系统的稳定性等,有利于葡萄贮运保鲜中品质的保持与货架寿命的延长。  相似文献   

5.
大米保鲜包装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大米真空保鲜包装方式进行实验研究,针对大米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和陈化机理,提出不同保鲜包装方式对大米的含水量变化、脂肪酸变化、还原糖含量变化以及粘度变化的影响,提出大米最佳保鲜包装材料、方法及参数,建立了大米保鲜包装的动力学模型,为大米的保鲜包装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大米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桃的各种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综述,选择适合的贮藏方法,为我国桃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探讨桃果实采后生理变化、采后品质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桃贮藏保鲜中所应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保鲜技术。结果将保鲜技术应用于桃果实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实的货架期,降低了贮藏过程中的腐败率,拓宽了桃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结论桃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碰撞破损和腐败变质等,其中温度和贮藏方式是影响桃品质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多种保鲜技术,其中物理保鲜技术应用最广,但能源消耗较大,化学保鲜技术效果明显,但无法保障绝对的安全性,生物保鲜技术应用较少,尚需研究,因此要建立一个综合有效的保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巩雪  高德  常江 《包装工程》2007,28(10):7-10
通过对大米不同的保鲜包装方式进行实验研究,针对大米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和陈化机理的影响,提出不同大米保鲜包装方式对大米的含水量变化、脂肪酸变化、还原糖含量变化以及粘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不同保鲜包装方式与大米保鲜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大米的保鲜包装提供了一些基础理论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大米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相似文献   

8.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牛皮纸、无纺布替代了难降解的塑料,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制备了环保型牛皮纸保鲜袋,并对其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保型牛皮纸保鲜袋不仅可降解,还可以调节果蔬贮藏过程中的气调比,改善贮藏环境,优化保鲜效果。该保鲜袋实用性强,感官品质良好,为研制绿色、安全环保型保鲜包装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袁宁  王怡  王佳宇  胡文忠 《包装工程》2022,43(19):143-151
目的 介绍鲜切南瓜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有效保持鲜切南瓜品质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 综述目前国内外鲜切南瓜的物理(如低温、气调包装、热处理、高静压、臭氧)、化学(如壳聚糖涂膜、茉莉酸甲酯、外源乙烯等)和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结果 鲜切南瓜的物理保鲜技术具有成本低、处理条件易控制及对结构和营养风味影响较小等优点,是较为常用的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但存在化学试剂残留、易改变果蔬风味等问题;生物保鲜技术具有安全、无毒、高效等特点,但目前关于生物保鲜技术对于鲜切南瓜的应用范围较窄,技术不够成熟。结论 今后可将生物保鲜技术作为鲜切南瓜保鲜的研究重点,同时与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配合处理,达到相互协同效应,从而更好地维持鲜切南瓜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贮藏、保鲜包装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专题汇聚了国内该领域主要青年研究学者,从大宗/特色农产品生理特性、贮藏保鲜技术、包装新材料开发、包装设计、包装测试等角度分别阐述,对指导农产品保鲜包装设计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综述国内外蔬菜保鲜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阐述蔬菜采后的生理变化及影响蔬菜贮藏品质的主要因素,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综述国内外的蔬菜保鲜技术。结果 选择适宜的保鲜技术应用于各类蔬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蔬菜的贮藏期,有助于我国农产品经济的发展。结论 单一保鲜技术的应用对于延长蔬菜贮藏期的效果有限,保鲜技术的综合应用才是今后蔬菜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梳理并展望黄花菜采后贮藏保鲜及其活性成分提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期为黄花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近年来黄花菜保鲜贮藏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冷藏保鲜、生物化学保鲜和辐射保鲜等,并对黄花菜中的多糖、黄酮、多酚等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选择适宜的保鲜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黄花菜的贮藏期,有助于黄花菜产业健康发展;活性成分提取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几种黄酮类与多酚类的成分上,提取技术以微波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溶剂萃取法为主。结论 单一保鲜技术的应用对延长蔬菜贮藏期的效果有限,保鲜技术的综合应用才是今后黄花菜保鲜的发展方向,黄花菜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以及提取物的功能验证方面研究还不够系统。  相似文献   

13.
王怡  袁宁  王佳宇  胡文忠 《包装工程》2022,43(15):96-104
目的 通过对鲜切黄瓜的各种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综述,选择合适的贮藏方法,为我国鲜切黄瓜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 对近年来有关国内外鲜切黄瓜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包括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气调保鲜、超声波等物理保鲜技术,壳聚糖涂膜、1–MCP等化学保鲜技术,以及Nisin、天然提取物等生物保鲜技术。结果 采用保鲜技术抑制了鲜切黄瓜营养成分的流失、微生物侵染等。结论 黄瓜经切分处理后,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腐败变质和微生物侵染是鲜切黄瓜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生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多种保鲜技术,以期为今后鲜切黄瓜保鲜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述国内外不同物理技术在食用菌保鲜上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升鲜食食用菌品质及延长其贮藏期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食用菌在贮藏期内出现的品质劣变现象,如褐变软化、水分流失及营养物质消耗等,总结物理保鲜技术(如低温保鲜、气调技术、辐照技术、光照技术、电磁技术等)在食用菌采后的应用,分析不同物理保鲜方法的保鲜机制及应用效果。结论 物理技术可减缓食用菌采后劣变的进程,保持食用菌的新鲜品质,延长其货架期,将在食用菌保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同的保鲜方式适用于一定的场景,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食用菌的特性、操作条件、经济效应,选择适宜的保鲜方式。  相似文献   

15.
周鹏程  谢晶 《包装工程》2020,41(13):1-7
目的介绍影响鱼类冻结贮存品质的因素、应对品质下降的措施,以及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优化冻藏工艺、保持冻藏鱼类品质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国内外对影响冻藏鱼类品质因素的研究,介绍冻藏鱼类冰晶生长、蛋白质降解和脂肪氧化对鱼肉品质的影响,归纳抑制鱼肉品质下降的方法。结果在冻结贮运过程中,冰晶的形成、生长、融化、反复冻融等都会损坏鱼体细胞,引发蛋白质变性。此外,鱼体死亡后内源性蛋白酶会促进蛋白质降解,同时改变鱼肉的质构,从而影响鱼肉的品质。鱼体内富含的脂肪在贮运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将会严重影响鱼肉的风味、口感。结论冻结贮运技术能有效地保持鱼类的鲜度,为了更好地保持鱼肉品质,还需要结合其他保鲜技术进行复合保鲜。  相似文献   

16.
杨昕臻  李梅  吴小华 《包装工程》2023,44(13):112-119
目的 通过综述鲜切马铃薯褐变机制及不同保鲜方法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为我国鲜切马铃薯品质提升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 对鲜切马铃薯褐变发生机理及国内外鲜切马铃薯品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其中主要包括低温、回温、热处理、气调、超高压、臭氧和低温等离子体杀菌等物理保鲜技术,氯化钠、酸处理、氨基酸、3–巯基–2–丁醇和茉莉酸甲酯等化学保鲜技术,以及天然提取物、基因工程等生物保鲜技术。结论 明确了不同保鲜技术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控制的效果。鲜切马铃薯易发生褐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提高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将为今后鲜切马铃薯品质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文综述切花月季的贮藏与瓶插保鲜技术的应用与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分析切花月季的市场需求,概述物理和化学保鲜技术,包括控温贮藏、调湿贮藏、化学保鲜剂等。结果 合适的物理和化学保鲜技术能有效延长切花月季的贮藏和瓶插期。但单一技术效果有限,存在成本、处理时间等问题。结论 综合应用多种保鲜技术及探索新型保鲜剂是切花月季保鲜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旨在通过系统综述现有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以期找到更适合产业应用的高效保鲜技术.方法 基于不同原理系统介绍现有的物理、化学、生物保鲜技术以及综合保鲜方法,分析探讨现有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存在的优缺点,通过相关研究对其在柑橘类水果采后贮藏保鲜上的应用实效进行比较.结论 对于柑橘青、绿霉病的防治,目前普遍采用的化学杀菌剂是最有效的手段,安全性更高的天然提取物和可食性涂膜等绿色保鲜剂是主要发展方向;相比化学方法,热处理、辐照、气调、臭氧等物理方法具有更绿色、安全的优点;生物保鲜物质虽然在体外实验具有一定效果,但在实际应用时往往效果不佳;同时,单一的保鲜技术无法达到工业应用时所要求的高效,因此,结合多种保鲜技术的综合防治保鲜方法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储渊明  谢晶 《包装工程》2020,41(17):31-37
目的 为研究与开发新型镀冰衣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冻藏保鲜是水产品的贮藏手段之一,也是迄今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能较好地保持水产品的品质。以镀冰衣保鲜技术为切入点,综述冻藏过程中水产品品质的变化,以及国内外防龟裂型、抗氧化型、抑菌型等3种镀冰衣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镀冰衣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结论 目前将镀冰衣技术应用在水产品冻藏保鲜中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已较为成熟,对于高效合理的镀冰衣复配配方还有待深入研究。从发展趋势看,新型镀冰衣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寻找具有良好保鲜性能的冰衣液配方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