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闽南平和土楼的概况及建筑特点,归纳出平和土楼的价值构成,运用较为严谨的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及矩阵计算等构建出平和土楼的价值评价体系。旨在通过构建该评价体系为平和土楼的保护与再利用奠定基础,完善对福建土楼保护及再利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林梁 《建筑与环境》2010,(6):128-129
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有;土楼,围龙屋,府第式堂屋三大类。从土楼,围龙屋到三合院可以看到客家民居根据时间地点迁移建筑而不断的做出改变。从建筑角度看,容家民居带着浓厚的中原建筑色彩结合客家聚居的特点而形成。其建筑材料(土)和构筑方式与早期北方民间土筑建筑相似,但更具他自身建筑特色:以三堂为核心的中轴对称布局,建筑封闭,坚固,聚族而居的容家居住形态。从人文角度看土楼,围龙屋,三合院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而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结构复杂,布局讲究,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福建土楼民居古老而独特的防水方法,包括建造中所用的材料、建筑施工技艺以及土楼的布局构造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急剧变革,城中村住宅中本土文化丢失、城市肌理断裂、空间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步显现。土楼是客家移民在漫长历史中演化出的民居建筑形式,蕴含着浓厚充盈的土楼文化,成为城中村住宅值得参考借鉴的典范。本文选取土楼为研究原型,挖掘了传统民居土楼特征,进而从城市关系布局和单体设计理念方面,探索城中村住宅中土楼原型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土楼是客家民居独有的建筑形式。它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个集合体,即用集合住宅的方式,将居住、贮藏、商店、集市、祭祀、公共娱乐等功能集中于一个建筑体量。土楼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将土楼作为当前解决低收入住宅问题的方法,不只是形式上的承袭。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和现代宿舍建筑类似,但又具有现代板式宿舍所缺少的亲和力,有助于保持低收入社区中的邻里感。  相似文献   

6.
(一) 曾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卫星照片中疑为"隐匿核力量"的土楼是漳州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在漳州市郊县有近2000座,主要分布在南靖、平和、诏安等县.土楼是一种生土建筑,用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有圆形、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等多种样式,其中以圆形为最多,也最为美观.  相似文献   

7.
福建土楼是我国传统民居中极特殊的一种建筑形式,特别是它的平面造型,土楼主要类型有五凤楼、方形土楼、圆形土楼等三种,其中,五凤楼出现的最早,而圆形土楼出现最晚也是最成熟的形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椭圆形、八卦形、半圆形、伞形等变异的土楼。本文主要介绍其中发展最为完善的圆形土楼,分析它的构筑材料、内部构造、空间布局以及它的构成原则,以便更直观的了解圆形土楼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8.
福建土楼是中国生土民居建筑的一个奇迹,堪称"天人合一"的典范.星罗棋布、千姿百态的土楼错落在乡村田野之间,阡陌纵横、楼宇相接.土楼之间的道路、桥梁、绿树、围墙布置巧妙,宛若自然.不论是单体的设计,还是群体的布局,土楼与自然完美结合,创造出优美和谐的生活空间,形成许多"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居宅或村落.  相似文献   

9.
林江富 《福建建筑》2022,(11):40-44+64
锦江楼位于福建省漳浦县东南沿海,是闽西南独具特色、内高外低,呈“金字塔”型的三圈同心圆式土楼。文章从建筑选址、建筑功能、建造过程、平面布局、立面设计、材料工艺等多方面解读、研究这一特殊而极具代表性的福建滨海土楼。以此为典型,这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福建东南沿海的社会文化、土楼的建造历史、建筑特色和建造工艺等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初鸣 《建筑》2006,(8):77-78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据说,那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卫星照片中发现中国福建西南部崇山峻岭中,有多群类似于核反应堆的东西,这个发现使白宫一阵惊慌。但经过反复探测研究后,确定这些被疑为“隐匿核力量”的圆环状巨大建筑没有金属反应。其实,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漳州圆土楼。圆土楼是独具特色的福建漳州古民居。目前,漳州市现存的圆土楼大约有1000座,几乎每一个县都有,主要分布在南靖、平和、诏安等县。土楼是一种生土建筑,用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砂、石灰、竹片、木条、红糖水、糯米浆,反复揉、压后夯筑而成的。土楼的…  相似文献   

11.
刘天羽 《华中建筑》2009,27(12):127-131
该文从深入剖析福建土楼侨福楼个案出发,指出了土楼的3点特质和分析了福建圆楼的3点主要设计元素,并以列举的2个实例说明了这些设计元素正是我们可以继承创新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土楼绿化环境景观建设的思考,探讨保护土楼传统景观资源,进一步提高土楼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列 《福建建筑》2008,(7):16-18
本文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中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华安大地土楼群,分析其聚落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所形成的景观特色,并简析景观保护与环境整治规划。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可持续的环境概念在日本已为建筑界所广泛关注,建筑师们正在通过点点滴滴的设计实践,履行着自己的环境职责。日本建筑界提出了以降低建筑环境负荷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保持建筑生涯的可循环再生性、创造健康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以及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中等方法。东京煤气公司港北NT大楼、世田谷区立特别老人之家以及“Acros福冈”等项目运用了这些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福建客家居住文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土楼,这种用最古老的夯土技术建造的大型集团式群体住宅,在中国绝无仅有。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客家人及其客家文化,福建客家土楼的分类、分布及特点,并用较多的篇幅,例举了鲜为人知的特殊形状的土楼(椭圆楼、八卦楼、半月楼、多边形楼)。  相似文献   

16.
张清影 《福建建筑》2007,(12):25-26
福建客家土楼,日前正接受国际遗址理事会专家的最后检查、评估、验收,2008年7月,将提交世界遗产大会表决。世界遗产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谈开发。如何进一步挖掘丰富土楼文化内涵,保护、开发、利用土楼文化资源,推动申报评估验收工作,已迫在眉睫。作为土生土长的土楼人,笔者在本文着重论述福建土楼开发中的一些保护措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17.
杨宝  宁倩 《华中建筑》2007,25(10):162-165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源远流长,是中国远古时期产生的生土建筑技术在福建的继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楼的保护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本文以永定县初溪土楼群的保护为例,探讨了传统生土民居建筑遗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Google Earth的建筑物三维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Google Earth可以进行三维地形浏览,但对于建筑物大部分地区只能看到顶视图,虽然在国外某些地区可看到三维建筑模型,但只建立了"火柴盒"式的简单模型;建筑草图大师Sketch Up为我们提供了一款构建三维建筑模型的软件,通过上传三维模型到Google服务器,就可以弥补Google Earth在三维表达方面的缺陷,使Google Earth软件功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李雄飞 《华中建筑》2008,26(2):157-169
该文对福建华安土楼的分布现状、主要特色、土楼现状问题、保护等级与范围以及华安土楼与大地土楼群的历史发展作了介绍,对了解华安土楼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简要分析传统"中国红"内在精神特征,结合美术楼艺术要求。以湖南城市学院美术楼方案设计为例,阐述"中国红"与美术楼之间的共同特性,凸显美术楼个性及其独特艺术内涵,使其成为在视觉和感情上都能触动人群的雕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