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几种不同CORS站点形变监测数据提取方法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洋  易鸿杰 《城市勘测》2016,(2):119-121
目前,国内外有诸多地方建立的CORS系统,受周围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CORS站网参考点会产生微弱形变,进而影响CORS系统的稳定性,故需对站点坐标进行形变监测。本文针对某CORS站点利用GAMITL/GLOBK软件计算得到站点坐标的原始时间序列,并采用Kalman、BP这两种方法进行滤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种方法都有效地剔除了一定量的噪声,使站点NEU三个方向上的坐标趋势更加显现,尤其是在选定合适的状态噪声矩阵后kalman方法要优于BP方法,这对于提取站点的形变数据起到了一定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勇等 《工程勘察》2014,(6):90-93
CORS站点经过长时间的连续运行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如未及时修正会对CORS系统解算及流动站定位带来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对固定约束与附加先验约束的参数估计方法求取CORS站点坐标的区别进行了对比;分析了CORS站点坐标对系统解算及流动站定位的影响;给出了CORS站点的复测方案,并对苏州CORS站点坐标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当前最新历元的基线解固定约束至建网时的控制点,以维持最新的相对位置及原始坐标框架,其中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导致的CORS站点位移对系统解算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相对定位数学模型和数据预处理方法,分析了GNSS观测的主要误差源及处理办法,建立了Kalman滤波的实时参数估计方法和模糊度固定解算技术;研究了基于Kalman滤波的形变信息提取技术,建立了Kalman滤波平滑降噪数学模型,对基于不同平滑降噪因子的平滑效果进行了分析;以天津悦雅国际某高层建筑监测项目为例,结合天津市二等水准成果和天津CORS站点稳定性分析成果,验证基于CORS的高层建筑物三维形变监测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监测C0RS基站网的稳定性,对维持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高精度三维基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某地区CORS系统数据处理,得到了基站网多期成果在ITRF2005框架及2000.0历元下的位移形变量,同时获取了该地区CORS基站在全球ITRF框架下的坐标时间序列,分析了其稳定性,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吉渊明 《城市勘测》2014,(1):106-109,112
ZJCORS(浙江省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自2010年10月投入运行以来尚未进行坐标时间序列分析。通过收集近两年来采集的观测数据,采用Bernese V5.0软件进行基线解算与平差,结果表明:2012年7月,站点坐标与启用成果比较“鄞州”站点X方向最大偏移量28 mm(向南),“石浦”站点Y方向最大偏移量27 mm(向西),“鄞州”站点沉降91 mm。文章分析了产生形变原因。  相似文献   

6.
罗峰 《城市勘测》2010,(6):87-89
首先介绍了GPS气象学原理以及计算对流层延迟量的方法,给出了对流层湿分量时延ZWD(Zenith Wet Delay)与可降水分PWV(Perceptible Water Vapor)的关系,最后利用广州CORS系统各个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计算大气水汽含量,验证了广州CORS系统应用于大气水汽含量遥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CORS 系统及EGM2008全球重力模型。并在重庆主城区河段布设高等级控制点,进行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模型的 CORS 三维坐标转换及检验。证实了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模型的 CORS 三维坐标转换精度高且可靠,真正实现了 GPS 实时三维高精度测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罗峰  杨光 《工程勘察》2012,(9):69-72
本文首先介绍了GPS气象学原理,接着给出了计算对流层延迟量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对流层湿分量时延ZWD(Zenith Wet Delay)与可降水份PWV(Perceptible Water Vapor)的关系。最后利用广州CORS系统各个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计算大气水汽含量,验证了广州CORS系统应用于大气水汽含量遥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5)
本文分析比较了小波阈值降噪方法中的几种阈值函数的特点,针对传统的硬阈值函数和软阈值函数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软阈值降噪方法。该方法滤波之后得到的小波系数具有连续性好,准确率高,易于重构等优点,且重构后的降噪效果比一般的阈值法降噪效果更好。仿真结果表明,其降噪效果相对于一般的阈值降噪法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网络RTK技术提高了测量精度与测量效率,全国各地大力开展CORS系统建设。 CORS系统采用WGS84基准,其与工程应用基准常常不一致,这将降低CORS应用的效率。为直接实时获取地方坐标,一般需要在流动站设置相关坐标系参数,但这违背国家保密法。为此笔者研究CORS系统的运行机制与工作原理,探索一种基于重庆市GPS综合服务系统VRS技术实时获取地方坐标方法并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天津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工程正面临着由地表沉降带来的威胁。研究地表沉降对于保护天津地质环境、指导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处理了天津CORS(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基准站2006年~2012年的观测数据,对基线处理结果进行了小波降噪以及Chebyshev多项式拟合,得到了地表沉降速率,并用水准成果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CORS基准站高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CORS应用高程测量的精度,基准站的高程通常采用精密几何水准测量,高楼和高墩采用吊铟钢尺方式进行测量,作业方法繁琐、工作量大。本文进行了对向精密三角高程观测方法的分析,并应用于CORS基准站的高程测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简要叙述了格网电离层延迟模型的建立原理和数学模型,重点探讨了确定格网点处电离层延迟的权值的确定。借用江苏CORS网中的五个基准站数据建立了覆盖江苏的格网电离层模型,并用三个基准站的数据检验的模型的精度。实例表明,模型精度能达到0.2 m,Kriging插值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软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CORS站的观测数据(适用于常规的GPS测站)分析和处理,图形化显示[1]该站的多项完备性信息。包括卫星天空视图、各类精度因子、噪声水平、码伪距多路径误差、传播路径电离层变化、卫星连续跟踪情况等,以便对GPS数据的各类分析提供可靠、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罗峰 《工程勘察》2014,(6):73-76
CORS系统作为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基础设施,需向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定位服务。CORS系统基准网自身的稳定性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以广州CORS网为例,简要介绍了基准站网稳定性分析的流程,主要包括:数据整理准备、基线解算、平差计算、稳定性分析等,并最终得到可靠的分析成果。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后续稳定性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CORS系统中控制中心是系统的核心,正确的控制中心设计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与可靠。城市级CORS系统多由几个到十几个参考站组成、针对不同应用要求,可以有不同的控制中心设计,从而保证最优的系统性能与最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