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英买力地区英买32区块为研究区内上寒武统丘里塔格下亚群地层剥蚀出露面积最大的区域,其岩性为粉细晶-中晶白云岩.沉积相分析表明该区带主要处于半局限台地台内滩沉积相区内.中寒武统阿瓦塔格组剥蚀出露于英买36井区附近,沉积相分析表明主要处于局限台地潮坪相区内.寒武系白云岩潜山优质储层以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为溶洞、溶孔、溶缝和构造裂缝等,储层物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峰峰仙庄寒武系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峰峰仙庄寒武系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峰峰寒武系共划分115个副层序,6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仅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 相似文献
3.
沉积环境分析是古地理重建的核心内容,黔北地区寒武系明心寺组沉积环境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以致对中上扬子地区明心寺组沉积期古地理格局的认识不能统一。选取寒武系明心寺组发育齐全、出露良好的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室内薄片鉴定及碎屑岩粒度分析等方法对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演化序列、沉积相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发育大套的石英粉—细砂岩,沉积构造以低角度冲洗交错层理为主,碎屑颗粒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 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上段砂岩以双次跳跃组分为主,悬浮组分含量较少,纵向剖面自下而上显示为浅水陆棚→临滨→前滨→后滨演化序列,呈典型的陆棚相向滨岸相变化。综上所述,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的沉积相为滨岸相。黔北镇远地区明心寺组滨岸相沉积的出现,指示了黔北地区区域上重新认识明心寺组沉积相的必要性,将直接影响对黔北地区乃至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格局及其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利用岩心、薄片资料,结合碳氧同位素地化数据,分析四川盆地南部寒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并探讨储渗空间的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海底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压实压溶作用、破裂作用和充填作用等.白云石化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溶蚀作用是关键.埋藏期白云石化形成晶间孔,表生期溶蚀发育膏模孔、晶间溶孔.热液溶蚀形成的热液溶蚀缝洞及热液破裂作用为储层提供有效储渗空间,多期次的白云石化及溶蚀作用为研究区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5.
桂林阳朔寒武系球接子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容森等人在桂林阳朔老厂附近发现上寒武统的Pseudagnostusidalis¨Opik,证实在桂林有寒武系的三叶虫,并可以三叶虫划分寒武纪地层,这对促进桂北的早古生代地层的研究,在古生物学、生物地层学及大地构造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桂山地区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带的西南段, 寒武纪期间形成了巨厚的复理石、 类复理石连续沉积。对区内寒武纪地层中采集的17 件砂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 微量元素测试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结果表明: ICV 平均值为0. 69、 CIA 平均值为76. 5,均反映碎屑物源区具较高的化学风化; SiO2 平均含量为77. 34%, K2O/ Na2O 平均值为11. 7, MgO 平均值含量为1. 87%, CaO 平均含量为0. 33%。在砂岩-泥岩物源判别函数和TiO2 -Ni、 La/ Th-Hf 图解中, 投点特征均显示大桂山寒武纪砂岩的物源以上地壳长英质、 石英质岩石为主, 含有少量的火成物源及古老再循环沉积物。通过微量元素蛛网图、 稀土元素配分图和La-Th-Sc、 K2O/ Na2O-SiO2、 TiO2 -(Fe2OT3+MgO)、 SiO2 / Al2O3 -K2O/ Na2O 等图解判别, 再根据样品La、Ce、 ΣREE、 La/ Yb 等与不同构造环境参数进行对比, 结合浅水沉积标志、 区域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寒武纪砂岩沉积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 表明大桂山地区寒武纪时不存在深海盆地或大洋, 而是陆内浅海盆地。 相似文献
7.
湖南前寒武系的硅铝质板岩是锑矿主要赋矿岩性。锑矿带受东酉、北东及北北东向压性结构面控制,区域构造线交汇部位常为矿田(床)赋存部位。部分矿床空间分布与酸─基性岩脉群一致,并穿插、切割脉岩.锑的成矿主要受断裂破碎带和断裂裂隙控制,形成脉状充填型辉锑矿─石英脉矿床;辉锑矿、白钨矿─石英脉矿床;辉锑矿、自然金─石英脉矿床和辉锑矿、自然金、白钨矿─石英脉矿床.锑的成矿具有深源、浅成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应用地化数据的R-Q 因子分析识别白云岩岩相的研究方法。通过薄片鉴定结果确定了准同生白云岩、活跃回流白云岩、构造角砾白云岩以及岩溶角砾白云岩等4 类白云岩成岩相; 根据化学元素分析数据, 选择Fe、 Mn、 Sr、 Mg、 Ca 以及主要稀土元素(Eu+La+Ce+Yb)进行R-Q 因子分析, 识别各类白云岩成岩相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准同生白云岩因陆源碎屑的混入, 故与地表的Fe、 Mn 元素具有相关性; 活跃回流白云岩由于彻底的埋藏云化作用, 而与Mg 相关性最高; 岩溶角砾白云岩, 由于表生岩溶作用有大量黏土混入, 因此与稀土元素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 构造角砾白云岩, 此类白云岩的原岩属于具有典型残余颗粒结构的活跃回流白云岩, 因此两者的地化特征相近。 相似文献
9.
论湖南前寒武系金矿床的形成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的金矿95%为含金石英脉型,几乎全部产于前寒武系。容矿构造主要为古老的东西向压扭性断裂,部分为华夏系的北东向断裂。矿床一般均远离火成岩体,少数矿床(点)局部可见含金锑石英脉切割燕山期酸性岩脉。与成矿有关的方铅矿、黄铁矿的铅同位素模式年龄及有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金的成矿主要形成于武陵-雪峰期(10~6.0亿年)和加里东期(6.0~3.4亿年),而印支-燕山期(2.3~0.7亿年)则产生局部的热液叠加。多次构造运动为成矿作用提供有利空间和热源,从而促使金的活化转移并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0.
11.
徐州地区寒武纪灰质障壁砂坝沉积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典型的地层剖面 ,揭示了徐州地区寒武系的陆表海沉积地质背景、岩性组成和碳酸盐岩岩性特征 ,探讨了徐州地区寒武系形成的主要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 ,总结了主要沉积、成岩环境的沉积、成岩特征 ,提出了徐州地区寒武纪经历的四个主要沉积演化阶段和发育的三类沉积成岩序列 ,认为徐州地区寒武系形成于陆表海灰质障壁砂坝沉积模式 . 相似文献
12.
浅水三角洲不仅可发育在陆相坳陷盆地,也可在断陷湖盆初始期、萎缩期和断-坳转化期发育。浅水三角洲的形成受控于古构造、古地形、古水体、古气候及古物源等因素,在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古生物及地球物理响应等6个方面具有与其他三角洲不同的沉积特征。基于物源体系可将浅水三角洲划分为浅水扇三角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及浅水曲流河三角洲3种类型。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多变性,受构造影响较大。断陷湖盆初始期,由近岸向远岸,A/S值逐渐增加,河道砂体规模变小,连通性变差,席状化程度增强,平面砂体形态由毯状、坨状过渡为朵状、带状。断陷湖盆萎缩期,A/S值较小时,发育丝带状或鸟足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推进速度快,单期砂体较厚,横向变化快;A/S值较大时,多发育扇形、舌形或伞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不发育,河口坝和席状砂成片出现,砂体横向较稳定,单砂体厚度不大。通过上述研究探讨了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的发育特征和沉积模式,为完善陆相湖盆浅水三角洲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泌阳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划分及其沉积体系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受权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8,20(1):42-48
泌阳断陷历经中生代小型拉分盆地、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和晚第三纪坳陷盆地等三个盆地原型的演化、叠合过程,形成了三个盆地充填序列及其所对应的三个构造层序,其界面皆为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沉积总体样式分别为冲积扇—洪水漫湖沉积体系组合、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组合、冲积平原—砂泥坪滨浅湖沉积体系组合。泌阳断陷湖盆沉积充填主体为构造层序Ⅱ(即下第三系),共可划分为七个地震层序,各地震层序具有特定的沉积体系配置关系。作为泌阳断陷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段的下第三系核桃园组可进一步划分为十二个层序,其界面或为沉积相不连续面,或为沉积相转换面,少数为陆上侵蚀面或沉积间断面。其中,核三上段包括跨时分别为1.08Ma、1.40Ma、1.02Ma的三个层序,由南往北呈现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的沉积体系空间配置。泌阳断陷陆相层序的体系域具四分性,一个典型的特定体系域有其特征性的小层序组堆叠型式,并具有特征性的沉积相配置。 相似文献
14.
刘丹东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2,(6):15-17
在对川西南地区2009年微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不同激发岩性的子波特性,结合系统激发试验资料,进一步明确了适合该区地震勘探的激发因素,认为:川西南马边地区2009年在地震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激发因素,尤其是根据速度层确定的激发深度,可以提高该区的地震资料信噪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应用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识别的不整合界面、最大水退界面和最大水进界面,将古近系双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SQ Ⅰ包括双阳组一段和二段,分为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SQⅡ包括了双阳组三段地层,分为低位体系域和湖进体系域.在层序格架内,利用地震沉积学理论和方法,利用等时细分地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高位体系域中识别出强制性水退期沉积、各时期沉积体系的发育过程和沉积体系边界,在此基础上预测出双阳组比较有利的4套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将塔北隆起泥盆系东河砂岩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该层序具有明显的从水进到水退的沉积结构,中部为最大水进期,自下而上可明显地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东河砂岩主要形成于浪控滨岸环境,主体岩性为岩屑石英砂岩,具有较高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发育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冲洗层理、块状层理以及生物扰动构造.根据地震剖面上的叠瓦状前积结构和岩芯观察,认为在东河20井,赛克低凸起和草4井附近发育有浪控三角洲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刘威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8,31(6):53
巴彦呼舒凹陷目前处于勘探初级阶段,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还不清晰。研究中运用岩芯、测井、地震、粒度分析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分析,详细地探讨了巴彦呼舒凹陷在南屯组沉积时期的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认为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沉积分别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东部的缓坡带和西部的陡坡带,湖泊相则发育在两者之间的中部洼槽带内。整体来看,沉积格局呈现了明显的“南北分块、东西分带”特点,自西部陡坡带至东部缓坡带,沉积相类型由扇三角洲过渡至深湖⁃半深湖后又逐渐过渡至辫状河三角洲。通过成藏条件研究,发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储层物性好且常紧邻大规模的优质源岩,陡坡带、缓坡带、洼槽带处易形成陡坡反转构造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以及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8.
以塔中地区为例,通过对其多个不整合界面的剖面和平面特征的综合分析,阐明不整合的组合样式和分布特征,探讨了其构造演化规律: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叠加形成的叠合盆地,发育多个不整合界面.不整合界面的分布和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隆起区到拗陷区,分别发育高角度叠合不整合带、低角度削蚀不整合或上超不整合三角带、平行不整合或整合带.不整合的组合样式差异,对油气的运移和储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结合油气地质条件,预测出泥盆系上超不整合两个有利油气圈闭带.对划分地层层序,确定地层构架和构造期次,分析沉积盆地的形成、特征、演化和后期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梨树断陷西丁家地区沙河子组—营城组沉积体系及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心、测录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资料,运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对西丁家地区沙河子组—营城组时期沉积相和沉积体系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域在早白垩世主要发育湖泊、辫状河三角洲相等四大类沉积相及其亚相和微相。结合研究区"西断东超"型箕状断陷的构造演化特征,在沉积相认识的基础上组合出两大类沉积体系:从沙河子组沉积期至营城组沉积期,北部斜坡带由扇三角洲—水下扇沉积体系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西部断阶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水下扇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