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总量” :是控制水泥生产和控制水泥工业生产能力的总量 ;“调整结构” :主要是规模结构的调整 ,最低规模应是年生产30万吨熟料的生产线 ;“淘汰落后” :水泥工业对待落后应有纺织工业的“砸绽”钢铁工业的“拆炉”一般的决心和力度。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讨论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今后15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并强调指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之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材工业不仅要适应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和迅速提高的人民生活对建材产品的需要,更要积  相似文献   

3.
王强 《中国建材》2000,(1):50-51
不久前结束的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上 ,首次将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水泥厂列为要实行破产、关闭的对象 ,并写入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一个新的契机 ,使广大的水泥行业工作者相信 ,未来水泥行业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而促使水泥行业工作者更加努力工作 ,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手段 ,提高我国水泥工业的整体水平。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 ,特别是“八五”计划以来 ,通过有选择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 ,自主消化吸收 ,独立开发设计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一、水泥工业发展与宏观经济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泥工业一直以比较快的速度发展。1980年至2002年,中国水泥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0.6%。水泥总量由7986万吨提高到72500万吨。 水泥产量的快速增长与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20多年来,中国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国内生产总值GDP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韩守礼赵德江李世才张彦霆我市水泥工业在15年时间内产量增加10倍,“七五”期间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产品产量、质量、能源消耗、出口创汇居全省、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充分发挥了立窑的优势和特点:投资少、建设周期短(6个月建一条生产线...  相似文献   

6.
本期刊登了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和《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这两个文件的发布,是水泥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水泥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是指导水泥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纲领性文件。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1985年起我国水泥产量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已占世界总产量的48%左右。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水泥工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能力大,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水泥工业是技术、资金…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利用工业废渣,节约国土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以及实现水泥工业清洁生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福江 《山东建材》2003,24(6):12-15
1 山东水泥工业发展基本情况1 .1  1 980年以来山东水泥工业的发展1 980年山东省水泥产量为 5 71万吨 ,2 0 0 2年全省水泥产量达到 82 4 7万吨 ,2 2年增长了 1 3 4倍 ,平均不到两年就增长 1倍。山东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水泥生产大省 ,同时也是水泥消费大省。 2 0 0 2年全省水泥消费量约 5 5 0 0万吨 ,出口 1 95万吨 ,周边省市消费山东水泥近 2 5 0 0万吨。表 1 1 980年以来我省水泥年产量表年份产量 /万t年份产量 /万t1 980 5 71 1 996 5 6 2 41 985 1 1 2 2 1 997 5 8311 990 1 94 0 1 9985 5 411 991 2 4 0 5 1 9995 95 01 992 31 6 2 2 …  相似文献   

9.
从水泥立窑与新型干法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阐述了上大改小,淘汰立窑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11.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十五”期间,我国水泥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水泥产量10.6亿t,5年平均增速为12%。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占全部水泥比重已由2000年不足12%提高到40%。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水泥  相似文献   

12.
建材工业是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和建筑业一并称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量和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水泥、玻璃、陶瓷及一些主要非金属矿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建材第一生产大国。然而就总体而言,我国建材工业还比较落后,大而不强。在规模、技术、产品结构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五低”。即:劳动生产率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市场应变能力低。近年来,国家建材局加大了对水泥行业、玻璃行业等各个行业结构调整、控…  相似文献   

13.
从水泥立窑与新型干法窑对环境的影响分折,阐述了上大改小,淘汰立窑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水利、交通等基础建设和住宅建设的巨大需求促使我国水泥工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水泥年产量急剧上升,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大的国家。 表1. 近20年来中国水泥产量 增长情况 (万吨)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99 7986 14595 20971 47591 53600 57300 但是,由于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我国水泥工业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目前,我国立窑水泥占全国总水泥产量3/4,代表先进生产技术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水泥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0%。…  相似文献   

15.
张轶 《上海建材》2004,(4):11-13
1中国水泥工业生产消费情况1.1水泥生产能力及产量 2003年全国水泥生产能力超过10亿吨,全国水泥产量达到了8.63亿吨,比上年增长18.9%,纯增长近1.38亿吨,产量连续19年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2004年1—5月份全国水泥累计产量为34185万吨。  相似文献   

16.
廖乃成 《山东建材》2003,24(5):10-13
我国的水泥工业目前是一个多种工艺技术共存的局面 ,总体上分为回转窑和立窑两大类。在回转窑中以预分解窑 (新型干法窑 )为最先进 ,已成为回转窑中的主体窑型。随着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 ,新型干法水泥的投资大大降低 ,建设周期也大为缩短 ,加上它固有的优点 ,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其新增能力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立窑水泥的增长速度 ,在水泥总量中的比重快速增加。在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同时 ,如何正确地对待现有立窑水泥 ,如何发挥它们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以山东省为例 ,阐述本人的观点和意见。1 山东水…  相似文献   

17.
对山东水泥工业而言 ,2 0 0 2年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 ,新开工及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多达12条 ,其中 :日产 5 0 0 0吨水泥生产线 3条 ,日产4 0 0 0吨水泥生产线 1条 ,日产 30 0 0吨水泥生产线 1条 ,日产 2 5 0 0吨水泥生产线 7条 ,待这些生产线建成投产后 ,将新增水泥生产能力 14 0 0万吨。山东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比重由 2 0 0 0年的 12 %跃至2 6 % ,提前完成《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的“十五”末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比重达到 30 %的目标已成定局。众所周知 ,山东是水泥生产大省 ,水泥生产能力、生产…  相似文献   

18.
刘志江 《中国建材》1999,(11):47-49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生产工艺,设计单位应必须解决好两大课题:一是,要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好的生产设备提供给工厂。通过不断地优化设计方案,保证所设计的生产线技术先进、生产可靠,为工厂建设和达标运行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二是,在技术合理的前提下,力求投资最低。近年来我们院进一步加大了科研开发力度;狠抓技术创新,加快国产化技术装备的开发;认真总结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努力优化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白马山水泥厂扩建4#窑2000吨生产线为代表,在业主单位———海螺集团…  相似文献   

19.
在水泥工业实施ISO水泥强度检验新方法后,给立窑企业带来的新的挑战,立窑企业要立足于加强技术进步,捕捉新机遇,求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水泥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目前水泥工业仍以立窑技术为主体,先进的预分解水泥仅占水泥总产量的10%;产业集中度低,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总体而言,目前水泥工业状况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是“十五”期间水泥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企业重组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企业重组对行业发展具有推进作用企业重组指的是企业之间通过产权流动、整和带来的企业组织形式的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