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较宽广的频率范围对 XL PE电缆的损耗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频谱分析发现 ,超低频介质损耗因数与电缆绝缘的水树劣化状态相关性较好。进而指出 ,对电缆实施超低频介质损耗因数检测对于 XL PE电缆无损检测技术以及 XLPE电缆本身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树老化XLPE电缆绝缘的超低频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差频的方法对XLPE电缆的超低频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水树劣化电缆在0.3Hz以下差频范围的电流响应波形与完好电缆有显著差异,信号特征明显,检测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最后,对水树的超低频电流脉冲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该研究对XLPE电缆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用直流电压对XLPE/PE电缆进行耐压实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XLPE/PE电缆0.1Hz超低频耐压试验装置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概括介绍了国内外在XLPE/PE 电缆上进行0 .1 Hz 超低频(VLF) 试验的研究成果,指出用直流电压对XLPE/PE 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是不合适和不安全的,主要表现在直流电压对发现XLPE/PE电缆绝缘缺陷的不灵敏和过高的直流电场对电缆带来的不必要的进一步的损伤。介绍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和哈尔滨电业局合作研制的0 .1 Hz 超低频高压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能有效检测XLPE电缆绝缘水树老化状态的超低频方波-工频电压叠加法新技术,对含水树XLPE电缆分别放加单极性方波和正负对称方波电压叠加工频电压所产生的响应电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找出了最佳叠加工频电压值,最后对产生超低频方波-工频电压叠加电汉响应的机理及其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10kV电缆超低频介质损耗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对一条10kV电缆开展了超低频介质损耗测试,发现介质损耗超标,找出介质损耗超标的原因,对有问题电缆接头进行解体分析,为电缆超低频介质损耗检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超低频方法进行XLPE/PE电缆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介绍了国内外在XLPE/PE电缆上进行0.1Hz超低频试验的研究成果,指出用直流电压对XLPE/PE电缆进行耐试验是不合适和不安全的,主要表现在直流电压对发现XLPE/PE电缆绝缘缺陷的不灵敏和过高的直流电场对电缆带来的不必要的进一步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差频的方法对XLPE电缆的超低频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水树劣化电缆在0.3Hz以下差频范围的电流响应波形与完好电缆有显著差异,信号特征明显,检测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最后,对水树的超低应电流脉冲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该研究对XLPE电缆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含水树XLPE电缆ULSW—AC叠加电压激励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发现,在对XLPE电缆施加超低频方波的同时,再叠加一定大小的工频电压,使含有水材老化电缆绝缘的响应电流波形产生显著畸变,而对比空白电缆样品的响应电流波形基本不变;本文同时对这种叠加效应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这种方法有可能发展成为XLPE电缆离线检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奚航  周凯  曾琴  饶显杰  陈玉豪 《绝缘材料》2019,52(10):73-79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介质损耗法的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方法——低频信号注入法,通过向电缆注入电压信号并测量其响应的低频介质损耗来判断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通过仿真和计算得到电缆低频介质损耗因数随电缆绝缘材料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低频介质损耗仿真试验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故障的电缆绝缘,可以通过介质损耗因数的变化来判断其绝缘状况,因此通过低频信号注入法判断电缆绝缘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研制500kVXLPE电缆的基础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认为,决定当今XLPE电缆性能的因素是绝缘中的杂质和半导电层的凸起,XLPE电缆的绝缘性能取决于这些缺陷的大小。通过XLPE电缆样品试验,确定了电缆的最小绝缘击穿场强,以确定500kVXLPE电缆的设计参数。结果发现,取绝缘厚度为25mm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超低频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方法,由于测量信号频率低导致采样时间长,采集数据量大,且在非同步采样时,快速傅里叶变换存在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影响对介质损耗因数的精确测量。为降低测量信号采样时间和采集数据量,以及非同步采样时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提出一种基于Prony算法 准同步序列的超低频介损测量方法,利用Prony算法并结合据辨识方法,对采样电压信号的基波频率进行预估,通过Newton插值算法,实现对电压和电流信号的准同步插值重构,获得采样信号的准同步序列,由FFT及介损等效电路模型,对准同步序列进行求解,实现对超低频介质损耗因数的求取。在频率波动、谐波含量变化、介损角变化和不同信噪比的噪声下测量介质损耗因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软件上实现了准同步采样,有效降低了栅栏效应和频谱泄露对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的影响,并且采样时间短,采集数据量少,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对超低频介质损耗因数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电缆绝缘杂质含量微观性能的评价方法,可有效避免纯净度评估过程中人工显微观测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宽频介电阻抗谱法,研究35 kV和110 kV电压等级的XLPE电缆绝缘样品在不同程度冷热循环试验条件下介质损耗因数随测试频率的变化规律,仿真计算冷热循环过程中XLPE基体与杂质缺陷的界面应力特性,分析XLPE电缆绝缘的宽频介质损耗宏观物理量参数与材料纯净度等微观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5 kV的XLPE电缆绝缘经过-196~50℃下10次冷热循环处理后,0.1~1.0 Hz低频介质损耗因数增大1倍以上,而110 kV的XLPE绝缘试样介质损耗因数未发生明显变化.仿真分析表明,冷热循环过程中聚乙烯绝缘与微观杂质间产生界面应力,界面区机械应力疲劳导致缺陷扩大,加剧低频介质损耗因数增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绝缘老化的介电响应特征量,对XLPE电缆试品进行了加速水树老化,在老化的不同阶段开展了极化/去极化电流(PDC)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It-lnt曲线和扩展Debye模型,提取第3支路峰值时间τ3和介质损耗因数作为老化特征量,研究了时频域介电特征量与绝缘老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XLPE电缆极化/去极化电流曲线受电缆长度的影响,无法直接反映电缆绝缘的实际状态;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第3条支路的峰值不断向右移动,低频(0.001~0.5 Hz)下电缆的介质损耗因数曲线不断上移,这是由于老化使得水树界面不断扩张,陷阱深度增大,极化过程中的损耗也不断增大。因此,It-lnt曲线中的峰值时间常数τ3与低频下介质损耗因数可作为表征电缆绝缘老化程度的特征量。  相似文献   

15.
超低频介质损耗检测是一种判断电缆绝缘老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开展城区配电电缆检测是配电运维检修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阐述了超低频介损的原理及评判标准,分析了一条典型的电缆检测案例,并统计了2019年度城区电缆介损检测情况。结果表明电缆运行年限的增加会导致介损合格率降低,同时对今后待测电缆的选定和老化电缆排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树枝是交联电缆的主要缺陷,相关研究表明,超低频介质损耗因数与交联电缆水树劣化状态具有较强相关性。笔者通过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P4002.9/D9—2010推荐的超低频电压下介损平均值、介损变化率与介损随时间的稳定性3个评价指标,与交联电缆绝缘内部水树枝的密度、长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对于采用上述指标评估水树枝的生长特性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中高压电网中XLPE电缆的使用日益增多,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直埋于潮湿土壤里XLPE电缆中的水树严重影响运行的可靠性,EPR电缆以其良好的耐水树特性受到关注,本文就EPR电缆与XLPE电缆的综合性能进行全面分析,认为在中压系统中特定条件下可以采用EPR电缆,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高压系统中以采用XPLE电缆为宜。  相似文献   

18.
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石家庄电业局梁少山,齐振铎,黄普立1交联聚乙稀(XLPE)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的必要性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适用于油浸纸绝缘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对于XLPE电缆则不宜使用。国外一些电缆制造厂明确反对XLPE电...  相似文献   

19.
汪锐  牟志远  任长永 《绝缘材料》2022,(10):107-112
根据串联谐振电路特性,建立一种新的高压电力电缆介质损耗因数计算模型,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串联谐振电路功率微分的介质损耗因数计算公式。基于谐振特性的交联聚乙烯高压电缆介质损耗因数测试模型,利用串联谐振的升(降)压阶段测试电缆的介质损耗因数,解决高电压大电容电缆介质损耗测试的难题。结果表明:电路参数仿真计算值、现场试验值与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不同老化温度和不同老化时间下对电缆试样进行加速热老化,测试研究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状态,并从介质损耗因数和断裂伸长率两个指标对其寿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使用介质损耗因数tanδ评估法与采用断裂伸长率计算寿命的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为电缆的绝缘状态评估与寿命检测提供了一种无损快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