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段发酵法酿制原汁酱油张雪松(四川省青神县翠微酿造厂612460)食盐在发酵中能防止杂菌的繁殖,所以传统酿制酱油要加食盐水发酵,但食盐对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随着食盐浓度的增加,相对地延长了发酵周期。固态低盐、高盐发酵等传统发酵周期长,并且对原料蛋白的...  相似文献   

2.
答疑解惑     
Ⅰ问:2段发酵法酿制原汁酱油的技术?答:食盐在发酵过程中能防止杂菌的繁殖,但食盐对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随着食盐浓度的增加,相对地延长了发酵周期。固态低盐、高盐发酵等传统发酵周期长,并且对原料蛋白的转化率低。经反复实践摸索出一种前段无盐、中段低盐陈酿的2段发酵法。现将生产工艺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酱油小档案     
陈艳 《饮食科学》2009,(10):23-23
酱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老抽较成,用于提色,生抽用于提鲜。  相似文献   

4.
以豆饼、麸皮、面粉为原料,米曲霉泸酿3.042为发酵菌种,采用固态低盐工艺,在酱油淋油时添加北冬虫夏草发酵菌丝体,酿制北冬虫夏草保健酱油,对其发酵条件、菌丝体的添加方法和添加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最佳添加量为20%,所得的酱油除具有传统酱油的营养和滋味醇和外,还富含北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前言我国目前推行的酱油生产发酵工艺为低盐固态发酵法。该工艺与我国传统的天然发酵法生产酱油方式相比,具有发酵周期短、取油方式简便、卫生条件好、便于管理等优点。但美中不足的是低盐固态发酵法生产的酱油,由于发酵周期短,温度控制较高,酱醅水份低,酿制的酱油香气远不及天然发酵法生产之酱油。根据生产实践所知:酱油的香气主要是在发酵后期形成的。又通过科学测试,如六十年代日本的研究人员用色谱-质谱仪从酱油中分析出百余种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整个生产工艺操作,参照低盐固态发酵酿制酱油工艺通用规程,采用AS3.350 0.30%,京酿米曲霉0号2.70%双菌种混合制曲、发酵酿制酱油。其结果提高了酱油出品率,由每100kg 平均612kg,高达630kg;提高了酱油品质、酱油的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全氮含量均高于低盐固态发酵法;酱香味、醇香味优于原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
酱油酿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遗产之一。传统的酿造方法需经半年至一年左右的发酵过程,才能使产品有较好的风味。1982年我所已成功地运用多菌种改进酱油酿造工艺。即只需一个月的发酵时间仍利用浸出法酿制出具有传统风味的佐餐酱油和上海生抽。现在我们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优良菌株来酿制优质酱油。在佐餐酱油酿制中,我所采用了米曲霉和黑曲霉双菌制曲,使酱油中谷氨酸含量显著提  相似文献   

8.
1前言酱油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的所谓“开门七件事”之一,我国酿制酱油历史悠久,春秋时代孔子在“论语”中即有“不得其酱不食”的讲述。但回于传统,至今不少厂家仍沿用晒露法或60年代推广的低盐固态法生产,由于是开放式发酵,原料蛋白质利用率低,杂菌污染严重,理化指标差  相似文献   

9.
福州鱼露     
萧凤歧 《食品科学》1982,3(9):53-55
鱼露即鱼酱油,是我国传统名特产品之一。它是以水产品为原料,在高浓度食盐的抑菌下,依靠鱼体内外各种酶的作用,可能还有细菌的作用,经长时间发酵酿制的产物。也有不加高盐、不经发酵,直接以鱼蚁类的抽提液浓缩精制而成的。国内主要有:天津、锦县等  相似文献   

10.
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调味品,也是我们酿造行业销量最大的产品之一。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法酿制酱油,由于该工艺并不十分完善,特别是发酵阶段,时间过短,后发酵不足,而且大多数生产厂家是以豆饼和麸皮为原料酿制  相似文献   

11.
赵玉莲 《食品科学》1982,3(7):15-20
酱油是我国具有独特风味的古老传统发酵调味品。但是,我国的酱油生产一直沿用固体制曲法,工艺流程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卫生条件差,影响食品卫生和工人身体健康。为了改进旧的生产方式,我们曾进行以酶制剂代替固体曲酿制酱油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以面粉为主料,采用水浴保温发酵和天然发酵酿制低盐淡色酱油的工艺条件和研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无盐发酵的思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酱油的无盐发酵长期以来,生产酱油防腐措施都是采用有盐发酵。因食盐对酶的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酵醪(醅)中食盐浓度越高,酶对原料的水解速度越低。据试验测定,当食盐含量在5%时,蛋白酶活力下降达25%,食盐含量在10%时,下降达50%。一般发酵酸中食盐含量大都在15%以上,发酵周期较长,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以上。国内外曾有许多人进行过无盐发酵的研究。1955年前苏联最先用无盐发酵制出酱油。1957年我国试验用无盐发酵生产酱油获得成功。无盐发酵完全摆脱了食盐对酶的抑制作用,使发酵周期大为缩短,能在56~72h将原料中的…  相似文献   

14.
三种蛋白质原料对酱油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豆粕、棉籽饼、菜籽饼为酱油发酵的主要蛋白质原料,淀粉质原料选用麸皮,采用天然晒露法和低盐固态发酵法进行酱油的实验室酿造实验,在发酵前拌曲盐水浓度设定0、6.0%、13.5%、24.6%4个盐度梯度.发酵结束后,经过浸淋得到24个酱油样品.通过对酱油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测定得出,低盐固态保温发酵法酿制的酱油品质优于天然晒露法酿制的酱油;对于相同的原料、相同的发酵工艺,均以盐浓度为13.5%(即13°Bé)时酱油品质最好;3种蛋白质原料得到的酱油品质优劣次序为:豆粕、菜籽饼、棉籽饼.  相似文献   

15.
一、酱油发酵工艺的现状当前我国酱油发酵工艺主要有二种:一是传统工艺(老工艺);另一个是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新工艺)。传统工艺酿制的酱油风味好,但发酵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压榨困难。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虽能解决这些不足,但风味一般,不能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要求。应用多菌种发酵工艺和稀酿工艺虽  相似文献   

16.
低盐酱油在日本的研究利用状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低盐酱油在日本的研究利用状况马玉梅(北京虎王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100076)酱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液体调味料,一般酱油中食盐浓度在16%—18%。这是由于酱油曲是在开放状态下制成的,难免有各种微生物的污染,在高食盐浓度下可以抑制异常发酵,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从发酵罐和发酵池中选取发酵过程中的酱油进行中性蛋白酶活力、氨基酸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pH值、总酸含量、有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酶活力和食盐含量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池式发酵酱油的中性蛋白酶活力、氨基酸态氮含量、氨基酸总量、有机酸总量、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和pH值都高于罐式发酵酱油;食盐含量则是罐式酱油更多;其中鲜味氨基酸在发酵12 d后池式酱油的含量就高于罐式酱油的含量,尤其是池式酱油的谷氨酸在发酵45 d时已达到10.42 g/kg,而罐式酱油的谷氨酸含量仅7.91 g/kg;两种方式发酵的酱油都能检测出7种有机酸,且含量较高的两种有机酸分别是乳酸和乙酸;在发酵结束时池式酱油的还原糖含量比罐式酱油的还原糖含量高1.01 g/100 g;池式酱油的食盐含量比罐式酱油的食盐含量低0.90 g/100 g,说明在关键呈味物质上池式发酵酱油优于罐式发酵酱油。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解决酱油的质量问题,也就是要努力改善现有市销酱油的风味.酱油酿制的过程,是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了酱油的特殊风味的。要酿制得到一种风味好的酱油,就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工艺条件,以利于微生物更好地协同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的酱油酿制大都采用低盐固态工艺,酱油质量虽比无盐固态发酵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要求.那么,低盐固态发酵酿制工艺酱油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如何,其变化规律怎样,以及与酱油质量有何关系等等,就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对此,我们采集了上海酿造一厂、湖南常德酱厂及北京酱油厂的酱醅,进行了分离研究,探讨这些微生物变化与其所取工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酿制酱油的原料酱油酿造主要是以曲霉菌分泌的酶来酶解原料中的蛋白质及淀粉质,并利用食盐的防腐性,在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发酵,变成氨基酸、糖分、有机酸、醇类、酯类等混合体,形成美味的酱油。自古以来,酱油是以大豆作为蛋白质原料,以面粉为淀粉质原料,再添加食盐和水而酿制成的。然而这些原料不是一成不变的,现经研究开发,大部分酿造厂生产酱油使用的原料,已改为:蛋白质原料用豆饼或豆粕;淀粉质原料用小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我国传统的酱油酿造法是以大豆、小麦为原料,经日晒夜露,自然发酵,并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庞大的微生物体系,共同互生最终赋予酱醪复杂而完整的酶系,酿制而成。因而传统酱油具有优良的特殊风味,但其生产周期长,原料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