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现行规范以及文献[2]所提出的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法,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 g地区结构按主框架提高一度或者半度进行两榀巨型框架结构设计.采用弹塑性动力分析程序Drain-2d+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与评价,以得出合理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巨型框架结构进行了抗震动力时程分析,讨论了巨型框架结构在多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位移及内力等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几条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巨型框架结构的主、次结构的地震反应是有差异的,就所讨论的巨型框架结构,El-centro地震波对结构的地震影响是最明显的;次框架的地震反应比主框架强烈,在结构抗震设计中不能忽略次框架的抗震问题。计算结果对巨型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以位于巨型梁上的次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增强系数的不同取值为变量,进行多个典型巨型平面框架设计。采用平面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程序Drain-2d+,对每个典型巨型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出这些巨型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点、塑性铰出现情况和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等,从中找出位于巨梁上的次框架底层柱底截面弯矩设计值增强系数取值的正确思路,并给出设计的合理取值,为钢筋混凝土巨型结构设计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三种不同次结构支撑方案的巨型框架模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增加次框架支撑的巨型框架结构的楼层位移,层间相对位移显著减小,说明增加次框架支撑能明显增加巨型框架的耗能能力,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8.
结合弹塑性分析方法,采用SAP2000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对12层和16层三跨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推覆和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以达到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性能设计程序,同时基于本文所举的工程实例的抗震性能及业主提出的性能目标要求,制定结构加固改造方案,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分析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结构构件在大震作用下的屈服类型及弹塑性变形程度,有效地预测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可能形成的耗能机构,解决了业主更加关心的使用功能、设施设备等财产不被破坏的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10.
综述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情况,以及该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理论分析方法和试验方法,指出巨型框架结构体系抗震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复杂超限工程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构抗震设计理念。详细介绍了该设计方法的设计思路,并将其应用于各种复杂超限工程中。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详细分析表明,基于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构抗震设计能够作为一种主动设计手段,指导设计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方案调整和局部构件调整,优化结构设计,在提高结构安全性的同时实现经济性。因此,基于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构抗震设计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值得在结构抗震设计领域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傅光耀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2(4):106-110
巨型框架结构是一种还未被国家设计规范正式列入的新型高层结构体系,巨型框架结构的设计及计算方法正处在研究之中。针对结构抗震水平弹性位移验算问题,根据巨型框架结构变形特点,提出了用子结构法建立结构水平位移简化算法的思路和作法。对一工程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三维空间有限元精细方法十分接近,为计算巨型框架结构的水平位移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简化算法。 相似文献
14.
15.
简要介绍了美国IBC规范的背景知识,具体阐述了该规范的结构抗震设计基础,内容包括设防地震水准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物业类别和抗震设计类别,结构抗震的基本设计思路,并与中国规范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两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在结构中一些常遇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设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从概念设计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 ,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 ,以供结构专业技术人员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