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腺泡内动脉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实验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腺泡内动脉的超微结构变化并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9)及肺动脉高压组(n=9)。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用透射电镜观察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大鼠mPA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 01)。超微结构观察,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腺泡内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变性。内弹力膜厚薄不均。呼吸性细支气管水平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呼吸性细支气管水平及肺泡水平小动脉肌化。中间型细胞及血管周细胞增生。胶原原纤维增多。结论:肺腺泡内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动脉肌化是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特征性的超微结构变化。肺血管结构重建是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肺血流量对大鼠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高肺血流量对大鼠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的早期影响,对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6周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透射电镜观察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增高,超微结构观察,肺腺泡内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变性;内弹力层粗细不均;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血管周细胞增生,电镜观察结果提示,肺血管结构重建是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与野蚕黑卵蜂识别利它素分泌相关的桑蚕雌蛾性附腺分泌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表明附腺分泌部中柱形腺上皮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其功能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大量发育良好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具包膜的囊泡表明这些腺上皮分泌细胞是同其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的,同时大量存在的线粒体和微绒毛表明由腺上皮分泌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在此处分泌入腺腔并分泌很活跃。根据透射电镜对一系列切片的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奶牛乳腺发育与整联蛋白α6、β4表达的规律,作者取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制备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整联蛋白α6的荧光信号存在于乳腺导管和腺泡基底一侧细胞的基底细胞质膜上,整联蛋白β4主要分布于腔上皮细胞的基底侧、相邻腔细胞间侧膜区域以及围绕在腔上皮细胞外周的肌上皮细胞膜上。整联蛋白α6、β4在肌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层中也可被检测到,但是细胞腔内几乎不能被检测到。从整联蛋白α6、β4的共定位的部位推测,α6β4异二聚体在导管和腺泡基底侧分布,整联蛋白α6在面向导管和腔上皮细胞中表达,但不完全以α6β4异二聚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观察正常成人及癌变大肠黏膜游离面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正常人结肠与直肠黏膜对比,后者的肠腺开口处较低陷,腺管的管周界较难区分,上皮中杯状细胞少且其顶浆分泌泡较小,腺管开口内常附着巨噬细胞;癌变大肠黏膜表面与正常对比变得非常不平整,细胞大小不一,肠腺明显增多,腺管共壁现象明显,杯状细胞相对减少,且细胞顶部质膜有局部特异性。扫描电镜观察法对诊断正常及癌变大肠黏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家蚕Bombyxmori丝素蛋白重链信号肽序列在中部丝腺组织中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根据家蚕丝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高、丝蛋白具有高效分泌的特性,构建了带有丝素重链基因fib-H信号肽的家蚕丝胶-1(ser-1)启动子(ser-HS),用ser-HS驱动DsRed基因构建了分泌型瞬时表达载体pSK-SerHS-DsRed-polyA。转染细胞实验显示,该载体能在家蚕BmN细胞中瞬时表达DsRed。家蚕注射载体后,可在中部丝腺腔中检测到红色荧光,表明瞬时表达的DsRed已分泌到丝腺腔内。据此提出克隆的fib-H信号肽序列在家蚕中部丝腺组织中具有信号肽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家蚕Bombyxmori丝素蛋白重链信号肽序列在中部丝腺组织中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根据家蚕丝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高、丝蛋白具有高效分泌的特性,构建了带有丝素重链基因fib-H信号肽的家蚕丝胶-1(ser-1)启动子(ser-HS),用ser-HS驱动DsRed基因构建了分泌型瞬时表达载体pSK-SerHS-DsRed-polyA。转染细胞实验显示,该载体能在家蚕BmN细胞中瞬时表达DsRed。家蚕注射载体后,可在中部丝腺腔中检测到红色荧光,表明瞬时表达的DsRed已分泌到丝腺腔内。据此提出克隆的fib-H信号肽序列在家蚕中部丝腺组织中具有信号肽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家蚕Bombyxmori丝素蛋白重链信号肽序列在中部丝腺组织中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根据家蚕丝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高、丝蛋白具有高效分泌的特性,构建了带有丝素重链基因fib-H信号肽的家蚕丝胶-1(ser-1)启动子(ser-HS),用ser-HS驱动DsRed基因构建了分泌型瞬时表达载体pSK-SerHS-DsRed-polyA。转染细胞实验显示,该载体能在家蚕BmN细胞中瞬时表达DsRed。家蚕注射载体后,可在中部丝腺腔中检测到红色荧光,表明瞬时表达的DsRed已分泌到丝腺腔内。据此提出克隆的fib-H信号肽序列在家蚕中部丝腺组织中具有信号肽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家蚕Bombyxmori丝素蛋白重链信号肽序列在中部丝腺组织中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根据家蚕丝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高、丝蛋白具有高效分泌的特性,构建了带有丝素重链基因fib-H信号肽的家蚕丝胶-1(ser-1)启动子(ser-HS),用ser-HS驱动DsRed基因构建了分泌型瞬时表达载体pSK-SerHS-DsRed-polyA。转染细胞实验显示,该载体能在家蚕BmN细胞中瞬时表达DsRed。家蚕注射载体后,可在中部丝腺腔中检测到红色荧光,表明瞬时表达的DsRed已分泌到丝腺腔内。据此提出克隆的fib-H信号肽序列在家蚕中部丝腺组织中具有信号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家蚕Bombyxmori丝素蛋白重链信号肽序列在中部丝腺组织中是否具有功能活性,根据家蚕丝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高、丝蛋白具有高效分泌的特性,构建了带有丝素重链基因fib-H信号肽的家蚕丝胶-1(ser-1)启动子(ser-HS),用ser-HS驱动DsRed基因构建了分泌型瞬时表达载体pSK-SerHS-DsRed-polyA。转染细胞实验显示,该载体能在家蚕BmN细胞中瞬时表达DsRed。家蚕注射载体后,可在中部丝腺腔中检测到红色荧光,表明瞬时表达的DsRed已分泌到丝腺腔内。据此提出克隆的fib-H信号肽序列在家蚕中部丝腺组织中具有信号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子宫内膜样癌JEC细胞(中分化)中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去甲基化干预,研究5-Aza-CdR对JEC细胞生长抑制及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Ⅰ.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 (BSP)法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干预后JEC细胞中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Ⅱ.将实验组分为12.5μmol·L-1组、12.5μmol·L-1组(48h换液时追加一次5-Aza-CdR),对照组不加任何浓度的5-Aza-CdR:(1)干预24 h、72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2)干预72 h,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Ⅰ. JEC细胞中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未加药组(0μmol·L-1)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88.1%),12.5μmol·L-1组总体甲基化率最低(76.2%)。Ⅱ. JEC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改变情况:(1)光镜:对照组JEC细胞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梁索状、巢团状、小巢状或散在分布,局部形成微腺泡样结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密度逐渐增加,微腺泡样结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干预24 h后,两实验组细胞密度均有所减少;干预72 h后,12.5μmol·L-1组细胞密度仅比对照组略有减少,12.5μmol·L-1组细胞密度比对照组明显稀少。(2)电镜:对照组JEC细胞呈不规则形,表面可见短小的微绒毛;胞质内可见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分泌泡、脂滴和自噬溶酶体等结构;胞核不规则形,以常染色质为主,可见篮网状核仁,偶见核分裂像及凋亡的细胞。干预72 h后,两实验组细胞表面微绒毛均较对照组增多,胞质内分泌泡、自噬溶酶体增多,扩张的内质网腔内充满合成的蛋白质,未见线粒体肿胀,12.5μmol·L-1组比12.5μmol·L-1组的结构改变更明显。结论:5-Aza-CdR可下调人子宫内膜样癌JEC细胞中抑癌基因p57kip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从而发挥其抑制JEC细胞生长与增殖的作用,还可使细胞向较好的分化方向转化;浓度为12.5μmol·L-1的5-Aza-CdR对JEC细胞不具备细胞毒性作用,追加用药比单纯一次用药对JEC细胞生长与增殖的抑制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90只,性别不拘,体重200—300g,随机分为A、B、C、D、E和F 6组为实验组,每组大鼠15只,另取5只为对照组。按Chetty方法,略加改良,复制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观察十二指肠闭拌压力梯度(5、10、15、20mmHg)及持续时间(4、12、24小时)对胰腺组织及其亚微结构的影响。初步结果如下:各实验组胰腺组织均见充血、水肿。小叶内、小叶间质均有炎细胞浸润。导管内有脓细胞渗出,局灶性坏死和脓肿形成等程度不同的改变,随着肠袢内压力上升和持续时间延长,上述改变加重。电镜表明:各实验组动物的胰腺亚微结构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为腺上皮细胞核固缩、核染色质边集、核膜皱折。  相似文献   

13.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组织发生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BML)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性质。方法:对1例PBML的肺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中年女性患者,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性结节影。巨检:胸膜下和肺内散在灰白色结节,直径0.2至0.4cm不等,边界清楚,无包膜。光镜观察:瘤细胞呈梭形,弥漫排列,其间有柱状上皮构成的腺样结构,分化成熟。免疫组化:梭形瘤细胞表达vimentin、desmin和平滑肌肌动蛋白,不表达CK、EMA、S-100、NSE和嗜铬素A,腺样结构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超微结构显示梭形瘤细胞分化好,胞质内有肌丝和扩张的粗面内质网,肌丝问有密体,质膜下有密斑,细胞外有大量的胶原纤维。结论:PBML的梭形瘤细胞似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腺样结构起源于呼吸上皮,提示该瘤实为原发于肺的多发性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NF-γ)对E-选择素在肝内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的影响状况,探讨E-选择素在肝癌特异性转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T-PCR检测E-选择素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E-选择素在静息和活化状态下的肝静脉内皮细胞(ED-25)上的表达。结果:E-选择素在静息状态下的肝静脉内皮细胞表达较弱;而肝静脉内皮细胞受到INF-γ刺激活化后,其表达明显增强,且E-选择素表达随着INF-γ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INF-γ对肝内血管内皮ED-25细胞表达E-选择素有较强的诱导作用,且有时间依赖关系,在肝癌的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杯状细胞不同分泌阶段的时"相",结果表明,由于分泌阶段的不同,杯状细胞表面有明显变化,在起始或合成阶段,黏液合成的速率超过集聚和释放的速率;其次是中间阶段,细胞位于肠腺上部及绒毛的下半段,合成与释放几乎平衡,细胞内充满了黏原颗粒;最后排泌阶段是细胞抵达绒毛上部或项部,黏液释放速率超过合成速率,细胞排空.  相似文献   

16.
斯坦福大学研究者指出,在活组织中产生的许多化学反应过程迅速(微秒到毫秒范围)且空间有限。观察从飘升到飞升(10-21~10-15升)体积中的生化过程难以捉模,但是研究这样小细胞室可以提供活体反应条件,由于细胞室对反应物存在内表面,故可模拟这些条件。美国和瑞典科学家最近发展了用单泡电合成与远场激光荧光显微镜组合的技术,可研究在空间限定纳米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通常的电合成利用大量泡囊和细胞。用这种方法将每种试剂放在一个分离的泡囊中。以985nm二极管激光陷获小囊随后放在显微镜载片或支撑管尖上。用场强为20~50kV/cm,10~30…  相似文献   

17.
粘液腺囊肿,是由粘液腺排泄管阻塞,腺内 分泌物潴留,使腺泡逐渐肿胀而形成。局部用2%的利多卡因麻醉,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聚焦刀头对准粘液腺囊肿的顶端,打开囊腔,有透明无色的粘液流出,然后用手挤压,把囊肿壁压出,用血管  相似文献   

18.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发生机理十分复杂。本文对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主要部位肺腺泡内动脉(肌型动脉MA、部分肌型动脉PMA及非肌型动NMA)进行超微结构观察。  相似文献   

19.
胰岛β细胞是人体胰岛素的来源,破坏β细胞将导致Ⅰ型糖尿病。胰岛/胰腺移植是糖尿病治疗中有效的手段,但因供体来源不足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受到广泛关注,用胰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很有希望的途径。胰腺干细胞的分子标记尚未确定,但相关研究已很多。近年发现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nestin也在胰腺中表达,胰腺nestin阳性细胞(nestin-positive islet-derivedprecursors,NIP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被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有希望用于糖尿病的细胞治疗。我们对人胎胰腺中NIPs进行了分离、体外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开展…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γ-聚谷氨酸(γ-PGA)介导合成γ-PGA/二硫化钼(MoS_2)纳米团簇的可行性,分析了γ-PGA/MoS_2纳米团簇在近红外激光的热转换性能。将γ-PGA和合成MoS_2纳米片的前驱体四硫代钼酸铵同时溶解于蒸馏水中,通过水热法自下而上一步合成出了γ-PGA修饰的MoS_2纳米团簇,MoS_2纳米团簇的直径为(197.3±26.6)nm。团簇结构的形成可能与Mo~(4+)离子和γ-PGA链中羧基上氧原子的配位作用有关。在水热反应过程中,由于这种配位作用的存在,生成的MoS_2纳米片可能进一步以γ-PGA分子链中氧原子为中心形成团簇。该纳米团簇具有优异的胶体稳定性、光热转换性能(质量消光系数为11.23L·g~(-1)·cm~(-1))和细胞相容性,有望在肿瘤的光热治疗等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