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熟料率值变化对新型千法窑台时产量、熟料物理性能、水泥减水剂相客性、水化热、水泥胶砂抗冲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高硅酸率、高铝氧率的常规新型千法窑配料率值相比,当熟料率值为KH=0.90~0.91,SM=1.95~2.00,AM=0.95~1.0时,熟料热耗显著下降,窑台时产量提高,熟料强度,尤其是旱期强度下降。但用该熟料磨制的水泥在配制混凝土时具有优良的减水剂相容性,较低的水化热和良好的抗冲击性,特别适合用于道路、机场、管桩制品、高标号、大体积及炎热季节施工的混凝土工程。  相似文献   

2.
姚丕强 《水泥》2002,(12):8-11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熟料的助磨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水泥熟料与高效减水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结果表明,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熟料具有不同程度的助磨作用,作用的大小与减水剂掺量及熟料自身物料特性有关;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熟料之间存在相容性问题,同一种水泥熟料与不同减水剂,同一种减水剂与不同水泥熟料之间的适应性不同。采用内掺高效减水剂的方法既改善了水泥熟料的易磨性,又增强了减水剂与水泥熟料的相容性,减水效果增加,流动度损失减小。  相似文献   

3.
宝钢电厂水处理污泥配制水泥熟料的掺量从0增至8%,率值范:KH =0.90,SM =2.5±0.1,AM =1.5±0.1,烧成温度分别为1 350℃、1 400℃和1 450℃.研究结果显示,掺入宝钢电厂水处理污泥可以改善生料易烧性,污泥掺量为5%,率值KH =0.90、SM =2.55、AM =1.56,烧成温度1 400 ℃条件下,可以制备出质量良好的水泥熟料,所得熟料可以制备出52.5硅酸盐水泥,而且所得熟料不存在重金属浸出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水泥、泥土不同应用体系中萘系减水剂吸附量与吸附时间、减水剂浓度、体系温度的关系;探讨了萘系减水剂在水泥、泥土颗粒表面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水泥和泥土对萘系减水剂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泥土比水泥对减水剂的吸附量大;萘系减水剂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5.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对水泥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传统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水泥熟料矿物组成,试验量大,且难以获得水泥熟料矿物组成最佳点。利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揭示了石灰饱和系数(KH)、铝率(IM)、硅率(SM)与水化28 d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建立二次模型,获得其最佳值。研究结果表明,KH、IM和SM最佳值分别为0.94、1.7和2.2,并发现采用该率值设计的水泥熟料,所制备的水泥硬化浆体孔隙率最低,因此,响应曲面法是优化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以提高水泥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并有望改善水泥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结构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以马来酸酐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为主要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3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减水剂。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减水剂分子的结构。此外,用水泥净浆扩展度、量热测试和吸附率测试分析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较低侧链密度、中等电荷密度和最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减水剂分子表现出最佳分散性能和在水泥颗粒上的最高吸附率,因此具有最强的缓凝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外加剂添加时间对水泥浆体吸附、Zeta电位、流动度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了萘系高效减水剂和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浆体吸附及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减水剂添加时间的延迟,水泥颗粒对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均急剧降低至趋于平缓;减水剂添加时间对水泥浆体吸附、电位与流动度之间关系的影响不同,随着添加时间的延长,减水剂吸附量降低、电位绝对值减小;萘系高效减水剂最佳掺加时间为加水后10 min左右,此时水泥颗粒对减水剂分子的吸附量偏低,对应的水泥浆体达到最佳的流动度;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水同掺时吸附量最大,对应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也最大.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西昌航天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对磷渣配料生产水泥熟料进行了试生产,试生产中磷渣的掺入量定为6.0%,熟料三率值定为:KH=0.92±0.02,SM=2.7±0.1,IM=1.6±0.1。试生产成功后实施了全面生产,生产中配料方案和熟料三率值基本不变,磷渣掺入量通过摸索定为5.0%。结果表明,在生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磷渣,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熟料质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部分或全部取代聚羧酸减水剂合成过程中的丙烯酸(AA)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SPC)。研究了引入硅烷官能团后,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总有机碳分析法(TOC)研究了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行为。最后评价了其对水泥砂浆强度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PC)分子中羧基含量越高,其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越大,对水泥浆体的分散性越好;在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引入硅氧烷官能团,水解生成的硅羟基可以作为吸附基团,提高减水剂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且硅羟基在水泥表面的吸附为化学吸附,因此其吸附能力大于羧基官能团(—COOH);聚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和KH570的摩尔比为1∶1或1∶2的共聚物有利于砂浆7、28d抗压强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熟料的各个率值对阿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生料易烧性的影响,得出易烧性较好的率值控制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在石灰饱和比KH=0.94~0.96、铝率IM3.09、硫铝比Pm=0.65~0.75的率值范围内熟料中fCaO含量少,生料易烧性较好。虽然fCaO含量在硅率SM=2.02时出现极小值,但生料易烧性受SM的影响不明显,所以SM值可以在适当大的范围内波动。XRD分析显示熟料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350℃。  相似文献   

11.
对掺垃圾焚烧飞灰配料进行煅烧,研究了有害组分(碱、氯、硫)的挥发特性,并建立了挥发及冷凝特征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飞灰掺量的增加和煅烧温度的升高,碱、氯、硫的挥发率提高;但不同飞灰掺量下,熟料对碱、氯、硫的固溶量相近;碱、氯、硫的开始挥发温度点及挥发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规律各不相同;低率值配方(KH=0.90,n=2.0,P=1.1)的挥发率比高率值配方(KH=0.90,n=2.7,P=1.6)小。根据有害组分的挥发及冷凝特征模型,分析得到广州珠江水泥厂窑炉中由碱和氯引起的结皮主要发生在五级筒,由硫引起的结皮主要发生在上升烟道。  相似文献   

12.
以实际生产率值KH=0.92,SM=2.58,IM=1.75为基础,用生产线生料、黏土和调整组份,分别变化其中一个率值制作了三组试件,并经实验电炉1400℃烧制40min而形成水泥熟料。然后对这三组熟料的烧结程度和氧化钙结合程度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发现(:1)KH和SM对熟料的烧结程度和氧化钙结合程度的影响要明显大于IM,而IM影响最小;(2)随着KH和SM的升高,熟料的烧结程度明显降低,游离钙含量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ffect of intergrinding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a naphthalene-based superplasticizer with Portland cement clinker and gypsum on the fineness of the product, and on the water requirement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mortars made with the superplasticized cement. The properties of the fresh and hardened concrete made with the superplasticized cemen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grinding of a given amount of a naphthalene-based superplasticizer with Portland clinker and gypsum reduced the grinding time required for obtaining the same Blaine fineness as that of the control Portland cement without the superplasticizer. The water requirement of the mortars made with the superplasticized cement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ortars made with the control Portland cements when the same amount of the superplasticizer was added at the mortar mixer; for a given grinding time and a Blaine fineness of 4500 cm2/g, the mortars made with the superplasticized cement had higher compressive strength than those made with the control Portland cement. For a given grinding time or Blaine fineness of cement ≥5000 cm2/g, the slump loss, air content stability, bleeding, autogenous temperature rise, setting time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made with the superplasticized cements were generally comparable to those of the concrete made with the control Portland cements when the superplasticizer was added at the concrete mixer.  相似文献   

14.
张礼华  刘来宝  蔡攀 《水泥》2014,(4):11-14
采用Marsh筒法和净浆流动度法研究了玄武岩的掺量、粉磨方式和细度等因素对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粉磨再混合粉磨的方式有助于改善掺玄武岩水泥粉体群的颗粒级配,减小堆积空隙率,进而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在试验范围内,掺6%玄武岩粉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最佳,甚至优于未掺玄武岩粉的水泥。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将玄武岩和熟料采取预先粉磨后再混合粉磨的处理方法,并控制玄武岩掺量在6%以内。  相似文献   

15.
施惠生  沙丹丹 《水泥》1999,(12):9-12
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石灰饱和系数(KH)对水泥熟料的显微特征,粉磨特性及物理性能的影响,并就机械力化学活对高游离氧化钙水泥的改性和混合材效应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低温烧成的特种高钙熟料具有高强、早强的磨性等优异性能,通过机械力化学活人可有效地提高高游离氧化钙水泥的强度和改善安定性,大幅度地提高混合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高效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方法(XRF)研究萘磺酸钠聚合物(PNS)高效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分析认为PNS中硫(S)元素含量是确定的,水化初期其它成分溶入水泥浆液相中的含S离子的变化情况也可以测定,且制定XRF标准曲线所需含S标准样品选取方便,因此S元素是合理的标定元素。从水泥浆体中分离出液相是XRF方法关键的步骤,测试数据表明过滤(抽滤)对XRF结果的误差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用XRF分析从水泥浆分离出的溶液中S元素的含量,进而计算PNS吸附结果。该结果与其他研究人员采用其它方法所得的研究结果相近。同时发现PNS高效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形态不是单分子层,而是其它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