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藤小强 《电脑爱好者》2004,(10):105-106
嗨!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没有想到“创业&就业”栏目在创办一年的时间里,人气居然窜升得这样快!从饱含殷切希望的读者来信中,我感觉到自己责任之重大,那么多的大学生朋友希望加大与就业相关的内容。鉴于此,小编在这里要将两项重要的调整告诉给大家。 第一,“创业&就业”栏目就业指导专家团正式成立了。他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有著名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也有职业测评与职业咨询顾问,还有著名  相似文献   

2.
袁传宽 《程序员》2007,(5):135-135
当我们的一些软件企业为外包项目的持续增加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中国的外包产业与印度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们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差距还是如此之大?  相似文献   

3.
孙泠 《软件世界》2005,(3):10-15
作为中国软件出口的主要方式,软件外包连续几年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在2003 年突然出现下滑,从100%的增长率滑落到34%。究其原因,当年SARS肆虐的影响微乎其微,其 根本性因素还是中国软件出口在目前的主要市场--日本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也正是这样的压力迫使政府主管部门和软件企业重新考虑外包市场定位--是坚守日 本,还是向更大的欧美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4.
周颖 《互联网周刊》2005,(11):47-48
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围城”故事似乎一直在现实生活的不同场合被演绎出不同的版本。这一次,中国和印度的软件企业分别站在了围城的内外——就在印度公司极力想摆脱包工头形象转而塑造软件品牌的时候,不少走了十多年品牌路线的国内企业却把赌注押到了外包上……  相似文献   

5.
欧美软件外包服务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每一单业务都会遇到印度、俄罗斯企业的竞争。那么,如何在欧美市场上另辟蹊径呢?  相似文献   

6.
刘源  黄燕 《互联网周刊》2003,(34):22-30
产业分析师眼中的中国软件外包企业依然还是这样的景象:规模比印度差了很多,管理水平过于粗放,开发流程有待细分,技术蓝领远未形成规模,总之,还没有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横向工业发展成为渐趋专、深、尖的纵向工业,软件外包这个很有希望成为第二个“中国制造”概念的领域当前有着太多的不如意。分析师和观察家们太过于迷恋全球软件外包的印度模式和印度软件巨头的成功经验,忽视了中国外包市场的活力,更没有注意到活跃在这个市场上的众多企业早已经不再谈论这个话题。他们忙于拓展“人脉关系”、寻找客户,签下订单,赚取利润,深刻的体会着欧美客户和日本客户做事风格上的显著差异,更为成功的那些企业已经开始考虑规模扩张的问题。毕竟这个市场发展得是如此迅速,远远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中国的软件外包业还处在印度10年前的水平,再过10年则很有希望向“中国制造”那样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这是业内人士审慎而乐观的估计。为了走到这一步,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大小企业都在认真摸索并做出切实的努力。两年前声噪一时的出口联盟没有发挥预期的效力,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没有令大多数外包企业感到政府的支持力,这些都是已经被正视的问题,而各地政府主导的软件出口基地和人材战略则让他们甚至是国际发包商感到欣喜。软件外包的“中国制造”, 虽然不是指日可待,但也不是遥不可及,已经上路的中国企业注定要按照自己的现实道路继续走下去。  相似文献   

7.
中国软件外包白皮书(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IDC分析,近几年全球应用软件外包市场平均每年以29.2%的速度增长,2005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389亿美元。而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目前全球软件产值的三分之一需要通过对外发包来完成。软件外包已经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8.
马戎 《软件工程师》2004,(12):32-33
今年是“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启动的第一年,在第七届中关村电脑节中国软件外包峰会上,来自政府、专业咨询公司、发包商和国内的软件企业,就国内企业如何打入欧美软件外包市场展开了探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修小平在峰会上说,“我们计划每年扶植100家企业,帮助他们筹备出口资源,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最后实现海外创业。”  相似文献   

9.
陈杰 《软件世界》2007,(19):22-25
近年来,中国软件外包市场持续升温,引发了世界的关注。2006年中国软件接包市场规模为14.5亿美元,到2009年中国软件接包市场的平均增长率达到36.1%。 提起亚洲外包,中国已经成为印度之外的最佳选择。中国外包的崛起甚至已经引起印度的高度重视,很多人不禁会问“Why China”,是什么因素促使中国迅速成为了外包重镇,是人才、管理,还是成本?中国与印度究竟存在哪些优劣势、双方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使外包市场迅速成长需要解决好哪些问题?这些都将成为本次论坛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息化》2006,(22):81-82
2001年~2004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1%.市场规模由2001年的1.80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6.33亿美元.占全球外包市场的1.9%。  相似文献   

11.
一度被质疑为无技术含量、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外包,在2005年刚刚开始,又将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2.
赵万里 《程序员》2008,(9):84-85
众所周知,欧美市场曾是印度软件外包公司的天下。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优秀中国软件公司加入了这个硝烟弥漫的市场,在项目竞标时与强大的印度公司正面交锋,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就职的奥博杰天软件公司就是一间专注于欧美市场的软件外包服务企业。多年以来,笔者目睹、参与、领导实施了多个项目竞标的过程。这当中,即有失败的苦涩,更有成功的喜悦。最重要的是,奥博杰天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项目竞标的流程,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人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离岸外包服务商该如何"走出去",建立自己在欧美市场的销售能力?因为我们优势空间已经不多了。  相似文献   

14.
软件外包急剧扩大带来了跟风起哄现象,但别忘了中国与印度的实质差异在于中国还有巨大的内需,在于信息化的第一要务是推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5.
危机是转机。从在国际市场上抢蛋糕,到在国内市场占领制高点,金融危机既是对于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一个生存考验,更是一个业务升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谈益平 《程序员》2008,(6):15-15
一项数据调查显示,2006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份额约为14亿美元,2007年增长至20亿美元,2008年将达到28亿美元。以上数据标明,软件外包市场份额正在加速增长,中国外包市场异常火热。中国的外包市场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对日韩外包、跨国公司外包;人力外包、国内外包以及传统离岸外包,以下是我对这几类外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谈益平 《Internet》2008,(6):15-15
一项数据调查显示,2006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份额约为14亿美元,2007年增长至20亿美元,2008年将达到28亿美元。以上数据标明,软件外包市场份额正在加速增长,中国外包市场异常火热。中国的外包市场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对日韩外包、跨国公司外包;人力外包、国内外包以及传统离岸外包,以下是我对这几类外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全球软件市场中。40%的项目是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IDC市场分析显示,全球应用软件外包市场近几年平均每年以29.2%的速度增长,2005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389亿美元。IDC指出。美国本土公司向境外公司发包,从2000年的55亿美元将上升至2005年的17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软件外包是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中国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于日本,而在全球软件消费市场中,日本所占比例很小,因此,中国软件产业要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本文分析了世界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动态、格局以及我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所面临的现状,探究发现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的桎梏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20.
王知音 《软件》2007,(12):40-42
随着离岸软件外包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了软件外包服务的行列。援引媒体报道"IDG统计数据表明,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已达到1000亿美元。全球软件外包的发包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国家,其中美国占40%,日本占10%。外包接包市场主要是印度、爱尔兰等国家。其中,美国市场被印度垄断,印度软件业80%的收入依赖软件外包业务,印度已经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