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我们导出实现各向异性介质克希霍夫偏移的渐近表达式并概述了工序。这种技术基于利用对射线振幅和旅行时的解析式获得的方位各向同性介质的新的格林张量表达。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各向同性在偏移方法中的运用会受所考虑速度模型的可得性和可靠的限制,我们研制的一种新的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案来产生方位各向同性介质中偏移非转换波和转换qP-qSV波的仿真各向异性模型。这种速度分析方法各向同性的五个弹性常数给出的非双曲线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地震勘探精度的提高,各向异性对于常规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的影响已不容忽视。研究了利用P波非双曲旅行时求取各向异性参数的方法,当道集的排列长度远大于勘探目的层深度时,P波走时资料包含的信息可以用来确定VTI介质的各向异性参数。利用VTI介质的CMP道集,研究了二步法提取η参数的方法,即先利用短排列地震数据求取均方根动校正速度,再利用长排列数据和水平速度扫描法得到水平速度,通过转换得到各向异性η参数;采用基于声学近似的VTI介质程函方程,通过各向异性射线追踪计算旅行时。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提取各向异性参数,进行VTI介质各向异性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使成像精度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中,偏移是用French(1975)和Schneider(1978)推导的克希霍夫积分公式进行波场外推来实现的,紧接着采用一个成像程序。信号的相位和振幅,甚至近源场效应(见附录),都能运用偏移进行正确处理、根据Claerbout的成像原理(Claerbout,1971,1985)地下界面的图象是在入射与反射波场交会时间处构成的。在波场外推时,在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根据斯奈尔定律用均方根速度近似计算了传播时间(Kohler和Koenig,1986)。水平层状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构造应力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影响是油气运移聚集机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大民屯凹陷是个勘探程度高的“小而肥”的凹陷。依据其翔实的勘探开发资料研究该凹陷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聚集的规律性关系,对其它小型盆地或坳陷的勘探有指导意义。应用SAP5软件模拟大民屯凹陷油气主要运移期的古构造应力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孔隙流体压力和石油势的分布,预测石油运移的主要方向和聚集部位,其结果与油田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研究表明,石油总是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油势低势区是石油富集的区域。地应力变化影响孔隙压力和油势,因而对石油运移和聚集有重要影响。在平行最大主应力(垂直最小主应力)的方向上储集层连通性最好,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与最大主应力小角度相交的先期主要断裂的方向也可能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图3表1参11(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2.
阵列声波全波列测井信号波至提取的小波变换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阵列声波全波列组分波的波形特征,建立了适合其特征的检测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检测这类信号波至的方法。应用此方法,精确地实现了对实测海洋阵列声波全波列测井信号波至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14.
辽河油田新开地区油气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辽河油田新开地区七口井5个油组不同孔渗条件的32个砂岩储集层样品进行孔隙铸体薄片、电镜扫描、图像分析以及压汞研究,计算了表征储集层孔隙特征的参数7个,表征喉道特征的参数13个,反映孔喉连通性的参数3个,反映孔隙结构复杂性的参数1个。综合分析这些参数认为,该地区储集层的孔隙个体大,喉道粗,分选好,孔喉连通程度较高,毛管压力曲线多具有低而宽缓的平台段;不同的油组,有一些差异,相比之下,沙一段Ⅰ、Ⅱ油组孔隙结构最好,Ⅲ、Ⅳ油组次之,沙三段Ⅲ油组最差。 相似文献
15.
16.
分形理论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分形理论是描述和研究自然界中不规则形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应用这种理论进行油气检测的方法和步骤,经过对计算求得的分维数的修饰性处理,分维数曲线的形态变化与油气藏的分布更为吻合,最后给出了在陕某宁盆地黄土塬区和沙漠区的油气检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复杂地一表条件下也是十分有效的,开发的相应软件可在微机和工作站上运行。 相似文献
17.
混沌理论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尝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混沌学是当今非线性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用来刻划混沌系统动力学特征的最大Lyapunov指数,反映了系统的动力学变为不可预测的尺度。本文初步探讨了利用最大Lyapunov指数进行油气检测的可行性,开发出相应软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最大Lyapunov指数的曲线形态变化与油气分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流体成分反演技术——AFI(AVO FLUID INVERSION)是一项为了解决AVO在油气检测中的不确定性,将AVO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转变为一种计算流体可能性分布的确定性的分析技术。流体成分反演技术对于研究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目标区内气水分布规律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就此项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在苏里格气田三维资料盒8储层流体预测中的应用做一下介绍和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解决石油勘探开发中所面临的早期评价问题,应用热解气相色谱法,利用热解装置、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工作站组成的热解气相色谱仪对储集岩进行分析,得到热蒸发烃、热解烃色谱曲线及其各种化合物、系列化合物分析数据。该技术对不同储集岩进行分析对比获得如下结论:①利用热蒸发烃正烷烃碳数分布及含烃量有助于区分水洗油层、细菌降解油层、非生产层、凝析油层;②在对储集岩热解烃分析中发现油沙岩与生油岩干酪根的热解烃图形是不同的,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油砂岩热解烃色谱曲线可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油砂岩在重质组分中的烃类分布。因此,在生产中该技术可为勘探开发提供合理的勘探数据,准确评价储集岩性质,对现场快速、准确评价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