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有效控制低碳低硅钢冶炼过程增硅,对低碳低硅铝镇静钢SPHD各工序生产实践增硅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炉过吹及出钢过程下渣是钢水增硅的重要原因;LF精炼过程钢水增硅主要发生在较强的还原气氛下,钢中的铝与精炼渣中的SiO2反应,以及钙处理工艺也是钢水增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对低碳低硅铝镇静钢的冶炼过程中对于硅含量的有效控制使其冶炼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由于LF精炼脱氧、脱硫还有强还原环境下很容易导致回硅的情况出现以至于造成钢材内部的硅含量出现超标。同时转炉终渣成分还有下渣量以及LF精炼渣成本与钢中酸溶铝含量等方面因素的存在对于硅含量的控制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以至于使得其控制难度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3.
当用电炉废钢法在氧化期吹氧冶炼耐蚀钢时,为降低氧化期的合金元素烧损,使用铝、硅和碳对炉渣进行脱氧。热力学的分析表明,碳在用氧喷吹耐蚀钢的温度下,具有很高的还原能力,同时碳的单耗较硅、铝低,渣比很小,成本也低。 《》和MK共同拟定和试验了在熔炼氧化期利用焦炭还原剂冶炼耐蚀钢的工艺。为消除偶然因素对熔炼指标的影响以及客观地比较它们,用试验熔炼工艺和现在使用的工艺进行了耐蚀钢的冶炼(见表)。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碳低硅钢LF精炼过程脱硫与增硅问题,通过经典热力学分析了脱硫与增硅的规律。计算表明,当钢中w(Al)≥0.01%,即可将S质量分数降至0.01%以下,继续提高Al含量则增加钢液增硅的趋势。工业实践结果与热力学计算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实际生产中,在钢中的S质量分数低于0.02%的条件下脱硫,钢液的增硅量也将增大,最大的增硅质量分数达到0.031 8%;钢液的脱硫量越大,增硅量也越大,当钢中脱除质量分数0.067%的硫时,对应增硅质量分数约0.03%。冶炼中应结合到站Al和S含量综合考虑白灰和铝粒加入量进行造渣,LF精炼结束w(Al)为0.032%~0.038%,精炼渣碱度最适区间为9~11,渣中w(TFe+MnO)为0.6%~0.7%,可同时满足脱硫和减少增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日钢低碳低硅钢中增硅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了在当前工艺条件下LF精炼脱氧脱硫搅拌作业负荷量大、过程高铝控制还原、精炼周期偏长、钙处理、石灰质量等是增硅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以上增硅原因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使低碳低硅过程增硅受控。  相似文献   

6.
杨建  黄治成 《特殊钢》2022,43(2):59-63
对 120t BOF-LF-RH-CC 流程生产的低碳低硅-铝镇静钢 C4C-Q(/%:0.02~0.06C,≤0.06Si,0.02~0.05Al)冶炼硅含量高,可浇性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工艺优化,转炉采用出钢两次挡渣模式和出钢后脱碳工艺,降低出钢氧含量,减少后期脱氧过程中生成Al2O3夹杂;通过优化LF脱氧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低碳低硅铝镇静钢精炼过程中的增硅问题,结合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CSP流程SPHC钢生产过程,分析了转炉下渣量、连铸热态铸余回渣量、钢中Als质量分数、精炼炉渣成分和精炼处理时间对钢水中硅质量分数增加的影响。严格控制转炉下渣量不超过3.0 kg/t、适当减少热态铸余回渣量和钢中Als质量分数、适当调整精炼渣系成分、提高炉渣碱度和合理缩短LF炉精炼处理时间,均可不同程度地减少精炼处理过程中钢水增硅,有利于将钢水中硅质量分数控制在较低水平,满足后续加工需求。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分析低碳低硅铝脱氧钢生产过程中的增硅问题,并提出几条减少、控制增硅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轶良 《黑龙江冶金》2011,(1):32-33,35
研究了低硅铝镇静钢的增硅现象,提出了解决办法。结果表明,控制此类钢增硅量的主要的措施是控制钢中的Al的质量分数不过高、保证渣碱度、减少转炉下渣量以及合适的LF炉终渣。  相似文献   

10.
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低碳低硅铝镇静钢表面卷渣缺陷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低碳低硅铝镇静钢表面较短条状卷渣缺陷的主要成分为钙、铝和氧,为典型的钙铝酸盐夹杂物;较长条状卷渣缺陷的主要成分为钙、硅、氟、钠和氧,为典型的保护渣成分。针对不同类型的卷渣缺陷及其成因,分别在炼钢工艺的挡渣出钢、精炼工艺的升温时间和钙含量以及连铸工艺的中间包控流装置、中间包保护气氛、结晶器液面波动、钢包下渣和结晶器保护渣等方面进行改造、控制和优化。采取上述措施后,因低碳低硅铝镇静钢表面卷渣缺陷造成的产品降级率由大于10.0%降至1.5%以下,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朱万军  区铁  李光强  王春锋  沈继胜 《炼钢》2012,28(2):48-51,64
为减少低碳低硅钢冶炼过程增硅,通过工业试验对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CSP流程精炼过程硅含量控制作了分析。结果发现:钢水增硅主要发生在LF精炼过程,除转炉下渣量和钢水AlS含量外,钙处理工艺也是影响钢水增硅的重要因素。热力学计算也表明:精炼结束时钢水中AlS与渣中SiO2反应未达到平衡,增硅还会继续进行;钢水中钙对渣中SiO2的还原能力远大于AlS;通过调整精炼渣中SiO2含量,可减缓钢水增硅。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RH真空冶炼过程中钢水锰元素偏差和提高最终产品性能的稳定性,采用直读光谱仪对不同条件下RH真空冶炼镇静钢与非镇静钢锰损情况开展研究。结果表明,RH真空冶炼过程中锰损存在4种形式,与钢水中自由氧反应烧损、钢渣界面反应、合金粉末抽吸、真空锰挥发;随着钢水中锰含量增加、真空时间延长,钢水温度和氧化性提高,RH真空锰损逐渐增加;真空度小于1 000 Pa时,RH真空锰损随真空度的降低而降低,而当真空度大于1 000 Pa时,继续降低真空度,RH真空锰损几乎不变。通过降低RH真空度、进站锰含量和温度、减少RH真空处理时间等措施,RH结束目标锰的质量分数±0.01%命中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3.
结合耐候钢的钢种特点,采用不加白灰的少渣冶炼方法,成功地开发出经济性冶炼含磷耐候钢的生产工艺,并分析了含磷耐候钢的经济性冶炼工艺对冶炼周期、终点磷含量、耗氧量、熔剂消耗、吹损的影响。实践表明,采用经济性冶炼含磷耐候钢工艺后,吹氧时间缩短1.14 min/炉,生产能力提高,成本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闵义 《中国冶金》2010,20(5):43-43
本文应用火用分析方法对典型管线钢冶炼工艺过程的能量传递与转换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火用损失为主要损失,占流程总火用损失的84.79%;转炉、出钢、LF、RH和钙处理工序的火用损失比例分别为37.42%、27.94%、13.13%、19.92%和1.59%;各工序的主要火用损失分别来源于转炉渣排放、出钢过程散热、电能无用功、蒸汽做功和喂线过程烟尘的溢出。减少管线钢冶炼过程火用损失的重点在于转炉渣所携带火用的回收利用、钢流形状控制、改善钢包烘烤和提高电弧加热效率。  相似文献   

15.
非铝脱氧GCr15轴承钢的夹杂物演变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微  包燕平  王敏  刘宇  黄永生  孙光涛 《钢铁》2021,56(1):37-42
铝脱氧轴承钢中常含有较多的D类、Ds类夹杂物,对轴承钢的疲劳性能影响较大.为了减少这类夹杂物,国内某钢厂采用低碱度渣、非铝脱氧的新冶炼思路冶炼轴承钢.对冶炼流程进行了过程取样,使用电镜、夹杂物自动分析系统等方法对夹杂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夹杂物的演变机理.研究表明,这种轴承钢中的全氧质量分数达到0.000 6%?0.0...  相似文献   

16.
保护渣向超低碳钢液增碳的原因及数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讨了保护渣引起超低碳钢增碳的机理并进行了数学分析,从分析结果可知,熔渣层碳含量和操作异常引起的富碳层与钢液的接触都能使钢液增碳,且后影响更大,降低保护渣熔渣层和富碳层的碳含量,适当提高熔渣的粘度和稳定操作是防止钢液增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武钢一炼钢厂SWRH82B生产过程中导致钢水增氮的各种因素,介绍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铁水为主要原料的不锈钢冶炼新工艺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王一德  徐芳泓 《特殊钢》2006,27(3):35-38
太钢开发了通过预处理装置采用粉剂喷吹法对铁水进行脱硅、脱磷和脱硫;以30 t EBT UHPEAF熔化铁合金和部分废钢、75 t K-OBM-S顶底复吹转炉和VOD精炼的冶炼不锈钢工艺,生产能力已达50万t/a。重点介绍了工艺流程的选择、主体设备的确定和铁水脱磷、K-OBM-S冶炼不锈钢模型、无氩冶炼多种不锈钢和高质量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冶炼等关键工艺技术的开发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45 t转炉"低铁耗、高冷料比"冶炼工艺的探讨,在操作中遵循"早化渣、低碱度、高MgO"的炉渣控制技术以及"前期快速升温、过程升温平稳"的温度控制原则,完成了"低温冶炼工程"攻关,解决了操作过程喷溅和终点生铁块未熔化的难题,保证了转炉操作的稳定顺行,在高炉铁水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提高了钢产量。  相似文献   

20.
结合舞钢120 t转炉生产实践,分析认为转炉工序影响钢铁料消耗的主要因素是转炉吹损、烟尘损失、渣中铁损和喷溅损失等。通过优化装入制度及优化转炉操作工艺减少喷溅、降低吹损、少渣冶炼等措施,钢铁料综合消耗由1092.59 kg/t降为1073.83 k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