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磷渣对水泥浆体水化性能和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泥浆体凝结性能、水化放热、力学性能和孔结构的测定,以及扫描电镜分析和差热-热重分析,研究了不同掺量磷渣对水泥浆体水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渣掺量的增加,浆体的凝结时间延长,水化热减少,早期抗压强度下降.但掺磷渣水泥浆体的后期抗压强度已接近或超过了纯水泥浆体的,磷渣掺量的增加对水泥浆体的后期抗压强度影响不显著.浆体中的Ca(OH)2量随龄期的延长而增加并随磷渣掺量的增加而降低.磷渣的活性效应和填充效应的发挥有效地改善了浆体水化后期的微观结构和孔结构,从而使浆体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对水泥浆体早期水化和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通过硬化水泥浆体力学性能、交流阻抗和孔结构等性能的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对硬化水泥浆体早期水化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的凝结时间增加,抗压强度降低,熟料矿物的水化速率提高,但水泥-粉煤灰体系的水化速率降低,水泥浆体中孔溶液电阻和阻抗相应降低,硬化水泥浆体中大孔数量减少,微孔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经混合碱激发活性的磷渣,以不同比例取代水泥制得碱激发矿渣水泥浆体的凝结性能和抗压强度,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随着碱活性磷渣掺量的增加,浆体的凝结时间延长,各龄期抗压强度均下降,其中早期强度降低幅度较大,后期强度降低不明显。当碱活性磷渣掺量为30%时,浆体28d强度和纯水泥浆体的最接近。碱活性磷渣的掺入能有效地改善硬化浆体水化后期的微观结构,主要起到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废纸纤维、UFS00纤维素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水泥浆体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氮吸附法对水泥浆体的孔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三种纤维掺入后对水泥浆体孔结构的改变.试验结果表明:密封养护条件下,三种纤维对水泥浆体强度和孔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废纸纤维对水泥浆体强度和优化孔结构方面的影响略次于UF500纤维素纤维,但优于聚丙烯纤维,从成本方面考虑,用废纸纤维代替UF500纤维素纤维是值得尝试的.  相似文献   

5.
煤矸石对硬化水泥浆体结构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惠生 《水泥》2005,(8):1-4
通过对硬化水泥浆体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结合XRD和SEM分析,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煤矸石对硬化水泥浆体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矸石掺量的增加,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凝结时间缩短,抗压强度降低,熟料矿物的水化速率提高,水泥-煤矸石体系的水化速率降低。煤矸石掺量不同,水化模式亦不同。  相似文献   

6.
矿渣,粉煤灰和硅灰对硬化水泥浆体隙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汤金辉  邓敏  王爱国  李兵 《硅酸盐通报》2014,33(9):2180-2185
本文研究了磷渣在水及模拟水泥浆体孔溶液中的溶解特性.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SEM和XRD等分别研究了磷的溶解规律、溶解前后磷渣的结构与组成.结果表明:磷渣中磷在水中的最大溶出量为0.009%.而在模拟水泥浆体孔溶液中浸泡时,磷渣开始解体,参与化学反应使得原本光滑的表面变得粗糙,有斑驳状物质生成.随着磷渣比表面积的增加,磷渣中的磷的最大溶出量依次增加,且在达到最大溶出量0.102%后,又逐渐减小.不同Na/K摩尔比对磷渣中磷溶出量有一定的影响,当Na/K摩尔比为0.5时,磷渣中磷的溶出量最大为0.048%.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室球磨机制备出比表面积分别为280m2/kg、370m2/kg和670m2/kg的3种水泥熟料,与不同掺量的粉煤灰配制成不同颗粒级配的粉煤灰水泥,并测试了粉煤灰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自收缩、孔隙率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提高熟料细度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粉煤灰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并提高复合水泥浆体早期抗压强度;粉煤灰的掺入降低了水泥体系的自收缩,提高了粉煤灰水泥浆体的体积稳定性;粉煤灰水泥浆体背散射图像表明,提高熟料细度可显著减少粉煤灰水泥浆体中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未水化粉煤灰颗粒含量。  相似文献   

9.
外加剂对高掺量磷渣水泥的强度和孔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钠钙硫混合激发理论,并从快硬高强水泥中得到启迪,研制出成本低廉的复合外加剂来生产高掺量磷渣水泥。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磷渣掺量为50%~70%(质量百分数)时,使用外加剂技术可生产425#和525#磷渣水泥,它的后期孔结构性能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  相似文献   

10.
利用锂渣粉和钢渣粉替代部分P·O 42.5水泥制备了复合水泥净浆试样。通过SEM、XRD、FT-IR等测试方法分析了二者对试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锂渣替代部分水泥会降低浆体的流动性,钢渣替代部分水泥有利于提高浆体流动性。锂渣具有促凝效果,而钢渣在浆体中可发挥缓凝作用。锂渣、钢渣复合掺入时可调控浆体的流动性和凝结时间。锂渣对浆体力学性能的提高相比钢渣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当水胶比为0.4时,掺入20%(质量分数)锂渣的试样28 d抗压强度可达62.3 MPa,相比空白样可提高23%左右。SEM结果显示掺20%锂渣可使试样28 d微观结构更致密。XRD结果显示试样的水化产物主要为C-S-H凝胶和Ca(OH)2。FT-IR结果显示Si—O键峰位发生了一定的红移,H—O—H键发生了蓝移。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偏高岭土基土聚水泥的力学性能,在偏高岭土中加入不同掺量(质量分数10%~50%)的矿渣,分析其对土聚水泥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压汞仪和扫描电镜对80℃蒸养3 d的土聚水泥试样进行孔结构和断面形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矿渣掺量的增加,土聚水泥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孔隙率呈线性减小,孔径分布逐步向微孔方向移动.当矿渣掺量为50%时,80℃蒸养3 d和7 d后抗压强度分别达到73.4和74.4MPa,3 d龄期试块的孔隙率仅为4.46%,孔径尺寸小于20 nm.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矿渣的加入使土聚水泥结构更加致密,有利于土聚水泥抗压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Powers理论模型,通过引入相对水化程度及选定油井水泥石的本征强度参数,结合Balshin方程和Schiller方程,建立了低温条件下油井水泥石孔结构和抗压强度的数学模型。比较结果表明:Balshin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水泥浆体的水化龄期小于90d时结果比较吻合,而Schiller方程则不适用。  相似文献   

13.
每生产1 t黄磷产出9~11 t黄磷渣。介绍利用黄磷渣生产磷渣超微粉(0.074~0.038 mm)的工艺及其作为水泥添加剂的成本和品质优势,并已成功将其用于修建大坝和商业用混凝土中,实现了黄磷渣的循环利用和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4.
少熟料磷渣水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良喜  王越 《水泥》1999,(3):8-11
试验研究了少熟料磷渣水泥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外加剂四组分N、G,S,F的配比为3:4:5:4时,对少熟料磷渣水泥的抗压强度最有利,生产该水泥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外加剂掺量12% ̄14%,水泥细度400m^2/kg。混合粉磨有利于外加剂的均匀分散,从而有利于水泥强度的提高。测试了少熟料磷渣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孔结构性能,干缩性能和抗侵蚀性能,并与硅酸盐水泥进行了相应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李文杰 《水泥工程》2015,28(5):16-18
研究了矿渣沸石基水泥中原料组成含量对水泥的强度、凝结时间及标准稠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该水泥体系的水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30%的沸石、25%的熟料、34%的矿渣、6%的钢渣和5%的石膏,可以制备出3d抗压强度达15.3MPa、28 d抗压强度达42.8 MPa的矿渣沸石基水泥。该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为C-S-H凝胶和水化硫铝酸钙。  相似文献   

16.
消石灰、无水石膏与石灰石粉对矿渣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掺加消石灰、无水石膏和石灰石粉提高矿渣水泥的早期强度、干缩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消石灰、无水石膏及石灰石粉可加速矿渣水化进程,并使水泥浆体密实度提高,最终体现为矿渣水泥早期抗压强度大幅度提高。复合掺加消石灰、无水石膏和石灰石粉的矿渣水泥水化早期的干缩率小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后期矿渣水泥的干缩率稍大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但大大小于未掺激发剂的矿渣水泥。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压汞法对磷渣水泥石的孔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又用灰色关联分析不同磷渣颗粒分布对水泥石孔结构的影响,并用Origin作图分析磷渣水泥石孔径分布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磷渣,其颗粒级配对水泥石的孔结构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并不是细颗粒含量越高水泥石总的孔隙率越低,而要根据具体的磷渣选择适当的粉磨细度。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西昌航天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对磷渣配料生产水泥熟料进行了试生产,试生产中磷渣的掺入量定为6.0%,熟料三率值定为:KH=0.92±0.02,SM=2.7±0.1,IM=1.6±0.1。试生产成功后实施了全面生产,生产中配料方案和熟料三率值基本不变,磷渣掺入量通过摸索定为5.0%。结果表明,在生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磷渣,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熟料质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