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也谈空调插座回路应加漏电保护装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以下简称《住规》)6.5.2条第四款规定:除空调电源插座外,其它电源插座电路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该条条文说明解释:电源插座常用手握式电器,当电气绝缘损坏时易引起电击伤亡事故,因此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以快速切断电源;空调机不是手握式电器,一般为绝缘外壳,且安装位置较高故不必设漏电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2.
龚仁龙 《安徽建筑》2002,9(5):93-93
现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以下简称<住规>)6.5.2第4款规定:除空调插座外,其他电源插座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该条条文说明的理由是:电源插座常用于手持式电器,当电气绝缘损坏时,易引发电击伤亡事故,因此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在发生上述事故时能快速切断电源,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而空调机不是手持式电器,一般为绝缘外壳,且安装位置较高,所以不必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3.
住宅中的电气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家家户户都将拥用属于自己的“安乐窝”。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设计应能体现以人为本、安全适用、简捷明快、舒适温馨、绿色环保 ,其中安全是第一位的 ,否则 ,其它就不复存在。因此住宅的电气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住宅电气安全 ,谈谈个人的看法。1 漏电开关的使用《住宅设计规范》(GB5 0 0 96- 1 999)第 6.5 .2条第 4款要求“除空调电源插座外 ,其它电源插座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第 7款提出“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 ,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以上两款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前者是防…  相似文献   

4.
朱秋雅 《浙江建筑》2007,24(4):61-63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对于住宅电气设计部分,其中有两处提出了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宁瑾 《山西建筑》2008,34(12):190-191
针对电源插座在住宅电气设计中的重要性,介绍了插座回路的划分,插座回路漏电保护装置的设置,探讨了电源插座的选用和设置要求,分析了电源插座与电视及电话出线口的间距,以提高住宅的电气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6.
孙作五 《建筑安全》2001,16(2):22-23
1.有关标准简介  我国建设部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以下简称部标)要求: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极配电(第7.1.1条);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第7.1.3条)。简言之,施工现场配电系统一般为3级控制:1级——总配电箱;2级——分配电箱;3级——开关箱。见图1。  关于漏电保护装置的设置,部标又要求: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第7.2.7条);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第4.3.7条);总…  相似文献   

7.
JGJ242-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12年4月1日起实施) 强制性条文: 4.3.2设置在住宅建筑内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8.4.3家居配电箱应装设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电源进线开关电器,供电回路应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电器,连接手持式及移动式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回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相似文献   

8.
卢永根 《中国电梯》2008,19(1):51-54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发布后,第910条关于曳引驱动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设置令业内人士争论不休。这种争论常见于同事之间、同行之间,争论的焦点是:电梯要不要设置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认为,电梯应设置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9.
《建筑电气》2004,23(2):2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局部修订条文,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现将电气部分摘录如下。 6.5.2条6款原文:卫生间宜作等电位联结。 6.5.2条6款修改为:设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应作等电位  相似文献   

10.
建筑施工现行安全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及特点(连载二)刘嘉福(天津建工集团)《规范》第4.3.7条中还规定了“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2.4对配电箱及开关箱专门规定了一章因为配电箱是施工现场电源与用...  相似文献   

11.
杜善忠 《建筑安全》2003,18(1):37-38
本文着重探讨总配电箱中自动开关、漏电保护器安装位置上的变化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力求使其更加科学和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第7.2.2条规定:总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以及漏电保护器。若漏电保护器同时具备过负荷和短路保护功能,则可不设分路熔断器或分路自动开关。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此规定中要求安装的各种防护电器,基本实现了对施工人员和用电设备的安全保…  相似文献   

12.
漏电保护装置及其安全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亦武 《建筑安全》2002,17(4):36-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都规定:“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系统应采用并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可见漏电保护装置在施工用电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建筑施工用电的特点,就漏电保护装置及其使用安全要求试述如下,以期能对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技术人员和电工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9.5节火灾漏电报警系统的理解,从是否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在哪些地方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和如何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军 《建筑电气》2007,26(7):46-47
对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增加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条文进行了研究调查,提出:①建议将该条文中的“宜“字改为“应“字,即在高层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均应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②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应该是:探漏--报警--断电.③给出两个解决方案,其一,在供电干线或电源线路的前端设置一台带漏电保护功能、有报警信号辅助触点的断路器;其二,设独立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黎焕光 《广东建材》2010,26(3):155-156
<正>1配电系统《住宅设计规范》(以下简称《住规》)第6.5.2条第1点规定住宅供电应采用9T、9N—C—S、TN—S三种接地方式。在设计时由城市公用低压线路供电的住宅楼一般采用TT系统:住宅小区的每幢住宅楼采用由小区变配电站配电时采用TN—C—S系统;对附设有配电所的高层电梯住宅采用TN—S系统。  相似文献   

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第十三篇第3·4·1条规定塑料护套线不得直接埋入抹灰层内暗配敷设。根据工作实践,我认为有必要将这条文取消。《规范》编制说明解释,这样的规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从墙面钉入铁件会损坏导线而漏电,不安全;二是不便于维修、更换  相似文献   

17.
曲华强 《建筑电气》2005,24(1):37-37
《建筑电气》2004年第二期,《住宅建筑正常泄漏电流的估算及意义》一文中,住宅供电干线漏电开关的整定值及保护范围一段中有:“电源总进线处漏电保护装置的设置原则是,漏电保护的动作值大于2倍的正常泄漏电流,……”,并给出下面的公式:  相似文献   

1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7.6.1条第2款规定"配电线路采用的上下级保护电器,其动作应具有选择性,各级之间应能协调配合。但对于非重要负荷的保护电器,可采用无选择性切断"。ZSI是实现上下级保护具有选择性的措施之一。ZSI是区域联锁选择性保护的英文缩写(Zone Selection Interlock),其核心有两点: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第  相似文献   

19.
1概述漏电保护器在我国应用了多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漏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人身电击事故,而且可以防止由电弧性接地引起的火灾。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人们与电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用电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人员触电伤亡也时有发生。为了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漏电保护器作为一项有效的电气安全技术装置已被广泛使用,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已经于1999-06-01开始实施,规定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其条文说明中明确接地电弧短路是常见多发的电气火灾原因,但电弧短路的电流小,一般的…  相似文献   

20.
周仲达  金波 《中国电梯》2005,16(16):25-27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全安装规范》第9.10条及附录F7规定: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该装置应作用于:a)轿厢;或b)对重;或c)钢丝绳系统;或d)曳引轮。上述中该装置应作用于轿厢,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向安全钳中的上行安全钳(含上行限速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全安装规范》第9.10条及附录F7规定: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该装置应作用于:a)轿厢;或b)对重;或c)钢丝绳系统;或d)曳引轮。上述中该装置应作用于轿厢,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向安全钳中的上行安全钳(含上行限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