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钢铁工业"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五”钢铁工业发展回顾(一)钢铁工业的大发展和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贡献1.大量投资使钢铁生产能力迅猛增长2001—2005年是中国钢铁工业大发展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65亿元(其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估计约210亿美元左右),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总额295362亿元的2.32%,是1996—2000年“九五”时期中国钢铁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4亿元的3.18倍。中国炼铁生产能力南2000年的12572万吨/年(国家统计数)上升到2005年3.91亿吨/年左右(中国钢铁  相似文献   

2.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回顾、展望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中国钢铁工业“十一五”的发展,五年里中国钢铁工业产能、产量快速增加,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发展的“瓶颈”日益突显。对未来几年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了展望,预见经过今后五年的努力,中国钢铁工业将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好的发展。最后,还就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短讯     
第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4月17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2006—2010年钢铁工业的发展”。近700名中外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谢企华首先致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作了“‘十五’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发展展望”的主题演讲;国际钢铁协会秘书长伊安·克里斯马思先生作了题为“钢铁:我们共同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正值中国积极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情况,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因此,认真总结回顾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探讨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海 《山东冶金》2006,28(1):80-80
2006年2月14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6年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明确了2006年钢铁行业的工作重点,对钢铁产、需作了预测,对开拓钢材市场、顶替进口作了认真研究。“十五”给钢铁工业提供了高速发展、充实自身的机遇“,十一五”又给钢铁工业提供了产业升级迈向强国的机遇。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是钢铁工业应对产能过剩挑战、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推进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钢协副秘书长李世俊作了《2006年扩大国内钢材市场和实施替代进口钢材的建议》的专题报告。“跳出钢铁看…  相似文献   

6.
孟钢 《甘肃冶金》2008,30(3):90-92
回顾了我国钢铁工业和甘肃钢铁工业在"十五"至"十一五"前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了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和甘肃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甘肃钢铁工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规模过快,钢铁产能过剩,钢材总量供大于求。“十一五”钢铁工业发展,要用科学的发展观,达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十一五"冶金工业发展开好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胜利完成“十五”计划,迈上“十一五”发展新征程的时候,新的一年开始了。冶金工业作为山西省重要支柱产业,“十五”取得了突出成就,“十一五”要更上一层楼,关键是2006年要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9.
“十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技术装备水平与工艺水平以及经济效益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钢铁工业产业组织结构和地区布局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无论是与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相比,还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工业还存在增长方式粗放,环境压力偏大,产能扩张速度过猛,行业产能过剩的危险加大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要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满足“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钢铁工业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急需转变钢铁工业的增长方式,提高钢铁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过去注重数量的粗放发展模式转移到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的集约型发展轨道上来,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走长期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山东钢铁工业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着产品档次低、技术经济指标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十一五”期间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依靠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加强领导,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加科技投入。保证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江苏省钢铁工业“十五”以来发展情况,总结了江苏钢铁工业的基本运行态势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江苏钢铁工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十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技术装备水平与工艺水平以及经济效益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钢铁工业产业组织结构和地区布局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与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相比,以及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工业还存在增长方式粗放,环境压力偏大,产能扩张速度过猛,行业产能过剩的危险加大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要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满足“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钢铁工业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急需转变钢铁工业的增长方式,提高钢铁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过去注重数量的粗放发展模式转移到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的集约型发展轨道上来,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十五”以来我省钢铁工业技术进步工作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勇 《云南冶金》2009,38(3):54-56
回顾了“十五”以来我省钢铁工业技术进步工作的基本情况,联系实际分析提出今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思路及我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凯 《中国钢铁业》2008,(11):17-22
钢铁工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看:全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联合重组趋势更加突出。为了最有效利用资源与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世界钢铁工业的改造、联盟、兼并重组步伐在加快,中国钢铁工业也将顺应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潮流。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到“十一五”末中国将诞生2000万-3000万吨的钢铁企业。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个人认为这个新阶段至少有以下四个特征:一、钢铁产量由高速增长将转入适度较快增长从2001年到2005年,也就是在“十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总投资是“一五”到“九五”(1953-2000年)48年钢铁总投资(5200多亿元)的1.3倍。今年钢铁工业总  相似文献   

16.
一、2006年及过去四年钢铁行业发展情况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总的来看,钢铁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朝着国家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变化,全年运行有以下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济钢审时度势,抓住冶金行业高速发展的有利时机,科学决策,把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档次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做为工作重点,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板材精品基地”的发展方向,坚定地推进“做强做大、跨越式发展”的整体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资源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产和建设高起点、大跨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钢产量由300万吨增长到1000万吨,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十五”是济钢历史上最辉煌时期,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十五”投资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效果“十五”期间共计实施了450个项目,累计完成固  相似文献   

18.
我国钢铁行业运行分析及发展态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5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状况分析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在一片“过剩”声中,中国钢铁工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2005年。2005年是中国钢铁工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贯彻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也是应对各种严峻挑战,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2001~2005年)是我国钢铁工业超高速发展的时期,五年期间钢材产量上了三个台阶,即2003年突破2亿吨、2004年突破3亿吨、2005年突破3.5亿吨(含重复材),年均增长率为23.1%。钢铁工业的总体素质有很大提高,产品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钢材进出口总量在2005年实现平衡,大部分钢材品种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钢材产量和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十五”期间钢铁产业大规模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将在今明两年继续释放,钢材供给能力将继续增强,供过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也将得到缓解。面向未来,钢铁工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与转折点上。“十一五”时期是钢铁工业稳定、健康、有序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钢铁业》2012,(10):14-18,24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和支撑作用,鼓励自主创新,进一步推进中国钢铁工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决定,对“十一五”以来为中国钢铁工业持续发展做出重大科技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