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板坯跑偏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加热炉考核指标。通过对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机械设备、液压系统及电气控制等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调试和排查,并从制造、安装和调试三个方面对步进梁式加热炉板坯跑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快速准确地解决板坯跑偏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吕东方 《工业加热》2012,41(3):27-29
介绍了脉冲燃烧控制技术在板坯加热炉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并对这种技术在板坯加热炉上的应用提出一个新方案.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介绍了武钢CSP板坯加热炉的设备状况。基于CSP加热炉的生产特点,分析了加热工艺与炉辊质量对产品质量的主要影响。从优化板坯加热工艺制度与燃烧控制入手,开展了较为全面的改善CSP板坯加热质量、降低炉内氧化烧损和能耗的研究,并在武钢CSP加热炉上取得了提高板坯加热质量、降低氧化烧损与煤气消耗的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某公司热轧厂常规与双蓄热烧嘴组合供热的板坯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加热炉炉内流动、传热、燃烧和板坯运动吸热过程的三维物理数学模型,运用CFD仿真技术对其进行详细的数值计算,得到炉内稳态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规律、板坯的升温曲线以及板坯温度分布均匀性,计算结果与"黑匣子"实验测量数据吻合良好。本文给出的板坯加热特性计算方法为研究加热炉新工艺、优化板坯加热温度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唐兴智 《工业加热》2003,32(4):46-48
步进梁式加热炉是板坯轧制前所需主要加热设备,炉子热工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加热炉炉型、供热装置及最佳燃烧控制。介绍了鞍钢1780热连轧机组上下供热板坯步进梁式加热炉热工性能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李克文 《工业加热》2010,39(6):48-51
建立步进式加热炉内流动、燃烧和传热的数学模型.炉内流场的模拟采用κ-ε双方程模型,辐射换热计算采用P-1辐射模型,气相燃烧采用Species Transport模型,流场计算采用Simpler算法.采用上述模型与算法得到了炉内详细合理的温度、速度和浓度分布,并对其中影响板坯加热的温度场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利用二维板坯加热数模对板坯加热过程热行为的模拟,探讨了热装温度对加热炉单位热耗、炉子产量及氧化烧损的影响。在热装条件下,加热炉在最优生产率条件下运行时,既能大幅度降低能耗又能明显减少板坯的氧化烧损。  相似文献   

8.
以某公司热轧厂板坯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加热炉内流动、传热、燃烧和板坯运动吸热过程的三维物理数学模型,运用CFD仿真技术对其进行详细的数值计算,重点对比分析了常规燃烧和富氧燃烧特性,得到了各自的炉内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规律、板坯的升温曲线以及板坯温度分布均匀性,计算结果与“黑匣子”实验测量数据吻合良好.总结出的富氧燃烧...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加热炉是天然气生产、输运及应用过程中的主要耗能设备。着重阐述了多井式天然气加热炉主要换热部件(换热盘管、燃烧系统)的热力设计过程,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了加热炉运行中排烟温度过低的影响因素。本文所设计的多井式天然气加热炉已应用于华北油田、青海油田、新疆油田等处。实践表明:天然气加热炉实际运行参数与设计数据吻合较好,所述的方法可为油田加热炉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钢厚板加热炉步进梁运动的精确控制,包括步进梁的速度控制和步距的控制。通过步进梁的上升、前进、下降、后退四个动作,将板坯平稳的从加热炉炉头的预热段经加热段送至均热段到达炉尾,使板坯达到出炉温度,并实现板坯在炉内的“轻托、轻放”。  相似文献   

11.
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钢坯二维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某公司拟建的辊底式连续热处理炉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其传热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其钢坯厚度变化较大的特点,建立了钢坯在炉内连续加热和摆动加热过程数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利用设计大纲提供的数据间接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可靠性。所开发的辊底式热处理炉计算机数值仿真系统可以动态模拟不同燃料、不同规格的钢坯在炉内的运行状况及其钢坯各典型点的温度变化规律;可以确定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度下、不同规格的钢坯所需要的最佳运行方式和最佳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低温辐射加热的基本原理和低温辐射传热及加热温度均匀的技术,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新型干燥炉——低温辐射加热炉。该炉用同一个热源进行辐射与热风复合加热,它既适用于簿的、形状简单的工件加热,又适用于厚的、形状复杂的超大工件的加热。  相似文献   

13.
炼油装置加热炉节能途径与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辉 《中外能源》2009,14(10):85-91
加热炉是炼油装置的能耗大户,其节能水平对于提高炼油装置的节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加热炉主要的节能途径:优化换热流程,降低加热炉热负荷;加热炉与其他设备联合回收余热;降低排烟温度、降低过剩空气系数、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减少散热损失以提高加热炉热效率。探讨了上述节能途径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进一步提高加热炉节能水平的制约因素:降低排烟温度,要考虑经济性和露点腐蚀;过分降低炉外壁温度,会导致费用过高;预热空气温度过高对环保不利。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炉节能水平的建议;认真净化燃料,降低露点温度;开发新的余热回收工艺;开发并应用“蓄热式高温空气预热贫氧燃烧技术”等新的燃烧技术;加强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间歇式热处理炉传热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台车式热处理炉炉膛传热数学模型和辐射换热器工作模型,分析了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空气预热温度、壁温、传热系数)随炉况的变化。结果表明,辐射换热器的传热特性随炉子的升温及保温过程变化而波动很大,因而对炉子的热工性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考虑炽热炉底的辐射加热和导热加热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形炉内管坯二维加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管坯表面热流密度沿周向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了管坯温度沿周向分布不均。炽热炉管对管坯下部表面的导热及辐射加热对其加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设计一种采用分组投切的固体蓄热装置,并以此设计搭建总加热功率150 kW的固体蓄热实验装置,搭建热物理参数非定值的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出炉体的温度场分布,并与定值参数进行对比,得到热物理参数非定值与定值的温度曲线和蓄热量曲线;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非定值法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设计一种分组投切的加热方式,对分组加热的固体蓄热装置进行蓄热量及温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整体加热的炉体温度梯度分布区间较大,传感器点温度有温差;采用分组加热的炉体温度梯度分布区间相对缩小,传感器间温度几乎相等,相同蓄热目标温度下,提高蓄热量6.0%。  相似文献   

17.
对热管元件应用于油田火筒式加热炉必须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传热学原理,给出了盈制热管工作温度的工程实用技术;针对油田加热炉改造问题,提出以热管流动阻力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一种优化设计思想,用以限制烟气的流动阻力。通过40余台加热炉的改造实践证明,改造后加热炉的热效率平均提高8%左右,热管温度控制及烟气阻力控制是改造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3,23(15):1959-1970
As the alternative to the heating furnace for crude oil heating, a heat pump system utilizing produced water, a main byproduct, in oil fields was proposed and the thermodynamic model of th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 particular compression process with inner evaporative spray water cooling was applied in the screw compressor and an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variable-mass compression process was introduc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screw compressor, the temperature of produced water 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flash process are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system performance. The energy cost of the heat pump system wa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heating furnace, revealing that the heat pump system with EER, 4.67, would save over 20% energy cost as compared with the heating furnace. Thus, the heat pump system was energy saving, mone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蒙多晶硅项目,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对还原炉内部进行加热的条件下,对炉内温度场进行了试验测试,同时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理论和计算的综合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加热技术在多晶硅还原炉中有着良好的加热应用效果。与同类型加热设备卤素灯相比,等离子发生器不仅加热效率高且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电窑中SiC-Si3N4耐火砖的烧制过程按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加热阶段、化学反应烧结及冷却阶段。用数值仿真的方法模拟加热阶段,分析窑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发现窑内热棒的位置及供热功率变化对温度分布影响较大;窑内的对流换热对改善温度场,减小砖坯的表面温差有一定作用;由于发热棒的不合理布置,使得窑内的温度场均匀性较差,升温速率较慢,电窑热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