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天津意式风貌建筑保护区规划建设为例,总结了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规划的基本要点,分析了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做到以保护为前提,处理好保护与区域发展和活力再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大连重要的文化载体和城市记忆承载地,保护规划作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的法定文件目前在大连已启动。文章聚焦国家城市更新背景,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中遇到的困惑出发,分析传统保护与更新整治规划的不足,进行再思考。结合笔者亲身参与编制的《大连化物所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从关注风貌区总体格局保护、风貌区展示利用两个维度出发,对保护体系的构建、相关内容的补充、与城市更新相关政策的结合、实施机制体制的配套完善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力求探索一个更加优化、完善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方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城市规划》2002,(6):35-3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确定及其保护管理,适用本条例。优秀历史建筑被依法确定为文物的,其保护管理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  相似文献   

4.
上海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其中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更新保护更是给予高度重视。然而风貌区内的大量历史建筑并未得到与规划要求相当的保护管理,风貌破坏甚至拆除重建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城市风貌以及居民生活条件。为了更好地对风貌区历史建筑进行重点保护、促进城市的有机更新、改善民生条件,有必要在原有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对风貌区内的历史建筑进行进一步的价值甄别并制定对应的保护策略。本文将以位于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武夷路21街坊为例,通过引入二维分析法,以风貌区保护更新为评价导向,构建适用的价值评估体系对街坊内历史建筑逐一进行价值评估并分类,针对不同类别历史建筑的特点提出后续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前,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已形成了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道路(河道)以及历史建筑组成的"点-线-面"保护体系,侧重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但风貌区间要素类型差异较大,保护与发展呈现出"碎片化"和"一刀切"等诸多问题,亟需风貌区规划精细化管控.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的街景分析技术,对上海主城区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展...  相似文献   

6.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自2009年启动建设以来,即将进入最后环湖核心区的规划设计阶段。在新时代背景和新的教育建设理念下,校园建设需兼顾自然、人文等要素,因此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核心区建筑风貌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对校园建筑风貌特色的梳理,分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现状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西区核心建筑风貌特色的三点塑造策略,并将建筑风貌归纳为八个要素,进一步提出具体控制措施,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核心区建筑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薛林平  石玉 《华中建筑》2012,(3):163-169
火车站作为近代中国新出现的重要建筑类型,因其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中西合璧、不拘一格的建筑风貌。这些火车站往往设计优秀、价值颇高,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域主义的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该文以天津静海站为例,首先通过广泛查阅史料和现场调查,梳理其由规划到建设的建筑设计过程;其次,列举大量同期德国本土建筑及山东德式建筑实例对比归纳其建筑设计语言,试图其探索风格背后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8.
何子张 《新建筑》2010,(4):118-121
结合厦门新站片区建筑风貌规划的体验,探讨城市新区建筑风貌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新区建筑风貌规划面临着母体基因薄弱的困境,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干预,难以通过母体基因的自我复制形成整体和谐的建筑风貌,规划成为风貌控制的冲突焦点。基于建筑风貌的复杂性,提出加强对风貌空间结构和建筑风貌类型分区的研究,而对建筑单体的风貌要素控制指引,则应尽可能地采用引导和建议性条款。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社会经济层面还是物质空间层面,历史建筑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上海浦东高桥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从规划实践的角度探讨发挥历史建筑在历史风貌区更新中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三十年中,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从关注建筑保护走向空间、环境、肌理等特色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特征的梳理和评定成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的关键内容。文章以肥西县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为例,重点研究和阐述历史文化风貌特征评定,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邓林玲 《规划师》2004,20(9):40-42
重庆西部新城概念规划,以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划分南、北、中三大区域;以构建“三廊、三轴、两区”的绿地空间结构,发展“两个组团、三个片区”的城市结构为规划重点,将西部新城规划成以高品质居住生活为主导的生态绿城和现代化生态型综合产业区。  相似文献   

12.
南京城市中遗留了大量的民国建筑,然而其保护现状却良莠不齐,特别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建筑,保护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本文以颐和路公馆区为例,从产权归属入手,审视了该地区民国建筑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了产权归属与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针对该地区民国建筑的不同产权归属情况,提出了不同的管理与保护建议,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王虹 《规划师》2008,24(7):63-66
荆州市三国文化步行街规划设计为突出“三国文化古玩街”的文化特色,划分茶楼休闲区、古玩字画区等4个街区,用“一街两道”的道路系统串联各功能区和各院落空间,采用荆楚民居建筑风格,通过强化历史文化标志、设置雕塑小品等手段,营造古朴大方、文化氛围浓郁的多功能传统文化步行街区。  相似文献   

14.
姚亦锋 《规划师》2005,21(5):73-75
风景区道路是景观审美中重要的构图要素。风景区道路规划应科学处理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注重道路本身的“自然”及其与周围风景相接的“自然”,注重路线、审美景观、图像景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李天  周晶 《华中建筑》2012,(10):14-17
青年派风格建筑是新艺术运动在德国发展的分支,由于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本土遗存的青年派风格建筑寥寥无几。因此,青岛德占时期由德国建筑师设计的一批公共建筑使得青岛成为了青年派风格建筑在海外保存最多的地区之一。作为青岛近代建筑的主要风格,青年派风格建筑既代表了当时欧洲艺术的流行趋势,又在某种程度上融合了东方文化元素。该文通过对库尔特.罗克在青岛的作品分析,试图从建筑艺术、建筑史以及城市历史风貌保护三个方面重新阐述青年派风格建筑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6.
青岛中山路商贸区18号地块设计是典型的旧城区改造项目.该地块紧靠青岛市著名的天主教堂,周围有许多德国风格的保留建筑.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构思、总体结构和功能布局,着重强调在尊重街区历史和风格的同时,创造出建筑自身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张国强 《中国园林》2008,24(1):73-74
城市的碑林式建筑密集和硬质化特征的加剧,促使人们更加期盼自然风光美景的生命活力,因而,城市风景已成为构建城景人和的要素。在总结当代城市风景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城市风景亲和近人的大众化的特征,综论了城市风景区、风光带、典型景胜、风景体系和城景协调发展的五线交织等特点,进而提出了集成创新的发展议题。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德国农村实施了土地整理、农村住区空间环境和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等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它对改良农业结构,对原有农村采矿土地的修复和生态重建,对保障基础设簏和公共事业用地,以及对加强整体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对我国当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具有重要启示:应进一步注重农村住区土地使用的合理配置,注重农村住区的整体景观品质与生态环境质量相结合,注重农村住区物质空间环境整体结构的完菩与提升,注重既有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环境的再利用和功能提升,并注重农村住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适用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唐娜 《山西建筑》2010,36(15):11-12
介绍了在德占日据时期,青岛海岸线(今栖霞路)附近建立的精致别墅凝练了德、日式建筑风格特色,通过对这些建筑群落的研究,探讨如何能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旧有建筑的方法,以实现新的价值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对建筑的价值评估多采用人为判断,其评估结果因受较大主观影响而使其客观性受到质疑,笔者尝试引入文化、景观等多方面因素,建立起综合的价值评估体系,并在<南京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该评估体系进行了实际运用.在对历史街区内建筑遗存进行综合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将建筑分为文保单位,历史建筑、风貌建筑、一般建筑四类,针对不同类别提出针对性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