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对于汽车行业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降低汽车能源消耗量,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创造新型汽车,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经济和技术,促进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压差故障,提出针对性的维修技术,促进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能源与环境的压力,近些年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伴随着大规模技术设施的投入使用,中国内部市场正在从化石燃料向清洁燃料转型。新能源汽车对于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一个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会。本文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简略概述的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进行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既可以使得社会能源紧张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也能够为汽车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环节,汽车维护检修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应给与足够重视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尽管继续2011年微增长态势,但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汽车行业的这种转变,对零部件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汽车行业"微增长"时代的来临.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都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更多的不确定性。梳理汽车行业2012年的发展,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行业发展的脉络.更好地面对未来。2013年.会有哪些机遇?展卷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   

5.
汽车行业现状纵览 全球汽车业的竞争在不断加剧,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汽车市场.随着WTO的开放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汽车市场也逐渐成为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陶氏化学旗下的陶氏汽车系统业务部在2015上海国际汽车展期间向汽车制造厂商和合作伙伴介绍了丰富的智能解决方案,这些创新技术符合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代表陶氏化学助力中国可持续城镇化、帮助应对环境问题挑战的强大产品阵容。陶氏汽车系统总裁韩德申(Steve Henderson)先生表示:"陶氏汽车系统业务部倡导通过智能解决方案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业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使汽车轻量化成为可能,从而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排放。我们致力于成为客户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以我们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同时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汽车后门内板外露表面品质也提出了要求。汽车后门内板转角起皱问题受到了很多汽车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汽车后内板转角起皱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美观和销售问题。本文就对汽车后门内板转角起皱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当前,汽车行业面临能源、环境和安全三大问题的挑战。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加剧,汽车乘坐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对汽车的结构、能源的多样性、环境的保护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电动汽车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能源和环境两大难题,而对汽车的安全性没有带来不利因素,某些方面还有所提高。电动车辆是以电为能源,由电动机驱动行驶的,不再产生新的污染,不再产生易燃、易爆之隐患。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后,许多国外的汽车制造商纷纷抢滩我国汽车市场,国内许多民营企业也开始涉足汽车行业.我国汽车工业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汽车价格的下降,库存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正山田刀具作为汽车零部件精密刀具解决方案专业制造商,一直关注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2015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遇到一些挑战,火热的高增长已经难以为续。虽然2015年我国汽车销售增速降至近两年新低,但是通过市场调整及汽车生产厂家促销举措,市场将趋于正常化,中国汽车行业将和中国经济一起进入新发展新常态,发展状态更合理、更健康,也有利于中国汽车行业更长远的发展。由于市场环境和其它增长要素的显著变化,中国工具行业也正面临和经受调整转型的严峻考验。国产  相似文献   

11.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但环境和能源问题给飞速发展的汽车行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成为世界性的新问题。目前,汽车工程师通过技术的革新控制车辆排放。文中提出绿色设计理念,帮助人们从源头上控制车辆对环境的影响,如果能全面推广可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很强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当前汽车发展背景来看,能源的需求逐渐扩大,在资源贫乏的条件下,应用新能源成为我国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而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道路,在服务中还存在很多的技术问题,尤其是故障诊断技术,不仅关乎汽车的使用寿命,还关系着新能源汽车的服务性能。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常见问题为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技术研究提出相应策略,降低故障的发生频率,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服务行业未来发展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环境下,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在汽车行业中,亟需不断开发新能源代替燃料能源,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应运而生,该汽车也被称为气动汽车,属于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从技术领域上这种汽车是可行的,压缩空气为动力,是汽车产业的补充能源,具有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对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汽车零部件》2012,(8):107-107
2012年8月2日,"2012中国轮胎企业峰会暨第五届中国年度车轮盛典"在沪隆重召开。此次盛典得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等业内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此外,雅泛迪轮圈和大陆汽车俱乐部等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鼎力相助也使得本次盛典较往常在规模上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此次活动,围绕"轮理"这个主题,吸引了全国50多家主流媒体出席报道,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11日,由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特别支持的2012中国汽车年度盛典炫丽揭幕.本次盛会以"非凡超越·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中国汽车产业,表彰在中国市场最具影响力车型,鼓励汽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品评汽车企业年度贡献,细数为汽车行业发展做出努力的人物功勋,通过凤凰这一全球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打造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颁奖典礼.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名誉会长何光远获本年度盛典的终身成就汽车人物奖,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和谊获年度影响力人物奖,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获年度成长性企业奖.全新一代奥迪A6L荣获2012中国汽车年度盛典年度车大奖.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引进与研究开发脱节,中国汽车工业正面临技术空心化和自主品牌消失的危险.因此,提高汽车的设计能力,尤其是正向设计能力,建立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汽车产品开发体系,迅速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的设计技术水平(尤其是整车设计水平),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汽车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Dassault Systemes中国区销售总监赵恒,作为关注中国汽车十余年的"老IT",他认为中国汽车产业链协同平台要依据产业需求建立,尽管现阶段应用程度较低但发展潜力巨大,作为一家有责任心的企业,要用知识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内燃机与配件》2013,(10):48+51
工业污染、生活废气、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雾霾天气……和人们息息相关的空气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在因机动车尾气排放而备受关注的汽车行业,车油不匹配、能源转绿难、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低速汽车升级难、黄标车淘汰难等难题也成为切实的问题。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国十条"),首次明确未来五年大气  相似文献   

18.
在人们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汽车保有量正在逐年上涨。就汽车来说,其是一个高能耗产品,特别是油耗方面,在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加强汽车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汽车发动机的油耗问题,并对汽车发动机的节能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汽车行业迅猛发展,因此,与汽车行业相关的行业也得到发展,并且快速兴起。但是,我国在汽车监测控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威胁到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汽车检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网络通信技术运用到汽车检测控制系统上成为汽车行业所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汽车监测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概念和其应用的价值,其次介绍了汽车检测控制系统中网络通信技术的几种通信方式,最后在如何将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到汽车监测系统问题上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汽车的行业的新发现提供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在全球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自然环境的破坏、能源紧缺问题的愈发加剧,新能源技术成为现阶段重要研究领域。而新能源技术与汽车行业的融合,推动汽车行业朝着绿色化发展方向不断迈进,在降低汽车油耗的同时,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基于此,本文针对专用汽车底盘中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索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