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国外对呋喃丹原粉和各种制剂以及它们的残留量分析一般用气相色谱法。我们研究试用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方法精确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准确,因在较低温度下测定,从而避免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经常发生的热分解现象。一、原理呋喃丹制剂用含内标物西维因的甲醇溶液提取,提取液在反相柱YWG-C_(18)上用甲醇和水混合液作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以紫外响应值计算呋喃丹对西维因的峰高比,并与标准品比较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2.
以两种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为模板,合成了3种介孔硅胶前驱体材料;以荧光为检测手段,分别考察了它们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西维因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以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为模板合成的新型介孔硅胶对西维因的吸附性最强,吸附率为99.7%;研究了西维因的光谱特性;结合3种模板分子和西维因的结构特点,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西维因(1-萘基甲基氨基甲酸酯)获得了广泛使用和认可,是由于它的有效性与低的哺乳动物毒性。西维因对大鼠的日服致死中量LD_(50)是560mg/kg。通常西维因是以可湿性粉剂、饵剂、粉剂、液剂及烟雾剂等剂型销售的。在这些制剂的许多样本中,标志保证含量的西维因是在5~80%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农药》1973,(1)
氨基甲酸酯系杀虫剂自1957年西维因问世以来,美日等国已商品化的品种约34种。从60年代起,氨基甲酸酯系杀虫剂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大有取代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滴滴涕等)的趋势。我们对这一类农药的研究开始于1966年西维因低温法扩大试验。1968年我们采用“高温法”(即:氨基甲酰氯法),合成了害扑威,  相似文献   

5.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在国外正在迅速发展。这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是在四十年代后期发现的。1953年,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合成了N-甲基氨基甲酸-1-萘酯,经过药效测定,到1956年肯定了它的优异杀虫性能,并得到推广使用。此药商品名为西维因(Sevin)。在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西维因是一种良好的杀虫剂。它具有触杀、胃毒杀虫作用,用途广泛,残效较长,对人畜低毒,且无累积性  相似文献   

6.
1-萘酚是氨基甲酸酯杀虫剂西维因的重要中间体,同时,也用于染料、医药、香料和橡胶防老剂生产方面。近年来,由于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的残留毒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注意。西维因在防治棉花后期害虫方面,效果优异,而且对人畜低毒,是代替滴滴涕防治棉花害虫的较好药剂之一。因此,扩大西维因的生产,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具有很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7.
西维因等氨基甲酸酯系杀虫剂的国外科研、生产、应用情况,国内已有较多报道,本文仅就国外西维因的生产方法及合成技术的进展情况,根据所收集到的零星材料,作一简要介绍。一、国外西维因的生产方法西维因的合成方法不外乎是氨基甲酸酯通用的三种: 1.异氰酸甲酯法; 2.氯甲酸甲萘酯法; 3.氨基甲酰氯法。西维因工业化报道,最初见诸于1957年美国化学工程杂志的一则通讯,该通讯称: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经四年的研究,拟于1958年投年,工艺路线为异氰酸甲酯法。对于联碳公司1957年以前和其后所发表的文章和申请的专利的调查结果,发现该公司于1958年先后申  相似文献   

8.
美国EPA宣布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西维因的大多数申请可以重新登记 ,条件是修改标签 ,以减少对工人和环境的风险。在氨基甲酸酯的累积风险评估完成之前 ,EPA已对西维因发出了临时重新登记合格决定 (IRED)。EPA没有关注来自西维因的饮食风险 ,但为了保证安全 ,需要改变应用范围。原药登记厂家拜耳作物科学和BurlingtonScientific已同意从 2 0 0 4年 7月 1日起取消对草坪的液体广幅施用 ,而点处理仍可继续。其他取消的施用领域包括草坪用颗粒剂和饵剂、气雾剂 ,以及宠物应用美国批准西维因重新登记@胡笑形…  相似文献   

9.
《农药》1970,(Z1)
西维因已经在我国正式投入生产。这是农药战线广大工人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高举《鞍钢宪法》伟大红旗,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所取得的成果。这一品种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农药工业中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空白,对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具有很大意义。西维因化学名为N-甲基氨基甲酸-1-萘酯,化学结构为:  相似文献   

10.
工业品西维因的分析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法,即将西维因水解后,测定萘酚或甲胺来计算含量。不同的工艺路线含有不同的杂质,对产品的分析也就有一定的干扰,故如何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方法是将西维因通过酯交换后,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西维因含量,其准确度0.82%,精密度±0.87%。一、原理将西维因在甲醇溶液中进行酯交换反应,使西维因转化成甲氨基甲酸甲酯(简称酯),再用气相色谱氢焰离子检测器,内标法定量,  相似文献   

11.
选用高效微粒硅胶Partisil-5为固定相,正已烷-乙醇-甲醇(100:1.0:0.5,体积比)为移动相,成功地分离了工业西维因中α-、β-萘胺、α-和β-萘酚、α-和β-西维因,定量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色谱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甲萘酚(1-萘酚)是氨基甲酸酯杀虫剂西维因的主要原料,西维因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毒的广谱杀虫剂。可防治一百多种农作物中的150多种害虫,目前主要用于粮、棉、果树、蔬菜、林畜牧和卫生等方面。不少国家已用它代替毒性较大的“六六六”和“滴滴涕”。甲萘酚还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香料、胶片和橡胶防老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国有化学公司Enichimica Sintesi正在出售一种新的竞争性强的N-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呋喃丹、残杀威和西维因)工艺。该工艺安全,无有毒副产物,并可免用象光气那样的有毒氨基甲酸酯起始原料和  相似文献   

14.
《农药》1960,(6)
一般介绍这是属于氨基甲酸酯类型的杀虫剂,为美国联合电石化学公司(Bnion Carbide Chemical Co.)的新产品,试验代号为C—7744,商品名称“西维因”(Sevin),化学名称为N—甲基—氨基甲酸—1—萘酯1—Naphthyl—N—methyl Carbamate,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自从1953年美国Lambrech首先合成西维因作为田间杀虫剂以来,氨基甲酸酯系农药已经发展上千个品种,成为农药行业第二大类的农药系列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不仅用作杀虫、杀螨、杀线虫剂,而且还可作为杀菌剂、除草剂、杀软体动物、杀鼠等击倒剂,可谓应用  相似文献   

16.
西维因人工抗原的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对硝基苯氯甲酸酯活化萘酚并与6-氨基己酸反应,合成了完全保留氨基甲酸酯结构的半抗原6-(1-萘氧基甲酰胺基)己酸(CNH),并采用活化酯法与载体蛋白共价连接制备了突出西维因结构特征的抗原. 用正交实验选择活化酯法的最佳实验条件,并进一步详细考察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率随外界条件的改变,从而制得不同结合比的抗原. 用紫外和红外对制得的抗原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合成第一个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品种西维因,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经过许多国家广泛的研究和开发,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商品化的品种已有数十个,其品种数和生产吨位均仅次于有机磷,在各类杀虫剂中占第二位。根据英国Wood Mackenzie公司的调查资料,在1982年世界杀虫剂市场中,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外消旋体喹禾灵在纤维素类手性柱上的直接拆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志强  刘晶  毕承路  江树人  王敏 《农药》2003,42(6):23-23
通过在自制的球形氨丙基硅胶上涂敷纤维素-三(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MPC)制备了手性固定相,并采用此手性固定相成功地对外消旋体喹禾灵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拆分。  相似文献   

19.
甲氨基甲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农药中间体。在有机杀虫剂中,氨基甲酸酯是重要的一类,产量仍在不断增长,如西维因、巴沙、涕灭威等。在氨基甲酸酯的各种合成方法中,氨基甲酰氯法(国内称之为热法)由于有小设备大生产,不用溶剂,三废少,易于连续化等优点,国内外均有采用。同时,新发展的异氰酸甲酯法也必须先制得氨基甲酰氯。由此可见,甲氨基甲酰氯是一个重要的通用农药中间体.有了它,可很方便地制得一系列氨基甲酸酯杀虫剂。至今,工业上甲氨基甲酰氯还主要由光气和一甲胺反应来制备,可在液相或气相进行,其反应式如下: 主反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尿素和1, 4-丁二醇反应制备1, 4-丁二醇双氨基甲酸酯,考察了反应配比、反应时间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其结构。以尿素和PEG400、1,6-己二胺为原料制备无异氰酸酯聚氨酯,产物用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重均分子量为42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