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黄河时常断流,给下游沿黄城市带来严重的水危机,人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非常困难,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并逐渐成为区域的重大灾害。东平湖水库是黄河下游一座常年蓄水的平原水库,本文就如何开发利用东平湖水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出如下见解,愿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静  韩传海 《人民黄河》1997,19(5):47-50
1996年汛期山东黄河涞水量偏枯,来沙量偏少,来水来沙过程分布不均。“96.8”洪水期间,由于河道泥沙淤积,主槽萎缩,滩区阻水严重使洪峰水位异常偏高,洪水传播时间长,漫滩严重东平湖湖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提出了黄河中上游水库统一调度,加强下游洪水预报工作,解决东平湖老湖退水入黄困难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平湖水库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库时间长、遗留问题多,库区移民群众生产、生活非常困难,1986年以来,国家安排专项资金钐于东平湖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对改变库区面貌起了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十年来山东黄河东平湖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听主要措施及成就,包括:立足库区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狠抓科技培训,大力实施科技兴库战略等。  相似文献   

4.
东平湖是接纳大汶河和处理黄河下游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滞洪水库。由于黄河河床淤积抬高,使东平湖老湖蓄洪后,北排入黄河日益困难,向南排又无配套工程,不能向南四湖排水,致使老湖滞洪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增加了运用东平湖新湖滞洪的机遇,使用新湖区滞洪一次,直接经济损失将达13亿元。为此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修建从东平湖老湖向南四湖排水工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水库运行模式对黄河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韦洪莲  倪晋仁  王裕东 《水利学报》2004,35(9):0009-0017
根据黄河下游在三门峡水库20世纪70年代投入运行后的实测资料,考虑水库的不同运行模式以及下游支流的入汇作用,研究了水库对黄河下游的水环境的影响。注意到黄河灌溉用水的主导作用,以河水中离子总量为指标,分析了三门峡水库运行对黄河下游水质的影响。考虑到断流是黄河下游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以全年断流总长度为指标,分析了三门峡水库运行对断流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各站离子总量与三门峡水库运行模式以及三门峡-花园口间支流入汇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断流严重程度主要受到水库运行模式的控制,据此提出了有利于降低离子总量和减轻断流严重程度,同时又兼顾发电和防洪的三门峡水库推荐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6.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黄河下游滞洪水库,在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属东线工程的调水湖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东平湖水环境现状对东平湖开发利用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东平湖水环境评价分析,提出了加强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1东平湖水库基本情况东平湖水库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历史悠久,古为野泽和宋代梁山泊的一部分,因受黄河决溢改道的影响,历经沧桑,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后大致形成现在的湖体。1947年黄河回归山东故道后,东平湖成为黄河和汶河的自然滞洪区。1958年黄河发生大洪水,东平湖滞蓄洪水9·5亿m3,消减洪峰3300m3/s,对保护济南、京沪铁路、胜利油田和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195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修建位山枢纽,将东平湖自然滞洪区扩建为能控制蓄洪的反调节水库,以综合解决山东黄河防汛、防凌、灌溉、航运、渔业等…  相似文献   

8.
东平湖是接纳大汶河和处理黄河下游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滞洪水库。由于黄河河床淤积抬高,使东平湖老湖蓄洪后,北排入黄河日益困难,向南排又无配套工程,不能向南四湖排水,致使老湖滞洪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增加了运用东平湖新湖滞洪的机遇。使用新湖区滞洪一次,直接经济损失将达13亿元。为此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修建从东平湖老湖向南四湖排水工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工农业用水管理、设立下游防断流的专项用水指标等缓解断流的对策;估算了在下游断流严重的1990年~1996年6年非汛期中,龙羊峡水库给下游的有效补水量年平均为16.8亿m3,可增灌农田43万hm2,缩短了下游断流时间25%。  相似文献   

10.
2021年秋汛,黄河山东段出现三次编号洪水,东平湖连续22天超警戒水位,东平湖削减黄河洪峰的功能一度丧失。按照山东省“确保黄河下游滩区不漫滩、工程不跑坝、河势不突变”等部署要求,环东平湖三处南水北调渠道工程紧急泄水,部分南水北调配套水库分流涝水,南水北调工程成为山东黄河防洪体系新主力。文章分析了此次泄洪过程和特点,并对未来南水北调工程助力黄河山东段特大汛情防御作出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祚谟 《人民黄河》2002,24(2):12-12
东平湖水库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已建成较为系统的分滞洪工程,但当前水库工程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为确保水库运用达到“分得进,守得住,排得出,群众保安全”的基本要求,提出以下四点建议:黄河上建拦河闸控制分洪;完善配套工程设施;多方加大排水措施;抓紧完善避洪安全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王志强  王永刚  李红涛 《人民黄河》2022,(S1):100-101+104
庞口闸上接东平湖水库,下连黄河主河槽,上下游边界条件复杂,水位变幅大,根据黄河河槽冲淤变化,分析确定下游河道边界条件,通过对黄河、汶河洪水遭遇分析及东平湖调洪演算,确定消能控制条件,选择适宜的消能方式及消能工,确保庞口闸消能设计安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决策是实现黄河防洪目标 的关键 当前黄河下游的防洪策略是按“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原则制定的。对低于下游堤防防御标准的洪水(花园口站2200秒立米,约相当于60年一遇),主要是依靠三门峡、故县、陆浑三座水库拦蓄,下游东平湖水库的分滞洪调度和堤防的抗御,保障行洪  相似文献   

14.
河口村水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沁河下游防洪标准,与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运用降低黄河下游东平湖蓄滞洪区运用几率,同时兼有工业生活供水、增加广利灌区供水量及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程度、发电和增加水库下游生态基流等作用。经分析计算,河口村水库净效益现值为220 278万元,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东平湖水库原为黄河位山枢纽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灌溉及湖区养殖等任务。水库于1958年建成,库区总面积632km2,设计蓄水位46m(大沽高程,下同),蓄水量40亿m3。水库围坝全长约100多公里,其中湖东围坝长32.2km。水库于1960年7月26日开始蓄水试用,最高蓄水位达43.5m。水库蓄水以后,围坝发生了坝身裂缝、石护坡蛰陷、坝基渗透变形、湖滨地区浸没等问题,其中以湖东围坝坝基渗透变形较为突出。1963年10月,国务院确定东平湖分为新、老湖区二级运用,同年恢复二级湖堤,老湖区面积209km2,新湖区面积423km2。同年11月…  相似文献   

16.
刘辉  王洪春 《人民黄河》1999,21(9):19-20
东平湖水库是黄河下游重要的分滞洪区,担负着滞蓄黄河和大汶河洪水、控制黄河艾山站下泄流量不超过10000m3/s、实现下游四个确保(确保省会济南,确保津浦铁路,确保胜利油田,确保下游两岸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防洪目标的重要任务,被称为黄河下游防洪保安全的“王牌”工程。设计水位46.0m下水库总面积为627km2,其间以二级湖堤为界,分为新湖与老湖两级湖区。新湖区面积418km2,老湖区面积209km2。近期蓄洪运用保证水位44.0m,争取水位44.5m,相应库容分别为27.31亿m3和30.4…  相似文献   

17.
1 水库移民概况 东平湖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东平湖水库改为二级运用。1958年建库时,库区动迁群众27.83万人。1963年水库改变运用方式后,外迁移民由于生活生产条件差、水土不服和思念故土等原因陆续返回库区,截止1973年,返库移民达23.61万人。库区原涉及东平、梁山、平阴和汶上4个县,为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4,(2):52-54
根据东平湖滞洪区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防洪兴利需求,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利用东平湖水库输水的运用条件,对东平湖的水量调度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利用东平湖输水的水质要求、水量调度过程和相应的水量调度方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利用东平湖输水时,应不影响东平湖的防洪调度运用,入、出湖水量调度过程应考虑因输水产生的水量损失,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东平湖水库位于山东省梁山,平阴和东平三县境内,是黄河下游重要的防洪工程设施。该工程包括分洪闸、泄水闸和围堤(坝)。见图1。湖区总面积632平方公里,其中老湖209  相似文献   

20.
一、东平湖分洪工程形成概况东平湖位于黄河下游宽河道变为窄河道的过渡段上。上距桃花峪341公里,下距入海口430公里。黄河下游河道从桃花峪以下两岸堤距20公里左右,为游荡型河道,进入东平湖以下,两岸堤距仅0.4~3公里,为弯曲型河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相差一倍以上。东平湖原为黄河、汶河下游冲积、洪积平原相接的条形洼地,历史上著名的大野泽、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