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凹模刃口后角对冲裁力、胀力及模具寿命都有很大影响。它可以减小冲裁力和胀力,甚至使胀力为零。增大凹模有效刃口高度,甚至为全刃口,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模具的刃磨次数,达到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目的,并能使壁厚小于1.5δ的复合模具有正常的使用寿命。一、凹模刃口型式与冲裁力的关系一般假设冲裁过程为纯剪切,则冲裁力P=L·δ_(cp)·δ。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凸模工作端面压应力σ_压=P/F(F-凸模工作端面积)。此时凹模如果为直刃口,间隙又小,那么当冲裁件脱离材料后,由于材料内部  相似文献   

2.
斜面冲裁常见于冲孔和切边,其模具为正装模,坯件倾角与凹模刃口倾角一致。凸模刃口倾角则有三种形式:①与凹模刃日倾角一致。②与凹模刃口倾角不一致。③无倾角。本文就凸模刃口、凹模刃口与坯件三者倾角一致的情况(见图1),计算其合理冲裁间隙以及凹模直径和位置尺寸。  相似文献   

3.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取决于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为了获得合格的冲裁件,在模具设计中应根据冲裁件的尺寸和公差等级、冲裁间隙、模具磨损规律、模具制造方法和成本等来确定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和公差。  相似文献   

4.
冲裁模的应用量大而面广,约占冲模总数的50%~60%,而冲裁间隙是冲裁模设计与制造中最重要的技术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冲件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模具寿命和力能消耗。实际生产表明,冲裁间隙的合理选用对冲压生产的技术经济效果有很大影响。现就使用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7年3月4日批准发布的GB/T16743—1997《冲裁间隙》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时遇到的问题谈点看法。 1.关于冲裁间隙的定义 新标准中对冲裁间隙给出的定义是“冲裁模具中凹模与凸模刃口侧壁之间缝隙的距离”。笔者认为,这个定义的前提必须是凹模与凸模刃口周边间隙百分之百的均匀,倘若周边间隙不均匀(这在模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图1所示的石棉垫圈加工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简易冲裁模,其结构如图2所示。 1.冲裁模的设计 在设计冲裁模时,应保证冲孔工序中用的凸模棒3刃口尺寸等于工件孔的尺寸,凹模刃口尺寸等于孔径尺寸加上间隙值0.05~0.15mm.而落料用的凹模尺寸等于成品尺寸,凸模套2刃口尺寸等于成品尺寸减去间隙值0.05~0.15mm。因此,加工图1所示的  相似文献   

6.
在用硬质合金模具高速冲裁薄板冲压件时,有时落料会被带起,回弹到凹模的上表面,导致生产中断。甚至使冲裁两件重叠,使凸凹模刃口损坏,影响生产。据我们分析,凸凹模间隙越小,落料越不容易松脱。而硬质合金冲裁模的间隙比普通模具间隙要大,一般取板料厚度的12%~15%,落料被带起的原因可能是凸模和凹模的间隙较大,  相似文献   

7.
冲裁模具的间隙和凹模圆角,对凸模的应力、应变有重要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了冲裁模具在不同间隙与圆角下凸模的应力、应变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应力、应变随着间隙和凹模圆角的增加而减小。模拟分析的结果为模具间隙和圆角半径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保证冲裁废料顺畅地从凹模洞口落下,是设计、制造和维修冲裁模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通常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处理:一是合理选择冲裁间隙,二是合理选择凹模结构形式(直边刃口或小锥度刃口)和落料方式(锥度角或沉台孔),三是凸模结构的处理,如在凸模中设计落料顶销或吹气孔等。通过合理的设计、零件的去磁性处理以及在模具使用时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润滑油,均可有效地消减冲裁废料回带问题。下面主要介绍对凸、凹模刃口进行的工艺处理,以及在有效抑制冲裁废料回带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冲裁模的应用量大面广,它约占冲模总数的50%~60%,而冲裁间隙是冲裁模设计与制造中最重要的技术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冲件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模具寿命和力能消耗。实际生产表明,冲裁间隙的合理选用,对冲压生产的技术和经济效果有很大影响。 50年代我国一直沿用原苏联的冲裁间隙值,由于其数值过小,在生产中产生不少问题:如产品质量差,模具制造困难,使用寿命低,凹模易胀裂,小凸模易折断等。过去在应用原苏联间隙采用斜刃口凹模冲裁时,冲压工人在生产实践中,常有这样一个感觉,新制冲裁模的刃磨寿命往往不如经过几次修磨刃  相似文献   

10.
1.冲裁与冲裁曲线的概念 冲裁是通过冲裁模的工作零件——冲头与凹模,利用冲压设备加压于其间的被冲材料,使之在其刃口部位产生剪切等变形,进而分离破断的冲压加工的一种基本工序,如图1所示。图1中,P为冲裁力,C为冲裁间隙,t为被冲材料的厚度。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冲床上冲压薄板时,落料有时被带起回弹到模具的顶面,导致生产中断,甚至使冲裁件重叠,损坏凸凹模刃口,影响生产。根据分析,落料被带起的原因是凸、凹模间隙太大,冲出的落料比凹模尺寸小,导致落料可以随着凸模退出凹模型腔,从而被带出,或因凸模和落料之间的油封、磁吸引力或者振动  相似文献   

12.
以5 mm厚的AISI1010板料为研究对象,利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对其精冲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精冲凸模的磨损过程,研究了模具间隙、冲裁速度以及凸模圆角半径与精冲凸模磨损深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精冲凸模的磨损深度随着模具间隙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随着冲裁速度以及凸模刃口圆角半径的增加,精冲凸模的磨损深度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数值模拟的结果对于精冲模具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冲裁间隙选择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冲件质量和模具寿命,因此,如何正确选择间隙已成为模具行业中冲裁模设计的关键。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延用的苏联间隙值,存在模具制造困难、寿命低等问題,尤其近年来采用线切割工艺,按同间隙切割直刃口模具,常因塞料将凹模涨裂报废,而斜刃口模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在制造冲裁模具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凸模与凹模的均匀性间隙及凸、凹模对中难的问题。特别是几何形状复杂的工件,凹模制造十分困难且工艺复杂,通常需要高精度加工机床和特种加工设备,而且加工周期长、制造成本高等。对于中、小批量的冲压产品,应用锌合金技术制造冲裁模具,制模技术简单,容易掌握,不需要专用高精度模具加工机床,成本低廉、制造周期短、见效快,在生产使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我们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冲裁、引伸、弯曲、冷挤等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脱料力、剪压力、加工质量、模具使用寿命等都有明显影响。一般在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中,通过规定凸模、凹模等零件的尺寸精度,使模具得到合理的间隙尺寸。要保证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则还要注意凸模和凹模的正确装配。  相似文献   

16.
如图1,厚度为3mm的板料需用一副冲模切去一角50mm×40mm,该模具的一般设计如图2所示,冲裁时上下模因径向受力不平衡,出现“让刀”和下模移位现象,不但严重影响模具寿命(刃口变钝),而且会增大冲裁件断裂面的毛刺,严重  相似文献   

17.
游轮形零件(如图1)的原冲裁模具凸、凹模均图1零件图图2模具结构为钢质材料制成。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凹模蹦刃的问题。该模具所冲材料为T10的薄钢板,钢板厚度仅为0.1~0.3mm,应为无间隙冲裁。若仍采用钢质凹模修复模具,由于齿多、齿形复杂,很难保证...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件的工艺特点,确定采用二工位冲裁级进模冲压工件;阐述了工件的冲裁排样,模具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压力机的选择,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及其结构设计,模具总体结构及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如图1.这是钣金加工企业中常见的箱体类零件的板料展开的局部。当我们在利用冲裁模对板料进行切角冲裁时,发现所有的板料冲裁拐角处(图中已用圆作圈注)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塌角、局部变形和毛刺增大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拐角处臼角的减小就更加明显。不仅如此,下模所有这些拐角部位的刃口也较其他部位明显变钝,甚至出现凹模尖角开裂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我们又将如何在模具的结构设计中予以改进和消除呢?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模具在不锈钢板冲裁落料加工中的使用寿命,对冲裁模具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模具中采用合理的顶料和推料机构,实现了凹模在上、凸模在下的模具结构,从而增加了凸、凹模的重复刃磨修复次数.研究发现模具使用过程中具有安装操作简单方便、易于维护,特别是凸、凹模一次制造热处理后能够反复多次进行刃磨修复的特性,这会大幅度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短的优点.适用于大批量的不锈钢钢板的冲裁落料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