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镁合金化阻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添加各种合金元素(包括Ca、Be、Zn、Ba、RE以及复合添加)对镁合金的阻燃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展望了阻燃镁合金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领域,即通过多元微合金化设计提高镁合金的阻燃性能,并兼顾其塑性变形能力,发展高速交通工具用阻燃变形镬合金挤压型材.  相似文献   

2.
Sb合金化在耐热镁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镁合金的耐热性能及合金化设计依据,介绍了Sb在耐热镁合金中的应用,探讨了Sb对镁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作用,展望了耐热镁合金的发展方向,旨在为耐热镁合金的开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系统论述了不同稀土元素的结构特性,基于镁合金的强化机制,并结合当前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展示了稀土元素的添加对镁合金在强度、塑性及抗蠕变性能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尤其是对镁合金塑性的影响.其中,区别于传统的强化机制,对添加稀土元素后出现的LPSO结构相对镁合金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重点讨论,进一步对镁合金中的稀土元素合金化后的改性作用及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安俊伟  孙四全  王立君 《材料导报》2005,19(Z1):369-371
随着镁合金应用的日益广泛,其疲劳性能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近几年镁合金疲劳性能的研究进行分析,从冶金因素、表面因素、加载方法和温度等方面论述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简述了提高镁合金抗疲劳性能的途径:热处理、添加稀土元素、表面处理等.提出了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研究的意见,希望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研究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压铸镁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EI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镁合金现有的各种压铸技术、添加元素提高镁合金蠕变性能、耐蚀性能和镁合金熔炼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压铸技术、添加合金元素以及对熔体进行净化和气体保护对压铸镁合金抗高温蠕变和耐腐蚀性能的作用;最后,指出了今后压铸镁合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稀土镁合金的特点及其发展应用状况,分析了几种重要稀土在镁合金中的作用机理,表明了用稀土制备高性能稀土镁合金(优良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和高耐蚀性能)的基础作用,展示了我国发展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的优势和意义,最后指出了稀土镁合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稀土变形镁合金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论述了国内外稀土变形镁合金的研究和开发现状,分析了在变形镁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所起的作用以及稀土对合金组织、性能及变形加工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总结了稀土变形镁合金中准晶相的形成、作用及研究特点,讨论了稀土变形镁舍金研究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指出稀土变形镁合金是镁合金开发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表面处理镁合金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镁合金应用的日益广泛,其疲劳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近年来有关表面处理镁合金疲劳性能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喷丸处理、滚压强化、阳极氧化、激光熔融等表面处理方法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及机理.最后对改善镁合金疲劳性能未来应重点发展的表面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镁合金化学镀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镁合金用途广泛,但耐蚀性能差,通过化学镀镍可以改善其耐蚀性能.从改善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提高镀层耐蚀性和化学镀液组成及作用等角度出发,对近年来镁合金化学镀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杂质元素对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其对应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及镁合金中杂质元素的含量及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介绍了镁合金中Fe、Cu、Ni、Si等杂质的存在形式,综述了杂质元素对镁合金显微组织、腐蚀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并叙述了几种提高镁合金纯度常见的方法,包括选用高纯原料、优化熔炼工艺、镁合金熔体纯净化,指出有效降低杂质含量将是未来高性能镁合金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镁合金表面处理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综述了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的现状,主要有化学转化膜,化学氧化,阳极氧化,表面渗层处理,金属涂层,激光表面处理,有机物涂层等,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国内外镁合金稀土元素合金化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稀土元素对镁合金熔体、组织和性能以及耐腐蚀性的影响;分析了镁稀土合金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镁稀土合金是镁合金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镁合金应用前景,介绍了阳极氧化特点以及影响氧化膜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基体材料、电参数、电解液的组成及其浓度等.全面综述了基体对镁合金氧化膜成膜过程、成分、表面形貌以及耐蚀性的影响,提出了由于工业上使用的材料绝大多数为镁合金而不是纯镁,因此,开展合金元素对氧化膜性能影响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稀土镁合金的研究工作。概要论述了稀土镁合金的发展进程;在稀土元素对镁合金性能影响方面,阐明了稀土元素对镁合金密度、电阻系数和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阻尼容量、晶格常数、弹性模量等物理性能以及对拉伸和蠕变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稀土镁合金微观结构研究方面,总结了稀土相的结构,以及稀土相对合金的强化作用,并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包铝镁板轧制复合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合金由于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电磁屏蔽性能强等特点,而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金属材料之一。但是加工变形能力差和不耐腐蚀的缺点限制了镁合金的发展。本文采用轧制复合的方法制备包铝镁板,提高镁合金的加工变形能力和耐腐蚀能力,并研究镁.铝复合机理、工艺制度对镁一铝结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镁埠;轧制复合的机制主要是裂口机制,当轧制变形率超过临界值时,才能实现镁-铝良好的结合;轧后退火对镁-铝的结合强度影响很大,退火中镁—铝原子的互扩散有助于提高镁—铝的结合强度,但是中间相的出现大大降低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可降解金属成为医用金属材料研究的热点。镁及镁合金是过去10余年被广泛研究的代表性可降解金属材料。Web of Science检索显示,过去10余年有关医用镁合金的基础研究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发表了3000余篇文章,人们对可降解镁合金与机体的力学、化学和生物学相互作用机制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初步开展了"医用镁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优化"、"镁合金在体内的降解机制及其调控方法"、"镁合金降解产物的生物安全性与代谢途径"、"镁合金降解过程中的力学强度退化"等基础科学研究。尽管已有大量的新配方镁合金被设计与研究用于生物医学,但多为工程材料专家们的炒菜式思维,企业对投入费时费钱的生物医学验证坐等,医学转化成效低。在成百上千的已有材料配方中,迄今在全球上市的医用镁合金植入式医疗器械只有德国WE43系镁合金和韩国Mg-Ca-Zn合金,国内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的两个产品是以纯镁为材料。因此,拟从生物材料专家的视角出发,摒弃对力学性能的追求,从可降解金属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两个最基本的判据出发,对元素周期表中适合可降解金属的元素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选出用于医用镁合金的合金化元素,换一个角度,从更佳的生物学性能和生物功能性出发,对未来医用镁合金材料设计指明可以尝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AM系铸造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AM系镁合金组织与合金相、力学性能、合金元素对AM系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AM系镁合金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AM系镁合金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扩大AM系镁合金在工业中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