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天然维生素E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研究了制造微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粉末的工艺和技术。工艺过程包括乳化液的制备和喷雾干燥造粒。影响工艺及产品性能的因素包括原料配方、乳化工艺条件、均质压力及喷雾干燥造粒工艺条件等。结果表明:原料配比为天然维生素E30~40%,乳化剂4~5%,稳定剂0.5~1.2%,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壁材55~65%。最佳均质压力为35~40MPa,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90℃,出风温度75℃,进料温度50~60℃,进料流量130ml/min。性状分析及贮存实验表明:微胶囊型天然维生素E的水溶性、流动性、分散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性炭固载钛酸四丁酯作催化剂合成了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P).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酐摩尔比2.8∶1,酯化温度210℃,酯化时间2.5h,催化剂用量0.5%.在此条件下,产品DOP酯化转化率≥99.8%.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活性好,后处理容易,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且无“三废”污染.  相似文献   

3.
糯米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孙俊良 《酿酒》1998,(2):54-55
通过对糯米酒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发现发酵温度,加曲量,加水量对成品品质都有影响,影响程度大小顺序是发酵温度,加曲量,加水量、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是发酵温度29℃,加曲量5%,加水量为1.5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和CO2超临界技术从螺旋藻中提取天然食用黄色素的工艺,400Pn,35℃为最佳的工艺条件,用该条件以素提取,其提取率可达98.5%。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机溶处理法测定了蛋氨酸亚铁螯合物的合成工艺。其合成工艺条件为配位体摩尔比2:1、PH=6.5。此时产品得率为95.8%,产品中含Fe^2+14.84%,wynkMet77.36。  相似文献   

6.
大米挤压膨化对传统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大米的挤压膨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酒精发酵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的酒精发酵工艺进行了对照,摸索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当螺杆转速为350r/min,温度为140℃,进料量为190(表盘读数)时,膨化效果最佳,实验水平值为5.846,糊化率达89.54%;膨化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缩短了时间,节约了能耗,出酒率提高了41%,最高达76%.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红麻全杆烧碱-蒽醌(Soda-AQ)浆OZEP完全无氯漂白(TCF)流程的漂白特性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该流程,应用以下工艺条件:氧漂段氧压0.6MPa,NaOH用量3.5%;臭氧用量0.8%,漂白浓度50%;过氧化氢用量1.0%,可以获得白度为85%,粘度为664cm3g的漂白纸浆。  相似文献   

8.
大豆蛋白酶法水解制取食用发泡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利用大豆蛋白制取食用发泡剂,比较了大豆分离蛋白和脱腥大豆蛋白粉水解前后的发泡性能。通过正文实验法,确定了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酶法制取发泡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浓度为5%的大豆蛋白中添加0.5%酶制剂反应15min。该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发泡剂的发泡力可达(390±2)ml,且样品经减压干燥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发泡能力.  相似文献   

9.
菜籽粕中的硫代葡萄糖甙在芥子酶作用下分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芥子酶对硫甙进行降解,采用中心组合设计进行实验设计,建立回归模型,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求出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79.5℃,时间48.3 m in,水分30% 。  相似文献   

10.
萃取超滤技术制备食用菜籽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萃取剂、不同条件下的萃取比较,确定了较好的萃取条件,即:5.5%的食盐溶液,料液比为1:50,萃取温度40℃;以及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越滤的工艺路线和条件。经超滤淬取轲得到不含毒素的纯度在90%以上的菜籽蛋白。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芯颗粒吸附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rum)孢子,再用1.5%的海藻酸钠包埋吸附固定化细胞玉米芯颗粒。于摇瓶中进行分批培养,实际结果表明:在固定化细胞产酶的条件下,培养基中淀粉水解糖浓度为9g/L,蛋白胨浓度为1g/L,摇瓶转速为180r/min,产酶发酵周期为50h,发酵液中核酸P1的活力高达503U/ml。双载体固定化细胞经30批次连续重复发酵产酶稳定在较高水平,固定化细胞粒子机械强度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海藻酸盐包埋法固定克鲁维酵母,以乳清为原料发酵生产燃料酒精.首先,比较了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的发酵周期,然后对固定化酵母发酵乳清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适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3.0%,CaCl210%,固化时间10h,12#针头凝胶球.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乳糖酶在海藻酸钠和卡拉胶中的固定化技术,并对影响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和固定化酶胶粒机械强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质量受海藻酸钠浓度、卡拉胶浓度、固定化酶量的影响,通过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得到优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0%,卡拉胶浓度0.81%,乳糖酶的浓度0.23%,由此得到的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89.19%,固定化酶胶粒的机械强度为74.74%。  相似文献   

14.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亚油酸异构酶。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酶用量、CaC12浓度、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工艺是:以4%的海藻酸钠为载体、应用海藻酸钠溶液用量与酶液量的体积比3:1、3%的CaC12固定化5h。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为7.0,与游离酶相比,提高了0.5个pH单位;固定化酶和游离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5℃和30℃;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具有更好的温度和pH值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以核酸酶P1产生菌桔青霉(Penicillum citrinum)为出发菌株,通过微波诱变,得到1株产核酸酶较高的生产菌SL5。在适宜条件下(004250MHz、800W、150s),其产生的核酸酶P1酶活由667.50U/mL提高到1228.20U/mL,提高了84.00%。传代试验表明,该突变株SL5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开发一种低嘌呤腐竹,将树脂吸附和核酸酶酶解核酸2种措施相结合,对豆浆中的嘌呤类物质进行吸附,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吸附效果最强的树脂结合核酸酶酶解吸附的最佳技术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树脂NUF20是最佳嘌呤吸附树脂,对嘌呤核苷酸吸附率达98. 40%,树脂NUF20结合核酸酶酶解吸附豆浆中嘌呤的最佳技术条件为核酸酶用量26. 67 U/m L,树脂添加量0. 2 g/m L,反应温度70℃下搅拌吸附1 h。与对照组相比,经过树脂NUF20结合核酸酶酶解技术处理后的豆浆加工的腐竹产品,第1~5张腐竹的嘌呤含量分别下降89. 70%、88. 28%、76. 69%、72. 03%和65. 62%。研究将树脂吸附和核酸酶酶解2种措施结合,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有效降低了腐竹中的嘌呤含量。实验结果为开发针对高血尿酸症等特殊人群的低嘌呤腐竹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也为其他降嘌呤豆制品的研究及加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复合载体固定化细胞红曲色素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玉米芯为吸附载体,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对红曲霉细胞进行吸附包埋固定化培养。以不同浓度的硝酸钾、大米粉、不同初始pH值及不同通气量等条件变化对细胞红曲霉菌进行培养发酵。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硝酸钾浓度为0.2%,米粉浓度为5%,培养基初始pH为5.5,通气量为75mL/500mL时产色素色价最高。包埋载体海藻酸钠的浓度为5%,固化剂氯化钙浓度为4%时,红曲霉固定化粒子的机械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二步法制备的ACA微胶囊为载体,对β-葡萄糖苷酶进行固定化,以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酶比活力和酶的稳定性为考查指标,对影响二步法制备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各因素及其性质进行了探讨。ACA微胶囊二步法固定β-葡萄糖苷酶的优化条件是:3.5%海藻酸钠溶解0.15g酶,逐滴滴入到2%的CaCl2溶液中引发25min,所形成微球先在0.4%壳聚糖(0.5%(v/v)醋酸溶解)溶液中进行成膜反应,再在0.2%海藻酸钠进行覆膜反应,然后用1%戊二醛交联4h(4℃)。用上述最适条件制备固定化酶,总酶活的回收率为68.3%。4℃下贮藏,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在一个月内保持稳定,重复使用3次后其活力仍保持在原来的80%以上。固定化酶反应的最适温度是60℃,最适pH是4.6。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提取牛蒡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木瓜蛋白酶,从牛蒡中提取多糖,考察固定化工艺的选择、固定化酶提取牛蒡多糖的优化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壳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最佳条件为:壳聚糖浓度2.5%,加酶量0.3g/g载体,时间6h,温度15℃,pH7.5,酶活力回收率38.98%。提取牛蒡多糖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20,pH6.5,温度60℃,时间8h,加酶量1.8g/g载体,多糖提取率11.04%。固定化酶重复使用五次,酶活力仍保持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Characterization of PCB-degrading bacteria immobilized in polyurethane foam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is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1) conditions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urethane foam to be used for immobilizing microorganisms, (2) the viability of microorganisms immobilized simultaneously into the pores of a polyurethane foam when the foam is synthesized, and (3) the difference in the ability to degrade PCBs between the immobilized and suspended microorganism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polyurethane foam is suitable for synthesizing 10% NCO-prepolymer, water and surfactant in the ratio of 100:2.6:1.2 (w/w), respectively, and the viability of microorganisms (input microbes) immobilized in the foam is high. The input microbes, designated as strain SY5, are isolated from a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addition, immobilized strain SY5 degrades 5-40% more PCB of a PCB mixture (Aroclor 1242) than the suspended strain SY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