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奶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智勇  张英 《中国乳品工业》1990,18(4):165-167,15
从酸奶进入广州市场以来,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消费量逐年递增,而且市场潜力还很大。在气温较高的羊城,几乎全年都可销售酸奶产品。因此、经济开放的广州,酸奶市场存在着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营企业及乡镇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质量高低是争夺市场或决定市场占有量的关键。现根据参加生产实践及出现质量的问题作以下探讨分析。 1.组织砂状这是加果酱或香料搅拌型酸奶常出现的缺陷,用水牛奶生产酸奶更易出现这种缺陷。酸奶组织外观上,有许多砂状颗粒存在,发现这些颗粒虽然不影响口感,也不影响营养质量,但外观不细滑,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和产品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2.
长货架期饮用型酸奶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食品工业》1998,(6):50-51
<正> 饮用型酸奶是一种低粘性的可饮用酸奶,无脂或含脂量极少,基本采用标准化牛奶作为原料,经热处理、均质并以酸奶发酵剂培养而成。 对于货架期要求只是2~3个星期的酸奶,一般只需进行均质和冷却处理,便已达到要求;要是所要求的货架期逾1个月以上,酸奶便要经过均质、巴氏杀菌和无菌灌装处理。发酵后的酸奶如要进行巴氏杀菌或高温灭菌,可添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小型乳品厂酸奶生产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中小型乳品厂酸奶生产各质量控制环节对酸奶成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延长低温肉制品的货架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要求从原辅料选择、生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工艺技术选择等各环节入手,采取综合保鲜技术,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为消费者提供具有较长保质期、安全性高的肉制品。  相似文献   

5.
普通凝固型酸奶的工艺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普通凝固型酸奶的制作工艺及有关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8%,培养时间3h,培养温度44℃,接种量6mL;通过对产品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检验评价产品的质量情况,为普通凝固型酸奶的生产提供工艺及质量控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普通凝固型酸奶的制作工艺及有关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8%,培养时间3h。培养温度44℃,接种量6ml。通过对产品微生物、理化、感官的检验评价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延长乳酸菌饮料货架期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力饮料中常出现的几点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着重分析了胀瓶、沉淀、发粘等现象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影响酸奶的因素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讨论了酸奶生产的基本工艺条件,分析了从原料乳的预处理,标准化,均质,热处理,发酵剂的选择,接种量,发酵温度与时间,冷却,灌装,贮藏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菌共生时最适宜的发酵温度40-43℃,加糖发酵时以6%-8%为宜;工艺条件为90-95℃,3-5min和85℃,30min.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子鼻区分不同货架期的酸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电子鼻用于测定酸奶的货架期,旨在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以实现对酸奶的质量控制.将酸奶在4℃条.件下储存,分不同的储存时间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准确地区分不同货架期的酸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低温酸奶品质变化的动力学规律,将酸奶分别在4、15、25和30℃条件下存放,研究蛋白、脂肪、酸度、粒径、色差、质构、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变化趋势.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各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分析表明,红度a*(15、25、30℃温度下)、总色差ΔE、菌落对数(4、15、25℃温度下)、柔软度和稠度(15、25℃温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