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韩京海  尉少坤  郭燕 《现代机械》2006,(1):16-17,19
针对产品族设计中模块划分方案优选的特点,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研究了一种含有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和考虑指标权重的模块划分方案优选多层次决策方法。最后以一个加工中心类机床的模块划分实例证实此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因子试验,RSM与田口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桢  潘越 《机械设计》1999,16(11):1-4
本文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因子试验、响应曲面模型(RSM)和田口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有助于产品和工艺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选用正确的试验设计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液压支架作为煤矿综采工作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支撑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实际采场的围岩损伤和运动变化很难通过现场测试的方法得到准确的数据,基于此,根据采区地质钻孔资料得到岩层岩性特征依据,并根据矿压理论进行综采工作面压力显现规律的推断,以此作为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参数的依据;对工作面围岩-支架间的耦合进行分析,得到液压支架与直接顶、基本顶之间力的相互作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因子试验、RSM与田口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因子试验、响应曲面模型(RSM) 和田口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有助于产品和工艺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选用正确的试验设计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UG环境下齿轮弯曲强度的有限元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文冬  宋磊 《机械》2009,36(7):42-44,75
通过理论计算能够得到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但理论计算方法未考虑径向压应力对齿根弯曲强度的影响.在UG NX 2环境中建立标准渐开线圆柱直齿轮,在UG结构分析模块中对轮齿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并得到应力分布图,仿真精度与解算器和网格划分关系密切.理论计算与虚拟仿真结果均满足许用应力要求.该方法在同一软件环境中实现了对象CAD与CAE的结合,能够辅助模型结构的优化设计,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混流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混流泵的特点和使用范围、结构、设计理论和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提出了混流泵按其比转速划分的新见解和今后混流泵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机械CAD模块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机械设计方法的设计周期长、产品形式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块化理论的机械CAD方法,介绍了机械CAD模块化的一般步骤和模块划分标准,给出了利用现有的机械成品实现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和实例。  相似文献   

8.
先进制造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框图,并给出了工程机械领域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划分方法,以及在目前国情下国有工程机械企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重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模糊神经网络问题解决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璨  陈统坚 《机械制造》1999,37(12):9-11
本文针对模糊神经网络的缺陷,综述了提高模糊神经网络综合性能的方法;分析了模糊神经网络和信息熵理论,粗集理论结合的基础,指出信息熵理论、粗集理论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模糊神经网络存在的问题,完善智能化控制并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参数化网格划分方法研究及其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参数化有限元分析(PFEA)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了参数化网格划分的概念。详细阐述了通过参数化网格划分来建立有限元模型的途径;研究了参数化网格划分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法;给出了在咖一graphics(UG)Ac.实现参数化网格划分的工作流程。通过编程,在UG上开发了基于历史的曲面参数化网格划分系统——ParaMesh,实现了对曲面的参数化网格划分,并给出了若干参数化网格划分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确定性陶瓷热防护系统(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简称TPS)的动态响应概率分布,提出了外部随机激励作用下的不确定性TPS双随机动态理论模型,其将防热瓦简化为质量点,将应变隔离垫(strain isolation pad,简称SIP)简化为线性弹簧和阻尼单元,且以上质量点、弹簧刚度和阻尼均服从正态分布。采用摄动法研究了防热瓦加速度以及SIP动态应力的概率分布,其关键是进行响应均值对TPS随机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利用本研究理论方法和Monte Carlo数值方法进行了响应概率分布的计算,结果表明,理论方法与Monte Carlo数值方法计算获得的响应均值及标准差吻合得很好,验证了该动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分析精度,为防热瓦不确定性加速度响应、SIP不确定性动强度和TPS不确定性动态完整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橡胶圈加稳径向气体轴承偏心率和偏位角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长期以来橡胶圈加稳径向气体轴承的偏位角与偏心率在试验中“测不准”、在理论上难以分析的问题,通过引入绝对坐标系与相对坐标系下绝对偏心率、相对偏心率、基础偏心率等若干参数,提出了一套新颖的对橡胶圈加稳径向气体轴承偏心率与偏位角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方法,并在试验中运用此方法研究了橡胶圈加稳径向轴承的偏心率与偏位角的变化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caused by bulk material on a loaded conveyor belt using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conveyor belt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belt–bulk material interac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but not fully verified yet. There has been no satisfactory method for 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pressure. Using a tactile pressure sensor, we measured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directly on a running conveyor belt. The measured pressure is assessed using a conveyor scale. High pressure regions are identifie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good correlation has been achieved and 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further verified. The study attests the applicability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loaded conveyor belts.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特征变量的复杂机械系统优化方法的最优性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是优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复杂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分解协调法,均没有解决复杂系统的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征变量的优化设计新方法,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证明是有效的,但该优化方法缺乏理论指导。对基于特征变量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特征变量的分级优化结果是原问题最优解的条件,并从必要务件和充分务件两方面论证了该方法优化的结果就是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八连杆这一新振动机构的深入研究与分析,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振动特性理论及解析方法。计算了振动特性的精确解, 数值计算证明了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该研究结果为设计及改进高频振动机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研究方法也完全适用于其他机械设备的振动特性的分析及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国智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8):1114-1117
研究了大型封头热拉深过程中的有限元仿真方法及其力学机理。结合宏观塑性理论中的能量法建立了大型封头热拉深过程中的拉深力计算理论模型,建立了大型封头热拉深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某大型封头的实际测试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从而为研究大型封头热拉深过程中有效的工艺控制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传统的刚性机器人,由硅胶等柔性材料制造的软体机器人在结构上具有自由度高且能够进行连续形变的特点。目前,多数软体驱动器的气腔形状为等截面形态,而对于变截面软体驱动器的研究却少有涉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鳐鱼的运动受到启发,设计了一款气腔截面纵向变换仿鳐式软体驱动器。驱动器限制层设计为不可压缩的薄层,结合应变能密度等理论,提出一种预测驱动器的弯曲变形角度的方法。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模具,浇注模型,制作出仿鳐式软体驱动器。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实验对比验证其数学模型,绘制仿鳐式软体驱动器在0.02~0.07 MPa气压下的中心线轨迹,分析输入气压与末端输出力的关系,验证了驱动器的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结果在一定的误差下基本一致。其预测方法表现良好,为进一步研究仿鳐式软体驱动器在空间形变提供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内啮合珩齿的理论研究和微机模拟齿面接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詹东安  孙景友 《工具技术》1997,31(9):9-11,34
本文应用空间交错轴内啮合理论对内啮合珩齿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推导渐开面包络内齿珩轮的齿面方程,采用微机模拟齿面接触分析.并得出结论.为内啮合珩齿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Using near-infrared thermography microscopy and a low-cost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camera, we have designed a system which is able to deliver quantitative submicronic thermal images. Using a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on Planck's law and CCD sensor properties allowed us to determine a minimal theoretical detection temperature and an optimal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our system. In order to validate this method, we show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heoretical study and a thermal measurement of a microsample.  相似文献   

20.
柱塞设计合理与否是影响柱塞泵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柱塞的最小留长比是柱塞设计的关键指标。为了提高柱塞泵使用寿命,需要对柱塞最小留长比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结合柱塞受力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得到柱塞最小留长比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应用ANSYS仿真软件对结果进行对比复核,此后将计算结果应用到产品中进行试验考核,验证了最小留长比计算的正确性,从而为最小留长比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此外应用以上设计方法对4种常用缸体材料的最小留长比进行了计算分析与试验验证,得到了相应的最小留长比,为工程实践中最小留长比的实际选用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