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提出了利用煤粉混合器测量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介绍了煤粉浓度测量的数学模型。在某电厂410t/h锅炉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量煤粉浓度,显著地提高了测量精度,这种测量方法不仅适用于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而且适用于乏气送粉系统。  相似文献   

2.
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乏气送粉锅炉的煤粉浓度在线监测一直是工程上的技术难题。通过一次风气流与煤粉颗粒混合前后的能量分析,确立了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用于某1000t/h锅炉,成功实现了乏气送粉锅炉煤粉浓度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3.
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站锅炉运行中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十分困难 ,尤其是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方法。在试验台上进行乏气送粉煤粉浓度测量的试验研究 ,得出温度不变且气流速度一定时 ,煤粉与空气混合前后的静压差与煤粉浓度线性相关。试验结果为乏气送粉煤粉浓度的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与应用〔刊,中〕/杨兴森尹静白玉等//中国电力.2003,(4).53-55乏气送粉锅炉的煤粉浓度在线监测一直是工程上的技术难题。通过一次风气流与煤粉颗粒混合前后的能量分析,确立了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用于某1000t/h锅炉,成功实现了乏气送粉锅炉煤粉浓度的在线监测。国产300MW机组锅炉燃烧器倾角投自动及调节再热汽温的探讨〔刊,中〕/胡国梁谢力群郑炜等//中国电力.2003,(4).68-70介绍珠江电厂为解决燃烧器倾角问题、完善再热器出口汽温控制方案,提出通过限制燃烧器倾角调节范围、不同燃…  相似文献   

5.
电站锅炉输粉管道煤粉浓度动量法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理论上阐述了乏气及直吹式送粉锅炉煤粉浓度的动量法测量原理。依据动量定理,视气固两相流体为整体,将测量煤粉浓度时涉及的流体内部复杂运动转化为研究流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对煤粉浓度的测量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对煤粉量的变化反应快速灵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电站锅炉煤粉浓度在线测量开辟了新的实用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基于动量法的乏气送粉锅炉的煤粉浓度与风速的测量原理。在天生港电厂GKS-9000DCS系统上开发了风粉在线监测系统,对系统的软硬件组成、测量的关键性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等进行了介绍。系统可为运行人员及时监测锅炉风粉实况和进行燃烧优化调整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利用阻力法在线监测煤粉浓度——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固两相流流过管道和阻力元件时的阻力随煤粉浓度和气流速度的变化特性,对火电厂锅炉燃烧系统送粉管道进行了在线测量煤粉浓度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相应的能够用于测量煤粉浓度的应用关系式,并对具体实现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锅炉燃烧系统监测装置测量方法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锅炉燃烧系统监测装置一次风速及煤粉浓度各种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对各自韵技术特点、适用性和差异性等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应根据制粉系统的形式及监测要求进行风粉监测技术方案的选择.针对不同炉型的特点,分别对一次风粉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用实例说明了采用阻力转换法与速度一压差法相结合、自清灰式测速元件与静电法相结合分别对乏气送粉和直吹式送粉锅炉进行一次风粉在线监测的实现方案和应用效果.指出了大型锅炉一次风粉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常规的制粉系统一次风管总截面积无法调节,导致锅炉低负荷运行时一次风气流中煤粉浓度较低,燃烧不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组合式一次风管的设计,该设计中对应单个燃烧器采用多管组合式送粉管道,并将对应的燃烧器改造为与管径相匹配的多喷口燃烧器,通过控制组合式送粉管道上的阀门,开关不同的送粉管来调节总的通流面积。根据这一设计分别给出了采用组合式一次风管的半直吹乏气送粉系统、半直吹热风送粉系统、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系统和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流程图。采用组合式一次风管的制粉系统送粉管道总截面积可以随负荷变化而调节,当锅炉负荷降低煤粉量减少时亦减小送粉管道截面积,即维持最佳煤粉浓度保证稳定燃烧又维持一次风速在规定范围内防止煤粉沉积。  相似文献   

10.
乏气热风复合送粉技术可以将制粉乏气送入一次风系统进行送粉,避免低煤粉浓度的三次风对煤粉燃尽和氮氧化物(NOx)排放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制粉乏气转移与热风进行复合送粉的新型多煤种适应性的低NOx低氮燃烧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新型低NOx燃烧系统乏气转移对NOx排放质量浓度和煤粉燃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系统的乏气转移量增加,虽然会使得煤粉燃尽率略有下降,但是可以显著降低NOx排放质量浓度。在实炉测试时乏气转移系统后锅炉效率能达到94%,NOx排放质量浓度为207 mg/m3(φ(O2)=6%),各项指标优良,表明该系统具有显著的低NOx燃烧效果,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