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军民融合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国防科技工业军事功能和经济功能的有机结合。在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加强军民融合,对共用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实现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是世界各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防实力提升和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选择。当前,各军事大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方针、调整激励机制、搭建军民融合平台等不同措施,正在开展军民融合共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让我国从经济发展、信息输出、文化融合、军事发展等全面的创新和改革.而我国的军事用品的建设和发展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波浪下受到了波及和影响.我国的军事用品也逐渐在生产中转向民用企业开始生产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阐述军转民技术的转移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另外对于军转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军转民技术的转移的未来有一定的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刊首语     
推动国防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应用,是军民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促进军转民工作的开展,从7月份开始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经过初赛、半决赛、决赛三轮评选,于本月圆满落幕!本届大赛作为全国首届军转民大赛,对于激发科技人员的技术转化意识、市场意识等意义重大。参与评选的项目基本反映了当前我国军转民技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技术优势突出、符合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亟需。其中一些优秀项目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军医技术"军转民"前景广阔"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战略方针,尖端的科学技术不仅要服务于部队,还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改革开放30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了数万项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强大技术引擎。目前,在国内大部分称得上"高精尖"的民用产品当中,几乎都能看到军队科研机构或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军、民用科技成果双向转移,促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2014年12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江苏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在素有“中国眼镜之乡”美誉的江苏省丹阳市共同举办“2014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展示交流会”,并同期发布2014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简称“军转民”目录)和《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简称“民参军”目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紧密围绕工业结构调整,以骨干企业、重点项目为载体,引导“军转民”,促进“民进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构建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淄博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承接“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领导小组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周边环境安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在山东省率先设立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7.
简讯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研讨会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研讨会7月在京召开。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进一步推动军工开放、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等5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分析了我国军民结合的现状和问题,提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涉及军转民、民参军、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等多方面内容。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日本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经过多年探索与发展,在体制机制建设、政策引导、专项计划设立和资金扶持、资源平台共享等方面拥有成熟的经验,对我国的军民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综观2007年国际经济、科技和军事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仍然沿着"军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及其产业化愈来愈受到重视,特别是以美国NASA为代表的航天技术领域,军转民、民转军和军民两用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方兴未艾。本文就相关技术领域的政策、计划和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提出了军民融合战略.所谓的军民融合,就是国防与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的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军民融合可以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同步发展,实现技术双向转移,在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我国国防科技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建设原则,并提出了具体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防科技工业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一大批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移,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促进了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军民结合”、“军转民”已经成为国防军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军工企业发展民品,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历程,涌现了一批国人知晓的名牌产品,如长虹电视、长安汽车等。但大多数民品企业仍处于经营规模不大,管理相对落后的状态。目前我国已经加入…  相似文献   

12.
正评选条件1.范围入选企业必须是国内具备参与军工科研生产基础条件(如具有一定的规模、资产,稳定的技术领域,固定的经营场所,3年以上经营期等)的民用科研生产单位,包括企业、研究机构、高校,重点突出民营企业,以及具有军工成果转化条件的军工单位。获评事件以技术与产品在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为主,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军转民技术与产品,以及民用领域参军技术与产品等。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拓宽军民用技术信息沟通渠道,缓解军民用领域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从2009年开始编制和发布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简称"军转民目录")和《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简称"民参军目录"),力求通过两目录的编制与发布促进供需双方了解、促成和深化合作进程,加快军民用技术相互转化,推动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最大的国防工业民用技术研发基地项目启动北京市丰台区政府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正式签署协议,启动军民融合创新园项目,该园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军转民、民参军"国防工业民用技术研发基地。军民融合创新园总规划面积4.17平方千米,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西区内,重点打造"两个  相似文献   

15.
实现军民标准融合发展不仅能够统筹军民优势资源,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军民共赢发展。世界军事强国更是高度重视标准的作用,把标准化作为战略制高点,并且在军用产品中大量采用民用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民用标准在军用领域的作用。新时期,加快军民标准融合建设步伐已成为各国军用和民用领域发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促进成熟、先进军工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优选出了涵盖微电子与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检测与测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减排和化工等7大技术领域的84项军民两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军工技术,编制了《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1年度)》。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支持的平面媒体,本刊从2012年第1期开始,在"军转民推广技术"栏目中对《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1年度)》中的军工技术进行介绍,努力促进适用技术项目落地,推动先进、成熟的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辐射、嫁接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涉及军转民、民参军、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等多方面内容。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政策引导、专项计划设立和资金投入、军民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都拥有较好的经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军民融合"主要目的是研发创新军民两用技术,这项技术既可以为军所用又能为民所用,即达到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相互转化.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制定军民共同执行的政策及标准,形成军民融合资源.军民融合目的主要是通过融合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科技工业,建立我国完善的科技工业.  相似文献   

19.
刊首语     
7月2-5日,马凯副总理在调研了解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情况时指出,要坚持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抓住民参军、军转民两大关键,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军转民动力不足、军民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许达哲在黑龙江调研时也特别指出,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利用好军口和民口两种资源,让军民两用技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技术的两用性打破了军、民产业的隔绝,军用和民用领域发生技术扩散并产生溢出效应已成为军工企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军工企业开拓民用市场的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与生产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从军用技术转化模式、军民两用技术开发模式和产业项目典型实践等角度,系统阐释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军民融合发展实践,以期为国内其他军工单位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