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氏齐齐发诱导剂原名"那氏778诱导剂",是云南生态农业研究所首创的一项高科技生物基因工程新途径技术——GPIT,2002年12月25日通过农业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山西省于2015年引进试验示范,在高寒冷凉地区进行大秋作物谷子、高粱、玉米、燕麦、绿豆等的浸种和叶面喷施试验取得成功,增产效果明显,适合在山西农业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玉米那氏齐齐发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崆峒区草峰镇进行的玉米那氏齐齐发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用那氏齐齐发喷施处理的较不喷施处理的提前8d成熟,株高增高14㎝,叶片增加1片;百粒重增加3.2g,穗粒数增多35粒;生物学产量为27747kg/hm2,较不喷施处理的(25579.5kg/hm2)增产8.5%;籽粒产量为12283.5kg/hm2,较不喷施的(10239kg/hm2)增产19.9%,产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临县近年来玉米、谷子等作物上应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的试验成果进行总结,显示该产品在提高作物抗病性、提高产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简称地膜谷子)是一项增产效益非常显著的农业实用技术.地膜谷子不仅显著提高了谷子的单产水平,而且改变了旧的谷子耕作栽培习惯,为谷子栽培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谷子地膜覆盖后土壤含水量增加,地温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增强,生育进程加快,成熟期提前5d左右.经测定,覆膜比露地单株根系增加2~3条,茎粗增加0.18~0.19 cm,株高增加26.6~31.4cm,单株叶面积增加107.4~113.2 cm2,穗长增加5.2~8.8 cm,穗粒数增加2273~3204粒,千粒质量增加0.4~0.9g,产量增加27.2%,每0.067 hm2纯增收156.6元,增产效果显著.干旱年份效果更加明显,特别是低温、早霜年份,能提高谷子成熟度,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5.
"萼丰禾"牌可溶性腐植酸肥料在谷子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杂谷5号为供试品种,通过使用"萼丰禾"牌可溶性腐植酸肥料对谷子进行拌种、叶面喷施处理,研究其对谷子经济形状、产量、抗逆性等影响.结果显示,应用效果较好,与对照田比,平均增产谷子33.7 kg/0.067 hm<'2>,增产8/2%,增产值121.32元.此外,谷子平均小穗数比对照增加3.7个,穗质量增加2.6 g,千粒质量增加0.07 g.  相似文献   

6.
大同市种植谷子面积2万hm2,最高产量350 kg/0.067 hm2,无公害栽培的谷子平均售价3元/kg以上,可获效益近1050元,0.067 hm2.在种植实践中发现,只有把多种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技术是一项节水、省工、增产的技术,具有较好的渗水、保墒作用,大大提高了降水利用率,促进了谷子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2014年示范区测产结果显示,采用此项技术的示范区谷子平均单产575.35 kg/0.067 hm2,比传统种植产量翻了一番,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50%百草枯可溶粒剂可有效防除夏玉米田藜、铁苋菜和狗尾草等杂草。用量为60~120 g/0.067 hm2时,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都在95%以上,且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可推广使用。从经济有效考虑,推荐使用剂量为60~80 g/0.067 hm2(商品量),有效成份使用剂量为450~600 g/hm2。调查显示,使用50%百草枯可溶粒剂40~120 g/0.067 hm2防除夏玉米田藜、铁苋菜和狗尾草等杂草,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没有影响,保证夏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9.
研究比较了不同浓度莠去津对谷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为筛选适宜谷子生产的除草剂最佳使用浓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25 d和40 d后,莠去津300 m L/0.067 hm~2处理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最好,鲜质量防效达到83.99%和87.35%,与喷施清水(CK)相比200 m L/0.067 hm~2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率达到59.90%,300 m L/0.067 hm~2次之,因此200 m L/0.067 hm~2是谷子生产中莠去津(播后苗前喷药)使用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0.
脱毒甘薯龙薯9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毒甘薯龙薯9号在大兴地区种植较适宜的栽插密度为4 000~4 500株/0.067hm2;高密度(4 500株/0.067 hm2)下底施"金牛甲"牌复合肥(N+P_2O_5+K_2O(15-7-20)≥42%)50 kg/0.067 hm2产量效益最佳;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稀释4倍蘸根对甘薯茎线虫病的综合防效和提高甘薯产量方面效果是最好的;脱毒比未脱毒鲜薯平均增产15.5%,增收423.27元/0.067 hm2。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中科禾一有机水溶肥水稻,穗数比常规多1.3个/m~2,穗粒数多1.3粒,千粒质量高0.1 g,结实率高0.6%;实收产量较对照增产16.2 kg/0.067 hm~2,增产率为2.8%;肥料成本比对照增加6元/0.067 hm~2,比常规对照增收42.2元/0.067 hm~2。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适合大同县杏树的整形修剪技术,通过应用这项技术,使每0.067hm2杏园每年增产200~300 kg,增收4 000~6 000元。  相似文献   

13.
在崆峒区草峰镇进行的小麦那氏齐齐发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处理的产量最高,为5815.5kg/hm2,较对照不喷不拌的增产32.9%;拌种处理的产量次之,为5127kg/hm2,较对照不喷不拌的增产17.1%。拌种的生育期为280天,比对照不喷不拌的提早成熟14天;喷施的生育期为284天,比对照不喷不拌的提早成熟10天。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多元复合硅肥在水稻生产中应用的田间试验内容、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多元复合硅肥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水稻施用多元硅肥能使叶片直立,植株挺拔,明显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增强了水稻的抗逆能力,平均增加实粒数11.7粒,千粒质量增加0.5 g,增产水稻46.7 kg/0.067 hm2,增产率为7.3%.  相似文献   

15.
1.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机理 晋中市20世纪80年代后期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运用于花生生产.据多年多点对比统计,平均每0.067 hm2产花生(带皮荚果)322.4 kg,比未覆盖田每0.067 hm2增产63.6 kg,增产24.5%.其增产机理为:一是增加土壤温度,加快花生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集成创新水肥一体化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试验示范,在小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开展蔬菜节水灌溉和水溶肥料试验示范,结果显示,蔬菜喷灌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80 m3/0.067 hm2,节水率53%。水溶肥在蔬菜上增产效果明显,较对照相比,每0.067 hm2增产417~667 kg,增产率达11.4%~18.2%。其中氨基酸水溶肥(氨基酸100 g/L)增产率18.2%,高氮型水溶肥(30-10-10+TE)增产率17.0%,平衡型水溶肥(20-20-20+TE)增产率13.6%,腐植酸水溶肥(腐植酸40 g/L)增产率11.4%。  相似文献   

17.
1山西省化学农药施用简况我国传统农业防治病虫害的手段比较粗放,主要是轮作倒茬,深耕土壤,冬春灌水浸地,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以及温汤(35℃以上的热水)浸种,杀灭种子上的病菌等.新中国建立以后,农业植物保护工作由施用化学农药开始起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农业上施用化学农药的量和种类逐步增加.据资料统计,在1955年之前,山西全省年使用化学农药只有几十吨至200t,按耕地面积计算,每0.067 hm2平均用量仅2.85 g;1955年增加到1500t,每0.067 hm2均用量也仅21.4 g.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小麦配方肥大田对比示范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试验结果表明:配方肥养分比较齐全,配比较为合理,增产效果明显,效益高。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实际产量平均增加666 kg/hm2,增产9.65%;增收1 073.5元/hm2,增加12.08%。  相似文献   

19.
临县2017年绿色马铃薯高产高效创建项目面积1 353.33 hm2,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济效益可观,比常规种植增产750 kg/0.067 hm2,种植户人均增收287元。通过实施绿色马铃薯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农户直接参与,提高了种植户的劳动技能,减轻了施肥、用药残留以及烂薯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锌肥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城县旱作区玉米施用硫酸锌肥能明显改善植株的产量性状,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效益,增产幅度为7.80%~17.02%,每0.067 hm2玉米田增加纯收入38.52~84.00元,施锌区与不施锌区产量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果还表明,锌肥作基肥施用,以施1.5 kg/0.067 hm2硫酸锌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