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采用生物精练酶P-F对纯棉纱线进行精练,不经漂白直接进行中深色染色,并与传统的碱精练工艺进行了对比.得出最佳生物精练工艺条件:pH值为8,酶用量为1 g/L,渗透剂的用量为2 g/L,55℃精练30 min.该工艺处理条件温和,节约能源,对纤维损伤较小,降低残液COD值,且加工纱线品质(毛效、强力、白度、染色性等)均优于传统碱精练工艺,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相似文献   

2.
冯定国  丁玉燕  汪峰 《印染》2007,33(4):13-14
纯棉筒子纱采用精练酶301L并配以渗透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纱线手感柔软,润湿性好,强力下降少,失重率低,且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3.
棉/毛混纺纱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丝光羊毛混纺纱前处理采用酶精练工艺,在精练酶5 g/L、渗透剂JFC 3 g/L、pH值7、温度为55℃的条件下处理50 min,纱线毛效超过8.0 cm/30 min,可满足后续染整加工要求;采用双氧水漂白工艺,在双氧水质量浓度为20 g/L、pH值10、60℃的条件下处理90 min,漂后纱线亨特白度值较高,且纱线强力变化不大.碱溶解度测定结果表明,纱线羊毛组分损伤程度不大,采用ANOZOL常规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部分染料品种对棉、毛两组分可获得较好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4.
代瑞芳 《印染》2003,29(5):14-14
使用高效远芯油TK-—100和精练剂SECURON28进行全棉纱线煮漂一浴法工艺实践。与二浴法产品作比较表明,一浴法的综合成本大大降低;处理纱线富有光亮感,弹性及手感好;一浴法工时缩短近一半,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纱线煮漂后的外观及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路路  徐智权  周向东 《印染助剂》2013,30(7):31-35,42
研究了亚麻酶精练和碱氧一浴前处理工艺因素对前处理效果的影响.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各工艺条件,测试各工艺的整理效果.结果表明,酶精练优化工艺条件为:亚麻脱胶酶Superzyme B-YM 3 g/L,渗透剂JFC 2 g/L,pH=7,浴比1∶20,温度65℃,时间40min;碱氧一浴法前处理优化工艺条件为:30%双氧水12 g/L,烧碱10 g/L,精练剂2 g/L,尿素3 g/L,浴比1∶20,温度100℃,时间60 min.酶精练法特点:工艺流程短、反应条件温和、污染小以及节约能源.碱氧一浴法特点:前处理流程短,省时节能;强碱作用下纤维的损伤大,试验设备要求较高.2种工艺相比,酶精练处理的产品木质素降低量大于果胶质降低量,且在失重率、毛效、纤维强力、白度上均优于碱氧一浴法优化工艺.酶精练处理后,亚麻纱线白度为73.8,毛效为12.5 cm/30 min,单纤维强力为23.69 cN/tex,纱线中果胶质含量为1.85%,木质素含量为1.22%.  相似文献   

6.
蚕丝蛋白酶精练工艺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志忠  蒋少军 《染整技术》2006,28(4):13-15,18
阐述了酶的种类及特性和作用机理,重点探讨了蚕丝的酶精练工艺。蛋白酶精练能提高蚕丝质量.且技术上简单,易操作,污水比较好处理,利于环境保护。具体使用蛋白酶对蚕丝进行精练,其工艺主要考虑酶的种类和用量、处理液的pH值和温度及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精练酶对彩棉/亚麻/白棉混纺针织物进行处理,分析了酶用量、pH值、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精练酶精练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精练酶处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唐菊 《针织工业》2012,(8):49-51
介绍了以酶为前处理煮漂助剂的生态前处理工艺,并将其与常规碱氧前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种工艺对毛效、白度、失重率、断裂强力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棉纱线酶氧前处理的优化工艺为:精练酶L用量1.5 g/L,25%双氧水用量4 g/L,处理温度70℃,处理时间60 min。经酶氧前处理最优工艺处理后,纯棉纱线的白度和毛效与经过常规前处理的相当,且棉纤维损伤小,对染色的色光无明显影响。大货生产表明,经酶氧生态前处理的纯棉纱线织造性能较好,染色后纱线强力、色牢度等均符合客户要求,以酶为前处理助剂的生态前处理工艺节能减排,在现实生产中可行。  相似文献   

9.
亚麻纤维材料分别采用碱、酸和生物酶精练、随后H2O2漂白。在精练和漂白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对亚麻纤维材料失重、聚合度、撕破强度、伸长和白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碱精练产生的失重较酸和酶精练大。超声波会提高碱和酸精练时的杂质去除率,而对酶精练的失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纺织品染整加工中的精练工艺进行了剖析,从而对精练助剂的提供了理论依据。高效精练剂DPN采用了阴/非离子合理的配复比值,不仅具有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而且能充分发挥乳化,洗涤作用,效果显著。同时对高效精练剂DPN,在纯棉针织物,纯棉机织物,纱线,手帕,毛巾纱等纺织品列举应用典范。  相似文献   

11.
采用碱性果胶酶代替碱对亚麻纱进行精练,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碱性果胶酶精练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影响碱性果胶酶对亚麻纱精练的因素.实验证明在较低的温度下采用碱性果胶酶进行精练,与常规的高温碱精练工艺相比,果胶去除程度高,润湿性好,白度相当,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张萍 《印染》2006,32(14):22-23
阐述了纯棉纱线前处理煮练工艺及对质量的要求;指出了产生疵病的原因及防止方法;并给出其加工过程中煮练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陈广友 《印染》1996,22(3):13-15
本文介绍了棉纱碱煮氧漂一浴法新工艺的试验情况。通过二浴法与一浴法的工艺对比,提出了采用一浴两步法新工艺,克服了煮漂二浴法工艺流程长、煮损率高和一浴一步法毛效低、白度差的缺点,大大提高了棉纱的质量,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喷气涡流纺棉纱的强力,增加其在色织工艺中可织造性,研究了染整加工对其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喷气涡流纺棉纱分别进行碱氧练漂一浴法与酶氧练漂一浴法前处理,当烧碱和酶质量浓度分别为5、10 g/L 时纱线强力提高率最大,分别为9.0%与13.7%;选择X型、KN型、K型与B型4种活性染料分别对练漂后纱线进行染色,染色纱线强力比练漂纱线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B型活性染料对纱线强力的提高率最大;B型活性染料质量分数为2%(o.w.f)时,分别对碱氧练漂纱与酶氧练漂纱进行染色,原纱的强力提高率分别为15.9%和24.5%。从数据分析,适当的染整加工能够提高纱线的强力。  相似文献   

15.
方卫利 《印染》2011,37(12)
研究了练染-浴助剂PTD-A和PTD-B在中、深色全棉及涤棉混纺筒子纱练染一浴工艺中的应用,评价了染色纱线的色差、内中外层匀染性、水洗牢度、摩擦牢度、升华牢度、单纱强力、失重率和手感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PTD-A和PTD-B进行练染一浴后的纱线的色差、内中外层匀染性、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可以达到传统工艺的效果,个别颜色更胜于传统工艺;升华牢度与传统工艺相当;单纱强力和手感优于传统工艺;失重率低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6.
玉米/棉/PTT三组分包芯纱针织物前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条件下,采用酶煮练,双氧水漂白两浴工艺,可以使玉米/棉/PTT三组分包芯纱针织物得到很好的处理效果,最佳的煮练工艺条件:纤维素酶1 g/L,果胶酶4 g/L,精练剂20 g/L,60℃煮练60 min。  相似文献   

17.
张幼珠  董余 《丝绸》1993,(1):43-45
通过对桑蚕膨松丝针织绸精练工艺条件的试验,根据桑蚕膨松丝针织绸的特点,提出了选用精练设备的原则并对精练工艺作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选用实验室自合成低温催化氧漂助剂XTA,以低温工艺对棉纱进行前处理,比较低温前处理工艺与传统前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低温(70℃)条件下,双氧水对棉纱漂白能力较弱,助剂XTA可催化双氧水分解出有效成分,与棉纤维上的色素及杂质发生持续反应,达到漂白效果,与传统前处理工艺(105℃)相比,采用低温前处理工艺所得棉纱的白度、毛效、强力和棉籽壳去除度一致,且可大幅降低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19.
李锦华 《纺织学报》2006,27(8):92-94
介绍了大麻/棉混纺针织物的特点,通过采用特殊的纱线柔软润滑剂对大麻/棉混纺纱线进行前处理,提高了纱线的柔软度和润滑性,解决了针织过程中纱线易脆断而产生破洞的难题。对煮练、漂白、染色等重点工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在这些工序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充分体现大麻/棉针织物的优良特性。同时给出了具体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可为同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全棉纱线一浴法煮漂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余瑛  王春林 《印染》2006,32(14):21-21,31
用煮漂一浴法取代传统的煮练、漂白两浴两步法,对全棉纱线进行前处理.所得纱线白度和毛效均较高,强力稍低但相差不大,染料上染率也有所提高.该工艺减少织物失重,节约成本,且减少废水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